发布时间:2010-04-09 11:02 | 来源:解放日报电子版 | 查看:3882次
(一)
下岗那天,查文红一个人在家里放声大哭。她在日记中写道,“幸亏窗外雷雨大作”。
今后的日子怎么过?
钱是个问题。丈夫先她下岗,两人收入加起来尚不足千元。
钱不是个问题。女儿工作了,紧日子过惯了,家和抵万金。
问题是人生还有几十年!难以名状的空落吞噬着她。在女儿的印象中,那些日子母亲除了做饭,就是望着天发呆。
同无数为国分忧的兄弟姐妹们一样,47岁的查文红在人生的中途,突然需要重新开始,重新抉择,重新奔赴。
1998年7月1日,查文红在上海的家里,整整想了一天写了一天。她把最终的抉择和全部的渴念,装进一只寄往安徽砀山县曹庄镇魏庙的信封里。魂牵梦绕是魏庙。在那里,有她素不相识却已持续资助了5年的两个贫困学生。“与其浪费生命,不如去做有意义的事情。”下岗女工同样渴念充实的日子幸福地生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实现人生价值最大化。她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名义,恳请魏庙能让自己成为一名编外乡村女教师。无偿工作,义务执教,“我绝不会收取哪怕是一分钱的报酬”。
说什么的都有。查文红义无反顾。
她把出发视作一场向“真我”的奔赴,一次道德登攀。
(二)
三年过去了,如今还在魏庙义务执教的上海下岗女工查文红,日子过得充实了吗?生活感觉幸福了吗?
1998年9月,开学第一天。刚鼓完掌的老乡们便开始了互相打探。“这个女人大上海不呆,一分钱不要,脑子有毛病吧?”查文红眼睁睁看着农民把自家的孩子连同课桌椅,从她的教室里拖走。
1999年9月,开学第一天。天还没有放亮,农民们拖儿带女,黑压压挤在了查文红宿舍的门前。查文红所带的班级,从第一次测验百分之八十不及格,已跃升为全镇20所小学统考第一名。爹娘们说什么也要把自家的孩子插到查老师班级里来。行不?不答应就跪!
2000年9月,刚开学的时候,上海一位民工子弟小学校长千里迢迢赶到魏庙,想高薪聘请查老师回沪执教。查文红再三婉绝。消息迅速传开,几分钟内,镇领导来了,校领导来了,老乡们操起扁担,上百个学生把那校长堵在屋里。一个二年级小学生在门外失声高叫:“你敢把查老师带走,俺们放全村的狗咬你!”……所有的人,哭开了。2001年9月,刚开学的时候,查文红应邀进京出席教师节表彰大会,她成为了中国唯一的一位不在学校编制、没有教师职称、不领分文报酬的“全国师德先进个人”。
(三)
魏庙穷,太穷。查文红第一次来到魏庙走进的第一户农家,连张桌子都没有,正方形的洞是窗,长方形的洞是门,床上铺着苞米皮。屋子里唯一的色彩是泥墙上孩子的奖状。可孩子已经失学了。
那天,她倾其所有,留下500元。
为了孩子,为了泥墙上的奖状,为了无数双渴望知识的大眼睛,三年了,查文红在魏庙倾其所有:每一分钟,每一分钱。
今天,就是魏庙小学的校长也记不清了,查老师资助过多少名学生,替付过多少次学费?就是魏庙的爹妈们也记不清了,查老师踏进过多少次家门,给孩子送来过多少件冬衣?
孩子们记忆犹新:是查老师带来了学校第一面少先队旗,是查老师写出了学校第一块黑板报,是查老师办起了学校第一个图书室。
孩子们刻骨铭心:前年春天,查老师昏倒在课堂里,醒来她对校长说的第一句话是,作业本还没发完。去年冬天,查老师的脚冻烂了,从宿舍到教室才三十米的路,她跌倒了爬起来,又跌倒了。今年秋天,是查老师奔走呼号募来了捐款,新的教室楼终于封顶,他们终于能走出露天的帐篷,走出那座200年的古庙。孩子们永远不会忘记,是他们一次次的眼泪,让查老师一次次失信于在上海的女儿。女儿结婚,老师没有回去;女儿手术,老师没有回去;女儿分娩了,老师一面哭一面打电话,恳求自己的女儿,谅解难归的母亲……在魏庙,每一个农民都会给你讲述查老师的故事。学校有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叫李荷燕,她家里种的一万多斤苹果,到了春上还没卖出去,缺粮断炊,才14岁的女孩只得远走外省做童工。查老师把这件事告诉了班里的学生,孩子们顿时哭成一团。下午,全班47个学生争先恐后把家里带来的钱交给查老师,有的6角,有的8角,最多的1元2角。他们要买李荷燕家里的苹果。杯水车薪!查文红心急如焚找到镇政府,很快就把全镇23所中小学的校长都请到了魏庙。她站在讲台上,吁请全镇23所学校所有教师,认买李荷燕家的苹果。尽管她也知道,教师们已经几个月没有领到工资了。“用我们的钱,来拯救一个孩子;用我们的心,教育所有的学生!”说完,她面对23位校长,深深三鞠躬。那天,校长们没有一位不是流着热泪离去的——查老师就站在门外,始终保持深鞠躬!
苹果买空了。李荷燕回到学校一头扑进查老师的怀里,像重逢的母女,相拥着,一任泪水横自流……“只有能感悟幸福的人,流泪也是一种享受。”
(四)
仅仅为了1元8角钱,查文红与相濡以沫20多年的丈夫,终于在钞票这个问题上第一次“吵”起来。前不久,放假回沪的查文红叫上丈夫一起去办件大事情:上海有位不肯说出姓名的女士,约查老师到马路上去接受她个人的二万元捐款。不留姓名不留地址,收据怎么开?那位女士说:“你自己留着用吧,我愿意!”查文红只好发誓:“每一分钱,都会交给学校!”
待交接完毕早过了吃饭时间,她和丈夫走进一家小面馆。肉丝面4元5角,菜汤面2元7角。查文红说,吃菜汤面!省1元8角能买好几枝铅笔。这些年,妻子送给学生的铅笔、书包、作业本何止千件,丈夫非但不曾有半句怨言,还在“后方”帮采购。可这回,实在是因为心疼妻子,丈夫坚持要买肉丝面。结果,俩口子“吵”起来。饭不吃了,车也不乘了,揣着二万元巨款,悻悻地徒步4站路,走回家。
那天下午,有人送来一束鲜花,查文红为难,家里连只花瓶都没有。于是,一只酱瓶子被插满了鲜红的玫瑰。第二天,又有人送来一束鲜花,查文红更为难了,既没有合适的器皿也没有合适的空间。美丽的百合花只能躺在了床上……查文红也想,宽敞的居室,漂亮的家具,明媚的客厅里鲜花开放。但她只去做自己想做而且现在就能做到的事情。
47个学生就像47朵鲜花,开放在她每一天的心情里。
(五)
头一年放寒假,那时查文红的“经验”不足,没想到竟会发生惊天动地的送别!校长完全出于好意,怕到春节挤不上火车,安排查老师提前一个星期离校回上海。不料事情传歪了,当天下午几十个学生领着家长、村长、村支书冲进校长室:“这么好的老师要撵走?那好,俺魏庙也容不了你这个校长!”误会很快消除,可孩子们难割难舍。一个叫丁丽的孩子,在上课时突然站起来:“老师你要回家了,亲我一口好吗?”查文红为之深弯腰。这下不得了,全班孩子排成队,都要和老师吻别。47个深吻一节课……临别,学生还是哭了,全校500多个学生呵,哭声震天!
三年,每一次放假返沪,都像生离死别。
她是捧着心来的,乡亲们掏出心待她。清晨开门,她常会看见一双农家手纳的新棉鞋,静静地摆在窗台上——怕查老师冻着;隔三差五,家长会送来鸡蛋,几百只鸡蛋堆在了屋子里——怕查老师饿着;夜半响雷,学生的妈妈会顶着狂雨跑来相伴——怕查老师惊着。查文红“怕”的是生病,消息会像风一样传开,很快那间小屋就被围得个水泄不通!
……
查文红羞于说“幸福”这个字眼,在她数十万字的魏庙执教日记里,随处可见是这样的表述:“太感动了……我感动得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她每一天都被感动着。
生活因为感动而美丽。
解放日报记者 熊能 盛晓虹 诸巍 尤莼洁
(责任编辑:周仙姿)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