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之歌】孙晨华:写满“零突破”的工作履历(图)

发布时间:2021-12-03 17:58 | 来源:中工网 2020-11-28 07:15:41 | 查看:523次

中国电科集团首席专家孙晨华将卫星通信融入生命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昱霖

她提出并确定我国第一套MF-TDMA及MF-TDMA/FDMA融合卫星通信体制,主持我国新一代宽带卫星通信应用运控系统研制,主持研制并创建我国首个卫星移动通信运控体系……

  30多年来,卫星通信融入了中国电科集团首席专家、中国电科54所副总工程师孙晨华的生命中。国内卫星通信相关企业和用户这样评价她:她的敬业、责任心以及专业水平,一般人很难企及,“她代表了中国卫星通信发展的一个时代”。

  把奋斗融入生命之中

  “通天彻地”“一网通天下”“缩短世界的距离”,这样的词汇,形容卫星通信的神通广大。在这个技术制高点上,欧美国家比我国起步早了几十年。为打破市场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孙晨华领命研制自主可控系统。

  艰难自知。为了解决联试中的问题,孙晨华怀着8个多月身孕,整整站了一个通宵;在孩子未满一岁时,为了项目顺利移交,连续出差40多天……她和团队10多年夜以继日,攻克20多项关键技术,解决了宽带组网跨层协议体制设计实现难题,自主创新研制出了宽带“点对点向多点组网、单波束向多波束组网、单星向多星组网”的三代系统,引领我国该领域由跟跑到并跑,再到某些方面能够领跑世界先进水平。

  把奋斗融入生命之中,工作成了兴趣,成就了事业。

  2000年的一天,主管领导拿着一堆材料找到孙晨华说:“给你这些材料看看,给相关部门提个发展建议。”孙晨华仔细阅读了全部VSAT的介绍资料。其中MF-TDMA系统令她眼前一亮:这种体制适合宽带IP组网,占用资源少,容纳用户多,一定是将来的发展方向。

  从此,孙晨华与MF-TDMA结下了不解之缘。她带领团队查阅大量国内外资料,跑北京100多趟,修改100多次报告,终于获得了项目立项。

  由于系统复杂、基础薄弱,孙晨华带领课题组,从软硬件平台做起,进行了近10年的攻关,突破20余项关键技术,研制13型高新技术产品,打破国外30多年垄断,实现了中国创造,填补了国内空白。

  “零突破”“首个”“跨代标志”……这样的字眼总是充斥在孙晨华的工作履历中。

  工作30多年来,孙晨华成为我国卫星通信、天地通信网络融合方向系统设计与研发领域的知名专家。她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奖11项,其中8项排名第一。

  推动卫星通信实现“中国领跑”

  孙晨华是一个几乎夜夜工作到十一二点的“工作狂”。但让团队同事们佩服的是,每天清晨,孙晨华都提早走上工作岗位。30多年来,她从未离开科研基层,团队成员从60后,逐步变成了70后,80后,90后,她也从风华正茂走到年过半百,但她依然精神抖擞,“干劲不输年轻的小伙子”。

  近年来,全球覆盖卫星通信备受关注。由于全球布站受限,实现全球覆盖必须依赖星间组网,解决星间星地一体化组网问题。孙晨华在进行高轨星间组网技术攻关的同时,在国内率先组建团队开展高动态低轨星座组网关键技术攻关,创新提出宽窄结合、功能综合、星间互联、全球无缝服务等具有国际领先特点的低轨星座方案。

  她还主持了我国首个基于组网的天象1星、2星系统,设计了星地一体、星间组网的技术体制。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这么拼命?其实,我有时也想放慢脚步,但是历史的责任,国家科技创新的责任告诉我,不能。”孙晨华说,“我们这代人赶上了卫星通信发展的最好时代,我们要推动卫星通信从‘中国制造’到‘中国领跑’。”

  孙晨华主持的我国多个宽带卫星应用运控系统预研和研制项目,提出了多种波束、大跨度速率范围的组网解决方案,突破几十项关键技术,开发高新技术产品百余种,总体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多项技术国际领先,产品已应用于军、民、贸各领域,近5年创造效益70亿元。

  “科研工作很枯燥,也需要一辈子付出。”孙晨华现在最开心的事情是她的团队成员非常出色,“能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她高兴地告诉记者,团队人才辈出,有全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博士后、河北省军民融合十大人物、巾帼建功突出贡献团队、国家重大项目总工程师……

  “我们将竭尽才智,为祖国的卫星通信事业奉献一生。”孙晨华说。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