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人的“安徽现象”

发布时间:2012-10-13 07:52 | 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2012年06月25日 04:30 | 查看:1477次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

致力科学发展 建设美好安徽

  平民英雄,引领道德风尚;凡人义举,凝聚安徽力量。我省546人先后入选“中国好人榜”,连续四年位列各省区市榜首——

  有一种力量,让安徽气象万千。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安徽道德建设持续深入,凝聚气势磅礴的“安徽力量”,推动安徽发展跃上崭新平台!

  有一种力量,让世人刮目相看。随着“安徽面孔”频频亮相中国好人榜、全国道德模范榜,构成令人赞叹的“安徽现象”,树立“厚德安徽”良好形象!

  连日来,“最美”成为江淮大地又一道绚丽风景。“最美孕妇”彭伟平,舍己为人,纵身跳水救人,忘记身怀六月的双胞胎;“最美教师”陆荣飞,临危不惧,只身空拳救学生于歹徒棍棒下,自己倒在血泊中;“最美网友”毕文双,大爱无声,组建“A型血互助团”,排献血“排班表”,为小君耀轮流提供A型血小板……“最美”绝非迸发于瞬间,而是孕育日久,犹如蓦然盛开的鲜花,早已由阳光雨露滋养——

  平民英雄 确立时代精神坐标

  数年间,我省涌现546名“中国好人”、8名“全国道德模范”,成为矗立在江淮儿女心中的精神群雕

  徐辉、李玉兰、王直、何涛、沈浩、刘丽、胡文传、王现伟……一个个平凡的名字,响彻大江南北;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激荡万千心灵。他们,是道德偶像,是社会楷模;他们,是加速崛起的钢铁脊梁,是矗立在江淮儿女心中的精神群雕;他们,唱响了催人奋进的新时代英雄赞歌,凝聚了江淮大地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

  从2007年第一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至今,8皖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人数位居全国前列。每一位道德模范,每一个感人故事,都折射了时代的光芒,记录着精神的标高。

  沈浩,凤阳县小岗村原党委第一书记。在小岗村任职的6年里,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勤奋务实,勇于创新,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在广大干部群众心中树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作为选派干部,小岗村民为了挽留他,曾三次按下鲜红的手印。

  胡文传,长丰县一位朴实农民,在他人子女与亲生儿子同时落水遇险的生死关头,义无反顾地先救起邻家4个小孩,而未能救起自己的亲生儿子,随后一个宝贝女儿因病去世,他又毅然将孩子的眼角膜捐献出来。

  我省90名省级道德模范,111名省级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1526名市级道德模范,2635名市级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一位道德模范,就是一盏明灯,用自己的言行,昭示着善和美;一个感人故事,就是一颗火种,在社会文明建设中播撒着光和热。

  “‘中国好人榜’活动自2008年5月开展以来,546皖人入选,占全国上榜总人数近八分之一,连续四年位列各省区市榜首。每个月‘中国好人榜’揭榜时,刷新我省上榜人数,也就意味着刷新了全国省区市榜首的人数。”省文明办有关负责人说。

  池州“最美女护士”徐晓霞,入选5月“中国好人榜”。前不久,在家休产假的护士徐晓霞,路上偶遇骑车跌倒的老人,采用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最终将心跳呼吸已经停止的64岁老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被群众称为“最美女护士”。

  李孝香、刘士圣是“中国好人”的代表之一。李孝香、刘士圣都是合肥市沿河村的普通农妇,因刘士圣热心搭载一位老太坐“顺风车”,却不幸发生车祸,导致老人罹难。愧疚的刘士圣四次送去赔偿费,李孝香四次拒绝。“好人要有好报,做人要有良心”,李孝香始终坚持这个“死理儿”,两个农民家庭书写了一段“以德报德”的佳话。

  皖山皖水好人多。无论是“道德模范”,还是“中国好人”,他们身上展现出来的温情大爱,涤荡着人们的心灵;他们的善行无疆,汇聚成美德新风,在江淮大地上涌动!

  “好人安徽” 释放强大品牌效应

  全省各类志愿者达160多万人。榜样力量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安徽好人”从个体、群体逐步发展为整体

  许江安是合肥的一名保安,走在大街上,也许没人认识。可是1999年至今,他累计献血超过2万毫升,成为国家无偿献血志愿者金奖获得者。有记者问他为何能坚持多年义务献血,他认真地想了想:“我真说不出为了什么,可能只是想帮助别人吧,这样会让我有种幸福感。”其实在我们身边,每天都有许江安们在默默奉献,许多人的名字都不为人所知。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但大家集聚在一起,就是大爱!”“A型血互助团”的网友们,就是带着这样的信念走到一起,为素不相识的人捐献血小板。互助团发起人之一、网友毕文双说,刚开始时,互助团包括他本人在内只有四五个人,而现在已经发展到150人左右。这就是道德建设的辐射效应。

  “志愿服务不仅帮助了他人,对自己的精神世界也是一种丰富和升华。所谓‘授人玫瑰,手有余香’,看到受助者欣慰的笑容,看到他们重新树立生活信心,我们就觉得大家的付出没有白费。”合肥供电公司“邓玲志愿者服务队”的志愿者这样理解志愿服务精神。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以来,这个志愿者服务队坚持为200多名孤寡老人、残疾人、下岗特困职工等弱势群体上门服务达1532人次,先后捐助了16名失学儿童,结对救助了100多户下岗特困家庭,捐款捐物达40余万元。

  志愿精神闪耀江淮大地。近年来,我省组织评选“我最喜爱的江淮志愿服务优秀典型”,姜轩发、程新如、傅强、贾志茹4人当选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大爱中环志愿服务团荣获全国十大志愿服务组织称号,安徽志愿服务跻身全国第一方阵。据统计,全省已发展各类志愿者160多万人,志愿服务队伍2985支,社区志愿者服务站1590个。从淮北到江南,“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蔚然成风。

  “安徽好人”群体不断壮大,“好人安徽”塑造响亮品牌。“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与我省道德模范不断涌现相辅相成,榜样的典型效应正转化为群体效应,进而扩散为社会效应。”我省社会学者王开玉如是评价。

  “安徽好人”就是新时期的雷锋。我省立足于新形势新特点,不断赋予好人精神新的内涵与特征,将“好人安徽”品牌与学雷锋活动相结合,用雷锋精神引领社会风气,用好人品牌彰显雷锋精神。围绕打造“三个强省”的宏伟目标,注重挖掘经济社会建设各条战线涌现的先进典型、凡人善举,将好人品牌带动作用从道德精神领域扩展到经济社会建设领域。在坚持“向上向善”好人理念基础上,使好人精神与时代接轨,与人民群众需求吻合,使“安徽好人”从个体、群体逐步发展为整体,不断扩大社会效益。

  从“安徽好人”到“好人安徽”,一个深入人心的道德品牌为安徽崛起注入无比强大的精神动力!

  道德建设 塑造万千美丽心灵

  连续19年坚持每月评选“十佳”事迹,道德模范影响深入人心,公民道德建设措施实、氛围浓、效果好

   “以革命的名义想想过去,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6月4日下午,旌德县第二中学阶梯教室里,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经典报告会”引来掌声如潮。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芜湖市关工委宣讲员何志城腰板挺直,嗓音洪亮,深情讲述革命故事,让同学们听得热血沸腾。截至目前,何老已走进全国30个省(区、市)的922个市、县,无偿宣讲9431场,听众达476万人次。

  “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安徽好人”层出不穷,不是一个偶然现象。这是江淮大地深厚道德文化长期浸润的升华,更是新时期我省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结果。自1994年以来,我省连续19年坚持每月评选精神文明建设十佳事迹,每3年开展一次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十佳人物评选。月月十佳事迹,件件表现江淮新风;届届十佳人物,人人展示安徽精神。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关系祖国未来和民族希望。今年,我省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组织开展首届安徽省优秀童谣创作征集,“童心向党”、网上祭英烈、向国旗敬礼等实践活动走在全国前列。以20个历史文化资源丰厚的县区为典型基地,组织开展安徽中华经典诵读展演63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

  “为人不作假,行善不用夸。”婉转动听的黄梅唱腔,演绎“安徽好人”平凡而伟大的故事。3月26日晚,大型黄梅戏纪实情景剧《安徽好人》在省黄梅戏剧院隆重上演,引发数百名观众的共鸣。今年,我省“好人剧场”奉献于民,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模范就是一座丰碑。100场次的全国道德模范基层巡讲,55场次的省道德模范基层巡讲与读书学习报告会,300余场次道德模范座谈会、报告会、基层巡讲等……宣传好人就是在群众中提倡一种导向、一种追求,我省对道德典型和身边好人的宣传不遗余力,《安徽日报》等大多数媒体都开辟了道德建设宣传专栏、专刊,营造了宣传好人、关爱好人的浓厚氛围。

  3月3日,由中安在线、安徽文明网承办的“安徽好人网”正式开通,标志着安徽有了弘扬民族美德、践行雷锋精神、宣传好人好事的“网络阵地”。无数“安徽好人”的真实故事,通过网上网下相互衔接,让爱心在更大范围内延展,绽放出美丽的精神之花。

  仰望灿烂的道德星空,“安徽好人”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他们身上的大善义举释放出强大感召力,在全社会掀起了一股人人学习道德模范、人人争当道德模范的良好风气。

  一撇一捺,一个大大的“人”字。越来越多的江淮儿女行动起来,以公民道德为蓝本,写就着一行行工工整整的“人”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日益成为我省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

  “好人好报” 引导社会价值取向

  不断完善道德建设扶持资助政策,成立各种专项基金,形成关爱好人、激励向善的长效机制

  10年来,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社会道德观念也呈现复杂多变的特征,部分社会成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诚信缺失等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引发人们的道德忧思。

  “通过大张旗鼓地宣传群众身边凡人善举,树立关爱好人、好人好报的鲜明价值导向,推动全社会道德水平不断提高。”省文明办有关负责人说。“好人有好报”,是中华道德文化对好人善举的良好祝愿,也是我省各级党委、政府的实际行动。

  痛失爱子爱女的胡文传,生活一度陷入困境。如今,在社会各界的深情关怀下,他已在合肥第一人民医院谋得一份稳定的工作,并从事眼角膜捐献宣传工作;小女儿进入合肥庐阳区区属小学就读;患病的妻子接受免费治疗已康复。“我没有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事情,没想到社会给我这么高的荣誉。今后,我将勤恳工作,努力为社会作出更多贡献。”胡文传说。

  近日,省委办公厅结合我省实际印发了《关于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实施意见》,要求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资助生活困难的全国全省先进典型、道德模范,同时成立公益性的“安徽好人救助基金”,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帮扶救助生活困难的好人,在全社会形成好人好报的价值取向。

  “省市县的领导来看望我,乡亲们轮流到医院照顾我,合肥市妇幼保健医院的专家来会诊,并承诺免除产检、生产等一系列费用,这一切真让我受宠若惊。”“最美孕妇”彭伟平话语朴实。

  滴水可折光,彭伟平的个人体会正是“好人好报”的生动体现。从2009年起,省宣传文化事业经费每年拿出100万元困难道德模范专项资助资金,先后资助多位困难模范和“中国好人榜”上榜好人,帮扶资金迄今已达360多万元。各地不断完善困难道德模范扶持资助政策,普遍成立帮扶困难道德模范专项基金,优先纳入各类社会保障体系,解决道德模范的生活困难、资助就学、提供养老保险等,形成了长效机制。

  好人有好报,好人不吃亏。层出不穷的“安徽好人”,正是江淮大地“道德沃土”和“好人好报”强劲东风共同催发的美丽花朵!有了全社会的呵护和培育,“好人安徽”的百花园里必将更加绚丽多彩!(张岳、吴林红)

(责任编辑:曹子敏)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