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2-15 10:10 | 来源:广州青年报 2012-12-3 10:28 | 查看:2518次
摘要: “人人关心公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志愿文化深入人心”、“遇到车祸我敢帮,中途可以搭上顺风车”、“志愿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这是针对“你心中的志愿之城”市民给出的答案。 12 月5 日是第27 个国际 ...
“人人关心公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志愿文化深入人心”、“遇到车祸我敢帮,中途可以搭上顺风车”、“志愿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这是针对“你心中的志愿之城”市民给出的答案。
12 月5 日是第27 个国际志愿者日,也是广州市第二届志愿服务广州交流会开幕的日子,广州的志愿者将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庆祝自己的节日。
日前,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万庆良在全国文明城市书记访谈中指出,深化志愿服务行动,要树立打造志愿之城的总目标。经过25 年的发展,广州已经具备“志愿之城”的条件。
25年发展,志愿服务风生水起
广州是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毗邻港澳台,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80 年代后,志愿活动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也率先在广东发展起来。早在1987 年,广州开通了全国第一条志愿服务热线——中学生心声热线,这也是志愿服务的萌芽。20 多年来,广州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全市参与面最广、参与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公益事业。
“目前我们处于一个公民时代,志愿服务风声水起,不断形成一种自下而上的服务体系。”中山大学公益传播研究所主任助理周如南表示,打造“志愿之城”,现在是一个非常合适的时机,“广州拥有着独天独厚的先天优势,毗邻港澳台,处于一个大华人圈,另外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也有着非常优越的地位。此外,广州公民意识在不断提高,志愿服务如环保、助学等不断嵌入人们的社会生活当中。”
“志愿之城”:从初具雏形到完美蜕变
历经25 年的发展,广州“志愿之城”已经初具雏形。早在去年,广州市委市政府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发展广州志愿服务事业的意见》,提出构建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体系,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特别是经过亚运会的洗礼,广州志愿者在志愿文化、机制保障、全民参与、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实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广州成就“志愿之城”的重要基础。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副院长李家华认为,“志愿时”系统、志愿服务广州交流会、志愿驿站以及志愿者培训体系等,都是广州在亚运会以后不断创立的志愿服务知名品牌,这些品牌也是广州志愿服务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成为广州打造“志愿之城”的土壤。
同时他也认为,打造“志愿之城”也给广州带来了三大挑战:一是政府需要进一步组成统筹协调的体系,使志愿服务的资源、布局、规划更合理,更有序,更广泛,从而让志愿服务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二是民间的社会力量要更广泛地参与,采用就近就便参与志愿服务的原则,增强人们参与志愿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充分发挥群众性;三是促进志愿服务的研究调查,了解市民的需求,从而研发更多适合市民需求的项目,让志愿服务走向专业化、品牌化。
□讲历史 广州志愿服务发展的四个阶段
早在1987 年,广州就开通了全国第一条志愿服务热线——中学生心声热线,这也是志愿服务的萌芽。20 多年来,广州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全市参与面最广、参与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公益事业。中山大学公益慈善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周如南分析了80 年代至今,广州志愿服务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980 年代初到1990 年代初。这一时期,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社会转型开始出现,在国家和市场领域之外逐渐生产出一些社会议题。政府部门自上而下建立的志愿者组织首先发展起来,这些组织主要在有关政府部门的领导下,协助其对社会进行管理,对社会问题进行处理。
第二个阶段是1990 年代初到1990 年代中期。这一时期,随着市场经济进入新一轮发展和政治体制出现逐步变革,广州的志愿者组织得到迅速发展,社会空间逐渐放开,社会领域的力量也逐步发展起来。这一阶段成立的志愿者组织数量较多,组织活动也较为频繁。尤其是民间性志愿组织得到较大发展,呈现出与官方背景志愿者组织齐头并进的局面。
第三个阶段是从1990 年代中后期至2008 年左右。这一时期国家开始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和控制,志愿活动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和约束。这一时期志愿活动总体发展较慢,新成立的志愿者组织减少,多数组织职能维持现状而难以发展壮大,尤其是一些草根组织,面临合法性,生存资源,组织建设和能力建设等多重困境,举步维艰。
第四个阶段可以认为是从2008 年至今。2008年被称为中国志愿者元年。年初的雪灾,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志愿者以一种类似井喷的方式涌现在各种场合,“志愿精神”成为国家精神和民族气质的重要内容。经过多年的酝酿和实践,“时机已到”,志愿大势已成,这一年也成为公民元年。在汪洋书记主政广东期间,大力提倡社会建设和发展社会组织的政策环境也为广州志愿服务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2010 年的广州亚运会将志愿精神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但是广州的志愿服务并不完全与此类宏大叙事相关,根植于广州传统文化的志愿行动更多地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的是对身边事情的关心。拇指妹,鲨鱼妹,光头哥,拜客广州……他们是广州志愿服务的未来,奠定广州这座“最具公民社会气象”的城市的基石。
□众“益”院
小编点题:简要描述广州志愿服务特点
用一句话描述广州志愿服务的特点,越短越精辟越好,这道题倒是挺考人的。在记者的调查中,听到最多的词语是“全民参与”、“开放”等。那么,广州志愿服务的特点究竟都有哪些?
恒福社工项目副总干事李伯平“个人认为”,广州社会服务事业特色有以下几点:一是由民间人士自下而上发起,而其它地方多是由政府组织发展的;二是广州的社会服务事业经过长期实践,有服务基础和文化沉淀;三是广州涌现了一群类似社工专业的领导者;四是政府比较重视,社会服务也有了落脚点,以往的很多志愿团队和社会服务团队都找不到落脚点。
志愿者林义平则重点表扬了志愿驿站:志愿驿站建设得特别好,这也是当初一大帮志愿骨干强烈要求保留的。志愿驿站现在是志愿服务的窗口;便于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服务;也对广州志愿服务事业起到一个宣传作用。
以上两位都是没有按要求答题的,不过说得很全面。我们看看其他人是怎么“简要”描绘广州志愿服务特点的。爱心企业家董靖“个人感觉”:广州志愿服务的热情和氛围更加浓厚了,对于志愿服务的发展也有了更加科学规范的管理、引导和帮扶。
志愿者李锦文认为:广州志愿服务的特色是参与度较高,热情度也较高。再者,广州的爱心企业也比较多,能够给予志愿服务事业以资金上的支持。
何丹则表示:广州志愿服务比以前更加实际了,比如这一届的志愿者服务广州交流会通过项目的方式来调动积极性,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民众的参与度也高了。
志愿者李森说:广州的特色是志愿服务社会化。社会化的运作衍生出了志愿时、志愿礼、志愿彩,也启发了更多的公益创新。
小编点题:你心中的“志愿之城”是啥样?
针对“你中心的‘志愿之城’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近日,记者做了一项调查。在市民描绘的“志愿之城”中,我们听到了各种不同的版本。可以确定的是,大家在描绘“志愿之城”时,多少加入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志愿者何丹心中的“志愿之城”“是一个内在美和外在美合一的城市,既要有内心的美丽,又要有城市的美丽。”
如果说她的描绘比较“虚”,退休老人卜为民的描述就显得“实在”很多。他心中的“志愿之城”是街坊邻居都能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我觉得我们现在的宣传力度还不够,没有深入街道,群众的服务意识普遍不高。我们应该多加激励志愿者,让他们改良整个社会的风气。”
同样是退休老人,肖锐成跟我们谈了他对广州的感受:以前的人都很冷漠,不敢帮助别人,总是害怕被讹诈,现在情况改善了很多,社会风气也好了很多;另一方面,参加志愿服务的年轻人多了很多,很多年轻人有了服务意识,并且能够坚持服务他人。跟记者谈了一番感想后,他也描绘了他心中的“志愿之城”:人人都有爱,没有冷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去帮助别人,而不是诸多顾虑。广州人有一个特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我们现在就不能这样了,应该做到纯粹地去帮助别人,服务别人。
资深助残志愿者林义平心中的“志愿之城”和肖锐成有点类似:志愿服务事业的参与度很高,整个社会不限年龄,不限身份,公民自觉参与;最重要的标志就是社会诚信危机会解决,彼此诚信度很高,大家遇到车祸我敢帮,中途可以搭上顺风车,大家互信互爱。
社工廖先生在社工行业浸淫了四五年,对“志愿之城”更有一番期待:志愿精神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能够传递爱心传递温暖,社会大众能够互助互爱。在他看来,社工也是“志愿之城”不可或缺的一个元素。“社会工作对广州的公益事业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因为社工本身就是经过专业训练的,他们是一种帮助人的职业,他们帮助解决和跟进社会问题。
专题策划:潘小洁 专题采写:记者 庄茜芸 潘小洁 实习记者 陈丹纯
(责任编辑:曹子敏)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