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合力,筑牢精神残疾人民生之本 ——关爱精神残疾人(上)

发布时间:2022-04-18 18:49 | 来源:宁波日报 2020年09月13日 第A1版 | 查看:893次

编者按

数据显示,我市目前在册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3.9万名,持证的精神残疾人2万余名。如何帮助精神残疾人积极治疗康复,重归社会?宁波日报、中国宁波网和甬派11日联合刊发了通讯《共享一片蓝天——来自海曙区卓远愈养中心的温暖记录》,介绍了他们集合爱心力量,克服种种困难,让上百名精神残障人士康复回归社会的感人事迹。今起我们再推关爱精神残疾人报道,聚焦我市帮扶之举、未来之策,让更多“阳光”照到这一群体,共同帮助他们走出阴霾、拥抱希望。 

 记者王佳陈朝霞通讯员王云峰 

患有重度精神残疾的成晨(化名),每月按时收到政府发放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两项补贴,减轻了他的生活压力。”成晨的大姐说。

经过住院治疗、机构康复,目前在家休养的他,还需要服用维持期药物。社区医生每隔一段时间随访,进行服药指导、心理疏导。让成晨一家感到舒心的是,除了不断完善的社区康复服务体系,还有宁波实施的“医保先报、医疗救助、残联补助、慈善扶助”的一站式医疗救助,让他们心里有了底。

“以前,我们办理报销要多个部门多天跑,现在已是实时结算,一次刷卡,各种补助一步到位。”成晨的大姐说,成晨每年在社区门诊可免费使用一定额度的精神治疗药物及各类辅助检查。

众多和成晨一样的精神残疾人沐浴着政策的“阳光”。

近年来,宁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予以精准帮扶,统筹医保、民政、残联、慈善等部门的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政策,比如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的持证精神残疾人,住院个人自负和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按70%的标准给予医疗救助,年度救助最高额度为8万元。各地也纷纷加大救助力度,完善保障制度。奉化创新非本地户籍患者管理治疗工作,实现救治救助全覆盖;余姚全面实现持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精神类药费兜底。

构建满足精神残障者全面康复需要的全人服务网络,我市坚持需求导向,推进精神康复多元化,通过模拟生活场景等方式,探索介于住院与社区之间的过渡性社会化康复;坚持政府主导、政策引导、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依托乡镇(街道)、社区、爱心企业,因地制宜建设“残疾人之家”。

玲灵(化名)两年前来到慈溪市龙山镇宁波联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工疗车间”,从最初服药后的呆愣,到现在能在餐厅食堂帮厨,她已经喜欢上了这儿。4层楼的“家”,有社区精神康复同伴支持项目活动中心、电脑室、图书室、书画室、音乐室等,每周一次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活动;在工作劳动、就餐、午休之外,每天参加康复训练。

这种为就业年龄段的智力、精神和其他重度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技能培训、康复训练、文体活动等服务,具有辅助性就业功能的“残疾人之家”,目前在宁波已建成154家。今年,还将改造提升星级“残疾人之家”40家。

社会的文明,不仅要考虑健全人这个大多数,更要关心残疾人这个“少数”。对精神残疾人的帮扶和关爱,更考验一座城市的温度。2018年1月,宁波发布《健康宁波2030行动纲要》,精神康复有了最新“图谱”,到2030年,精神障碍社区康复规范开展率80%以上;有适应指征的残疾人康复服务率95%以上。

根据《纲要》,宁波将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点加强包括精神等领域的短缺资源配置。

目前,全市有7家精神病专科医院,30家综合医院设有精神科或心理科,每10万人拥有精神科执业医师4.7人,精神卫生医疗服务和康复资源有了长足发展,但与实际需求尚有差距,社区精防医生中专职人员占比不高,精神康复机构数量有限,大部分患者仍靠监护人照料。

社区康复服务,是精神障碍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最终摆脱疾病、回归社会的重要途径。“在社区层面,应提供综合的、整合的精神卫生和社会护理服务,包括提供照护、增加转诊、减少病耻感、依从性的监测及标准的随访等。”业内人士坦言,目前社区康复服务及预防上的支持较为缺乏。此外,关于精神卫生的投入,包括政府投入、医疗保险,虽有所增加,但仍远远不够。

直面,为了更好地前行。2019年,我市启动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国家试点工作。

“接下来三年,我们将持续加强部门综合管理协调机制,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互联网+精神卫生服务,着力构建社会心理健康全程服务链。”宁波市精神卫生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包括做好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等制度的衔接;积极开办多种形式的社区精神康复机构,提高居家精神障碍患者在社区参与康复的比例。

阳光,照在当下,更照向未来。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