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人已不在 他的精神代代传(5图)

发布时间:2016-05-12 23:28 | 来源:东江时报 2016-5-10 | 查看:7940次

志愿者黄河铮退休后坚持义诊20多年 带动一家三代投身公益

很多报纸杂志报道过黄河铮坚持义诊和助学的事迹。

黄河铮的老伴卢翠仪。

黄河铮的女儿黄穗兴。 “当他把助人为乐当成是一种职业,而不是一时兴趣,他的坚持就获得了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当他把帮助他人作为一种内在需要,而不是外在强迫时,他的人生价值就得到了升华。” ——— 女儿黄穗兴

受帮助者(右)对黄河铮感激不尽。

  开栏语:惠州,全国文明城市。在志愿者队伍中,涌现出一个个以“夫妻档”、“父子档”、“母女档”、“婆媳档”、“兄弟(妹)档”、“一家三代档”的“志愿家庭”,构成惠州志愿服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本月起,惠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联合惠州文明网、惠州志愿服务网发起寻找“惠州最美志愿家庭”活动。“惠州志愿家庭”如何传播志愿理念,传承好家风,践行好家训,传递正能量,彰显家庭美德,《东江时报》将推出系列报道,讲述志愿家庭里发生的故事。敬请关注!

  “黄老”、“黄老师”、“黄医生”、“黄爷爷”……常常听到身边认识黄河铮的人这样称呼他,言语中充满着热爱与尊敬。“每次见面,他都充满热情、兴致勃勃地介绍志愿服务项目,讲述受助孩子的变化,激励所有人关心和帮助困难人士。”1999年就认识黄河铮的惠州市一窗灯火协会会长黄伟辉这样描述他:这样一位终身执着志愿服务事业,长年累月关心帮助社会困难人群的志愿者,让每一个接触过他的人都受到感动、受到召唤,乐于参与爱心传递,共同构建和谐社会与幸福生活。

  了解黄河铮的人都知道,在惠州志愿者队伍中,他是最年长的“五星级”志愿者。这是一位慈祥的老人,一个普通的退休老中医,一名平凡的共产党员,他历经童年苦难,饱经世事沧桑,却始终乐观无私,把人生中绝大部分精力奉献给了关爱他人的行动中。接触过他的人,不管是社区的居民、孤儿院的孩子,还是西藏班的学生以及灾区的群众,大家都对他心存感激,深怀敬爱之情。以“大爱”来评价已于今年1月2日去世、享年82岁的黄河铮一生的善行美德毫不为过。

  夫妻同心从事公益

  在黄河铮老伴卢翠仪眼里,丈夫的形象概括出来是这样的:他每天骑着自行车来往惠城区水口龙津到市区中心区之间,顶着骄阳,冒着细雨,暑去寒来,风雨无阻往返30里,在近20年里跋涉了18万多里路,把爱和温暖送给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

  “他善良了一辈子,我第一次见他就是在给我治病。”卢翠仪告诉东时记者,年轻时的自己热爱篮球运动。那是一个农闲季节,乡里为活跃村民业余生活,举行了村与村之间的篮球比赛,卢翠仪所在村队踊跃应战,当她带球左挪右闪一路迂回快速攻进投篮时,突觉眼冒金星,天旋地转,随即瘫软倒地而不省人事…… “我是被他掐人中急救才醒过来的。”卢翠仪说,因为他的善良,他们走到了一起。

  退休后的黄河铮既不开诊所,也不应聘当医生,他究竟想干些什么?卢翠仪告诉东时记者,他要做一件比赚钱更有意义的事情,那就是开设义诊为贫困人家提供志愿服务。“我知道他的脾性,他想做的事情我会支持他。”卢翠仪说,多年来,黄河铮一直不能忘记年少时同贫苦乡亲一起生活过的情景,他了解病人比正常人更需要关爱,他在岗的时候见到病人总会多出几分同情和怜悯,经常自己掏腰包帮他们垫钱买药,如今退了休,时间可以由自己支配了,他决定把更多的心血倾注到需要帮助的病人身上。

  或许一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但黄河铮始终相信一个人可以影响一群人,他坚信自己并不孤独,老伴卢翠仪就是他最大的支持者。“他去山里采药,我就在家将他采回来的药洗净,晒干备用;他给病人看病,我就去山里按照他的吩咐采药。”卢翠仪说,据统计,丈夫退休9年里,就为万余名患者进行了义诊,挽救了100多个因婚后不育而可能破裂的家庭。

  以身作则教育女儿

  “我为有这么一个伟大的父亲而感到特别骄傲。”今年55岁的黄穗兴是黄河铮的大女儿,说这话的时候,她眼眶略带湿润。在黄穗兴的眼中,父亲黄河铮的形象是伟岸的。虽然黄河铮已于今年1月与世长辞,但他却给女儿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随笔记录。黄穗兴走进卧房,拿出父亲黄河铮给她留下的10余本随笔记录,东时记者翻阅浏览之后,心中不禁感慨万千。本子上记录着黄河铮为人处世的心得体会,做志愿者的感慨万千,为穷苦人治病的点滴感悟……“感谢父亲,每每读到他写的文字我就无比感谢他,他以身作则教会我了善良和感恩。”说到这里,黄穗兴的眼圈彻底红了,两行眼泪顺颊而下。“我的父亲不仅是慈父更是严父,他教会了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件事:做人和做事。”

  “学习中医,也是受到父亲的影响。”黄穗兴是黄河铮的大女儿,自小就跟随父亲做公益。她告诉东时记者,自己记忆中最深的一幕就是父亲每天起早贪黑,除了采药、治病就是守在家里的电话机旁边,一待就是许久。“他的病人们经常通过电话告知身体情况,我听到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在电话那头讲不行的,要过来我这里把脉。’”黄穗兴说,作为一名老中医,父亲是非常严谨的。

  “做善事有千万种方式,只要有那份善心,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做。”黄穗兴告诉东时记者,黄河铮的经济并不宽裕,夫妇两人刚退休时月收入不足千元,前几年提了工资才变成1000多元。“1000元在惠州生活也仅仅是够维持日常的开支而已,如果父亲开门诊,以他的医术和人脉,赚钱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他没有那样干。”黄穗兴说,当他把助人为乐当成是一种职业,而不是一时兴趣,他的坚持就获得了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当他把帮助他人作为一种内在需要,而不是外在强迫时,他的人生价值就得到了升华。

  潜移默化影响外孙

  谈起外公,小林眼神流露出一丝伤感,一种尊敬。

  “外公的身体一直都很好,真的不敢相信一个小小的病毒感染竟然要了他的命。”小林告诉东时记者,外公黄河铮在帮病人看病的时候没有戴口罩、戴手套的习惯。“我曾经很疑惑地问过他,为什么不戴口罩和手套,他只是笑了笑。”小林说,现在他回想起来才明白,那是因为外公接触的病人多是邻村的穷苦人。“也许外公不愿意让别人觉得自己嫌弃他们吧。”小林揣测着说。

  “外公在世的时候,有没有带你做过公益?”面对东时记者的提问,小林打开了话匣子:“怎么没有,外公带我做过好多次公益活动,他总是告诉我人活着要做有意义的事情,帮助别人也会给自己带来快乐。”小林告诉东时记者,自己也是一名志愿者,献血、助残、跟着团队探访困难户…… “我觉得我热爱做公益,绝对是受外公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如他说的那样,帮助别人,自己会更加快乐。”小林说。

  他印象

  “看完病给钱,他却不肯收”

  家住水口附近的陈英梅告诉东时记者,自己是黄河铮11年前的病人。“我当时是被一个朋友带过来的。”陈英梅告诉东时记者,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11年,但她永远也忘不了第一次找黄河铮看病时的场景。“好多人啊,都在排队。”陈英梅说,黄河铮给自己把了脉,问了一些简单的情况。“然后他告诉我吃完药后三天再过来复查。”陈英梅告诉东时记者,吃了两个疗程的药以后,感觉自己的身体在慢慢变好了。

  “要不是黄医生,我现在连命都没有了。”在陈英梅的眼里,黄河铮是这世上最好的医生。“看完病我要给钱,他却不肯收。之后,黄医生还会告诉我一些平常注意调养的药方。”想到以后再也见不到黄河铮了,陈英梅顿了顿,眼圈红红的。

  人物简介

  黄河铮,籍贯佛山市顺德区黄连村,1934年出生,1950年入伍,1976年从部队转业到海南,在隶属国家冶金部的海南钢铁公司职工医院担任副院长,1993年退休后定居惠州走上义诊助学之路,2016年1月2日去世。曾荣获第七届中国百名优秀志愿者、全国扶残助残先进个人、广东志愿服务最高荣誉奖、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广东省扶残助残先进个人、惠州市援藏教育先进个人、2006“感动惠州”年度人物等荣誉。

  本版文字 《东江时报》记者张荟婷

  本版图片 《东江时报》记者张艺明 摄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