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倾力打造“志愿之城”(6图)

发布时间:2013-02-15 11:07 | 来源:广州日报 2012年12月1日 W1版 | 查看:3342次

25年磨剑铸造“爱心羊城”城市名片 志愿服务走出“五化”新路

志愿者在疏导交通。记者黄澄锋摄

学生志愿者在清洁上下九步行街。 记者骆昌威 摄

志愿者开展“志愿出击,垃圾快闪”活动。 记者邱伟荣 摄

赴塞舌尔的广州志愿者与女儿惜别。记者黎旭阳 摄

  12月5日是第27个国际志愿者日。早在2010年,广州就在全国率先提出要以举办亚运会为契机,全力打造“志愿之城”的设想,受到中宣部、中央文明办领导高度评价,认为广州的做法具有示范意义。

  日前,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在接受全国文明城市书记访谈活动中高度概括了广州志愿服务的发展现状,“创文13年来,广州的志愿服务活动由低到高、由小到大、由点到面,逐步展开,逐步深化,逐步提升。目前,全市125万志愿服务人员,150个志愿驿站,已成为广州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力量,成为广州的新名片”。

  志愿服务专家认为,广州志愿服务已走出了一条常态化运行、规范化管理、社会化参与、国际化传播、事业化发展的“五化”新路。

  文/记者任朝亮 通讯员岳嘉

  常态化运行:志愿驿站全年无间断开放

  今年以来,广州在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方面进行了创新和尝试。一方面,150间志愿驿站自今年3月5日起实现了全年无间断开放运行;另一方面,凝聚150多支涵盖高校、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NGO组织等多个领域的城市志愿服务常态化特色团队。如今,遍布广州大街小巷的志愿驿站已成为社会公众、社区居民及青少年参与城市文明创建及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载体,促进了城市文明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发展。

  截至11月底,志愿驿站共有注册志愿者21361名,累计组织29.6万人次志愿者上岗,开展各类主题活动150多次,贡献超过60万小时的志愿服务,服务市民超过958万人次。

  今年3月15日,在团市委的指导下,由广州市青年文化宫管理、营运的广州市青年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揭牌成立。孵化基地为社会组织提供办公场地、政策咨询、注册指导、项目策划、质量问询等专业支持,致力推动社会组织的孵化与培育,探索群团组织发挥枢纽作用的有效途径。成立近九个月,已有35个社会组织进驻孵化基地,初步形成青年社会组织连结、孵化、培育机制。

  今年3月5日,首份“广州志愿地图”正式对外发布,首批98个固定志愿服务阵地可随时接受市民报名,市民可在就近的“西关小屋”领取“广州志愿地图”或登录广州志愿者网(www.125cn.net),通过地名、路名、服务点性质等关键字搜索,随时找到身边的志愿服务点,了解该服务点的志愿服务内容、需求信息、报名方式等。

  规范化管理:“志愿时”成志愿体系枢纽

  今年以来,广州共青团加快了“志愿时”综合管理系统的使用推广,全面规范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组织管理,让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志愿驿站等,都依托系统建立社区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项目无缝对接。

  据悉,为解决志愿组织管理方面记录不完善、志愿服务项目和志愿者供需不对称、志愿者维系激励体系不全、志愿者个人信誉的档案不完整等问题,团市委创造性地将亚运时期的“志愿时”系统转型升级,通过打造“智慧志愿”来破解广州志愿服务难题。转型升级后的“志愿时”综合管理系统建起了一个对接平台,推动了志愿者工作的规范化,实现了对志愿服务招募、培训、运行、管理、交流、研讨、维系、激励、督察、保障、物资物流等的信息化管理流程,构建志愿者自己的网络家园,对推动志愿者工作规范化、组织体系标准化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广州志愿服务体系的有效运转的“枢纽”。

  这些成效也被其他省市看在眼里,今年3月,云南省昆明市开始把“志愿时”系统作为其志愿者官方网站,此外顺德区已开通“志愿时”管理账号,辽宁省大连市已发函提出希望引进“志愿时”系统,吉林省长春市以及省内珠海市、汕尾市等也将陆续引进“志愿时”系统。

  除了“志愿时”系统以外,广州志愿者学院在提升志愿者的专业服务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3月初,正式向社会发布了广州志愿服务岗位能力培训体系,率先在国内建立了一套志愿者培训标准,对于专业化的志愿者培训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

  社会化参与:为羊城成功“创文”建功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探索,广州志愿服务逐渐探索出一条社会化参与的新模式。据介绍,广州市志愿者来自于各行各业,各个年龄层均有分布,其来源包括了来自于各企事业单位、高校以及社会团体自发组织的志愿者团体。目前,常规性志愿服务活动均主要通过社会发动各领域志愿者来参与。

  今年,广州志愿者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热情服务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城市文明志愿服务全民行动、“讲文明、树新风”城市文明全民行动、“友爱在车厢”志愿服务行动和“创文”迎国检冲刺阶段专项志愿服务行动。

  据统计,全市共2万多个基层团支部、75万名青少年及志愿者主动参与“微文明行动”。同时,近百万名爱心市民投身“环境清洁千家万户巡访”、“文明秩序千街万巷劝导”、“文明创建千言万语宣讲”、“优质服务千号万岗微笑”行动为广州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出了积极贡献。

  国际化传播:广州志愿者三度援塞

  9月4日晚,广州第三支援塞舌尔服务队的18名志愿者从白云机场出发,化身“中非友谊使者”,代表广州、代表广东、代表中国远赴塞舌尔进行为期一年,涵盖医疗卫生、音乐教育、汉语教学、技术支持等领域的志愿服务。

  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虎在出征仪式上指出,援外志愿者是广州在国际上的一个缩影,是广州的形象代言人,是广州的民间外交使者,也是广州的文明使者。青年志愿者们既要用优质的志愿服务增进中塞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也要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宣传好中国、宣传好广州,促使塞舌尔人民乃至非洲人民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知晓广州。张虎嘱托援塞志愿者以国家利益为重,以国家形象为先,在塞舌尔播撒“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早在2007年、2008年,广州就先后派出22名志愿者赴非洲塞舌尔服务,为广州志愿者赢得了崇高的声誉。此次是广州第三次选派志愿者赴塞舌尔开展服务。

  事业化发展:

  起草“志愿之城”实施方案

  一直以来,广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大力推动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成立“广州市发展志愿服务事业指导委员会”,推动志愿服务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颁布实施《广州市志愿服务条例》,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了法律保障;设立广州市志愿服务基金会,市政府每年划拨专款支持志愿事业;成立广州市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推动各区(市)逐步建立区一级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进一步完善“市-区-街-社区”四级志愿者组织网络;出台《关于进一步发展广州志愿服务事业的意见》,建立在市文明委领导下,由市发展志愿服务事业指导委员会统筹协调,市文明办牵头,市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市志愿者协会具体组织实施,全市联动、横向互动的工作协调机制,为今后广州志愿服务的发展指明方向。

  今年9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万庆良在2012年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全体会议暨市创建文明城市联席会议上提出要整合广州地区各类资源,把广州建成“志愿之城”。此后,团市委根据《关于进一步发展广州志愿服务事业的意见》起草了《新型城市化背景下广州建设“志愿之城”工作实施方案(草稿)》,提出将广州建设成为志愿服务“人人可为、处处可为、时时可为”的“志愿之城”。

(责任编辑:曹子敏)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