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18 18:51 | 来源:宁波日报 2020年09月14日 第A1版 | 查看:1216次
记 者 陈朝霞 王 佳
通讯员 范亚儿
“伯伯,你躺着,我来为你接上腰部康复仪。”“阿姨,最近感觉身体有啥不舒服,我来帮你调理。”每周三,在海曙区古林镇卓远愈养中心,总能看见来自宁波市康复医院、身穿白大褂和绿马甲的志愿者在为该中心的精神残疾患者提供义诊、肢体康复及心理介入等服务。
去年,在宁波市委宣传部牵头下,宁波市康复医院接受宁波市志愿者协会授权,与卓远愈养中心签订了专业团队志愿服务协议,成立了由康复医生、治疗师和护士组成的27人专业团队,每周为卓远愈养中心的精神残疾患者提供志愿服务。
这是我市社会力量助力精神残疾患者康复、为其搭建融入社会桥梁的缩影。精神残疾患者属于社会弱势群体中的特殊群体,其康复与社会融入问题任重而道远。专家指出,精神残疾患者最大的问题是社会功能缺失,在专业医疗机构治疗康复之外,培育包含社会保障、社会理解与接纳等在内的“社会支持系统”,无疑是助力其康复、切实改善其生存状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有效途径。
宁波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在织密残疾人保障网、兜住精神残疾人生活保障救助底线后,注重调动社会资源,形成了枢纽型助残社会组织、医疗康复助残志愿服务队、社会助残志愿者联盟、自闭儿童家属互助会等由专业团队、社会团队和个人组成的精神残疾康复“社会支持系统”,运用专业知识与自身特长,更侧重于满足精神残疾人多层次、个性化、类别化服务需求,更注重精神残疾人及其家属的社会融入。
早在2014年7月,我市就以宁波市康复医院为依托,成立了由150余名医疗骨干组成的宁波市医疗康复助残志愿服务队。“与精神残疾患者相处,对志愿者而言是一个挑战,不但需要爱心与耐心,更需要康复学、心理学、护理学等相关专业知识,这样才能正确全面了解精神残疾患者的行为及情绪特征,尽快帮助患者实现生活自理、行为自控。”宁波市康复医院院长王浩宇介绍,该院专业志愿者队伍在卓远愈养中心充分运用自身专业优势,为患者量身订制循序渐进的康复治疗方案,成为该中心安养力量的有力补充。“目前卓远愈养中心6名患者的肢体障碍已康复,其他患者也不同程度变开朗了。”
与专业团队的服务相辅相成,普通志愿者依托专业助残平台开展各类服务。宁波市残联2019年《助残志愿服务工作要点》中提出,要“充实‘馨之园’枢纽型社会助残服务平台和全市开放式志愿助残服务基地建设,开展‘关爱残疾人志愿服务阳光行动’,志愿助残、开放共融无障碍”。
“各类社会助残服务平台无疑搭建了一个社会力量服务精神残疾群体的桥梁。”海曙区馨之园社会助残服务中心主任苏含馨认为,一方面精神残疾群体对于精神文化、婚恋交友、融入社会等服务需求与日俱增,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尊严感等“软需求”更加细致广泛;另一方面,来自社会各界的志愿者有文体、艺术、教育等各类特长,他们提供的服务切中肯綮,可谓为精神残疾群体雪中送炭。
目前,海曙区有8大类27家民办机构或社会组织为精神残疾人提供各类服务,其中“馨之园”与宁波地区10所高校13支志愿者队伍长期合作,成立了高校助残志愿团队联盟,同时,海曙区天封塔书画院、红烛爱心工作室等多个社会志愿者团队,走进卓远愈养中心、各镇(乡、街道)残疾人阳光家园等,为精神残疾人开设音乐、国学、书画和手工、点心制作等各类课程,形成了从理念宣传、实务培训到服务实践等一整套较为完整的志愿者助残参与模式。
精神残疾患者的康复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融入社会是其康复的最终目的,因此,让他们尽量与社会接触、与同伴接触,并成功融入集体生活,是对他们最好的帮助。宁波市精神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19年在全市开展的“同伴支持活动”,成为精神残疾康复“社会支持系统”的有效补充。
“同伴支持”是由北大六院引入国内的一种精神康复模式,其核心理念是让一些康复较好的精神残疾患者作为辅导员,带动曾经遭遇不幸、面临同样境遇的精神残疾患者,一起克服疾病限制,建立健康行为模式,提高生活质量和独立生活能力,早日回归社会。
至今,我市有10个区县(市)招募了辅导员与患者,开展辅导员强化培训与督导、同伴服务、阶段评估等一系列工作,启动了“同伴支持活动”。“每次活动现场都充满欢声笑语,在游戏、插花、运动、歌舞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增强了辅导员的社会角色感和其他患者的归属感、社会融入感,既丰富了对精神残疾患者社会服务的内容,也提升了服务质量。”宁波市精神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同伴们互相配合,彼此熟悉,感受了温暖,收获了快乐和友谊,为其锻炼独立工作与思考能力、广交朋友、及早回归社会奠定了基础。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