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14 10:53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04月14日 04 版 | 查看:500次
曾耀祥从事科研工作11年了,他的成长轨迹几乎完美契合了过去10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历程。
2018年,这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总体设计部十一室载荷与环境副主任设计师年满30岁。“三十而立”这一年,他改变了半个多世纪的“火箭弹性载荷设计方法”,让火箭更轻、运载能力更强。
“如果没有国家鼓励科技创新的氛围,没有航天系统让年轻人挑大梁的环境,我们就没法挑战现有的设计‘规则’,做出真正的创新。”曾耀祥说。
载荷参数是火箭设计的依据,通常情况下,先有载荷参数,再进行火箭设计。此前,曾耀祥所在团队的“载荷设计”,一直是沿用20世纪60年代的方法。
近几年,我国火箭发射密度大、新型号数量多,尤其是接连立项的长征七号甲、长征八号等新型火箭,若是采用原有的“载荷设计方法”,火箭的运载能力达不到预期目标,难以将预期重量的卫星送入太空。
“这个问题不解决,新型火箭就得改结构。”曾耀祥说。火箭一旦改结构就意味着每个部段都得改,将增加很多试验,研制经费随之增多,更重要的是研制周期必然受到影响。
如何在不更改火箭结构的基础上,让火箭“体重”更轻但运载能力更强,成为研制的难点。
在一次项目讨论会上,型号总师再次提出这个问题,希望各个系统各自寻找突破口。
当时,现场陷入了片刻沉寂。毕竟火箭各个系统的设计已经经历了数十年的考验,不是说改就能改的。
“我可以对‘载荷设计方法’做些优化。”曾耀祥的一句话打破了现场的沉寂。
在近半年的时间里,他从一个爱好广泛的阳光男孩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宅男”,每到周末,都纹丝不动坐在办公桌前推导各种公式、算法,一张张草稿纸上写满了密密麻麻、别人一看就会觉得枯燥无味的公式。
有时候坐得太久,脖子和腰都有些僵硬了,曾耀祥就去外面跑步、散步,但是只有身体在放松,他的脑子里依然在想着各种公式与算法。有时候突然有了灵感,他会加快步伐,越跑越快,希望赶紧回去继续算下去。
“‘载荷设计方法’就像一个‘黑匣子’,没办法提前验证,必须完全正确,万一错了,火箭就会在空中解体。”曾耀祥坦言,这项任务用“万无一失、一失万无”来形容毫不为过。
“要细化载荷设计规范,又要保证新的设计方法没有问题,那就得弄清楚60多年前的设计思路、依据和原理。”曾耀祥想到了“载荷设计规范”的编写者们。
曾经的编写者现如今都已经七八十岁,退休在家,得知曾耀祥的想法后,他们都很支持,但也提出了质疑。
施钧昭是“载荷设计规范”的编写者之一,他也曾对曾耀祥的设计方法提出过质疑:“之前的方法很稳妥,你用新的方法提出的参数准确吗?”趁着施老来单位开会的机会,曾耀祥将自己的推导模式验证给他看。最后,施老认同了曾耀祥的设计方法。
2018年8月24日,曾耀祥优化完成的“载荷设计方法”迎来了“大考”。总体设计部的10余位相关专家组成的评审组,专题对曾耀祥的“载荷设计方法”进行评审。
“新的‘载荷设计方法’理论依据充分,参数翔实准确,可以推广应用。”当天的评审会上,给出了这样的结论。
总体设计部副总师、评审组组长潘忠文说:“新的‘载荷设计方法’对火箭发展很有意义,按照这个方法计算,大型火箭载荷基本可降低15%左右,而且,我们一些新型火箭不用改结构也能提升性能。”
当得知自己的“作业”通过大考,曾耀祥却显得很平静。他说,“其实没什么,我只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做细而已。”
创新需要智慧,也需要勇气。可干可不干的事情,曾耀祥主动承担,在枯燥繁重的工作中,这位年轻人却做起创新先锋,享受着探索的快乐。
阎琳琳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