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越水的探路先锋 ——记中国铁建首席专家、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总工程师肖明清

发布时间:2021-11-30 10:19 | 来源:光明日报 2021年11月30日 04版 | 查看:693次

 【卓越工程师】

开栏的话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长期以来,在我国许多行业的重要岗位上,涌现出一批匠心筑梦的卓越工程师。他们爱岗敬业、勇于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刻苦磨砺职业技能,成为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问题的工程师,取得了不平凡的成就。即日起,本报推出《卓越工程师》专栏,讲述十位不同领域卓越工程师追逐梦想、接续奋斗的动人故事。

  自人类历史上第一条隧道诞生,隧道尽头那道光就吸引着人们翻山越岭、跨越江河。翻开中国水下隧道追光逐亮的辉煌一页,有个响亮的名字不得不提,那就是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铁建首席专家、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总工程师肖明清。

  作为技术实力的活招牌,他领衔研究和设计了50多座水下隧道,多座隧道创造了全国乃至世界之最;作为科技创新的践行者,他将“穿山越水”的隧道设计平台打造成矢志创新的舞台,取得多项重要科研成果;作为青年人才的领路人,他用身先士卒、不折不挠的科学拼搏精神,带领团队引“龙”过江,创造中国奇迹,走向世界前沿。

矢志创新 实现“隧穿长江”百年梦想

  2008年12月28日,是中国建设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天。这一天,有“万里长江第一隧”之美誉的武汉长江隧道试通车,中华民族实现了“隧穿长江”的百年梦想。

  这一标志性工程的成功,与肖明清的努力分不开。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英吉利海峡隧道、日本青函隧道的建设,使人类地下空间开发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我国地下隧道尤其是水下隧道的发展几乎还是空白。1998年,武汉长江隧道项目筹备正式启动时,各方争议一直不断,许多外国专家认为中国人没有能力在长江57米深处,攻克高水压、强透水、超浅埋等水下盾构掘进世界级难题,一次性穿越2500米的长江江底。

  “那时我28岁,心想外国人可以做的,为什么中国人不可以?我们的技术差距究竟在哪里?我下决心一定要攻克这些难题。”肖明清说,水下隧道是一项系统工程,各方面的技术难题多,他逐一攻破,不停地思考每一个细节和风险点,寻求技术对策。

  据悉,武汉长江隧道是当时我国地质条件最复杂、工程技术含量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江底隧道工程。打通隧道,需要攻克高水压、软硬不均地层、超浅埋、强透水、长距离掘进等5大世界级难题。

  担任工程建设副指挥长并主持设计与研究工作期间,肖明清带领设计团队通过“引进、吸收、消化、创新”的方法,打了一场漂亮的“创新之战”:他们首次提出并采用“管片衬砌与非封闭内衬叠合结构”技术;在国内首次提出并采用“大直径盾构通用楔形环管片”技术、“盾构隧道管片接缝双道密封垫防水”技术、“盾构隧道段顶部排烟与底部疏散结合”技术……

  如果说,1957年在6300公里长江上建成的“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是中国人用智慧创造的一个“天堑变通途”的奇迹,那么“万里长江第一隧”则树起了长江过江交通建设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标志着中国迎来了“江上有桥、江面行船、江下通隧”的立体过江交通时代。

  武汉长江隧道最后成功破解了5大设计施工难题,取得10多项国家专利。因其技术领先,成为其他水下隧道极有参考价值的标杆,并且打破了人们思想上的禁锢。“施工期间,一些地方来考察后,惊叹之余顿觉豁然开朗,长江下面都可以修隧道,其他类似工程能有多难?”肖明清说。

心系使命 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从武汉长江隧道工程的总设计师,到当时世界上在强渗透高磨蚀地层中修建的直径最大、水压最高、覆跨比最小的水下盾构隧道——南京长江隧道的总设计师,再到成为国内首创、世界首座高速铁路水下盾构隧道——广深港高铁狮子洋隧道的总设计师……肖明清的成长经历和取得的成绩,见证了中国隧道建设水平迈向世界先进行列的坚实历程。

  据悉,20世纪90年代,中国水下隧道的研究还很稀少,处于摸索阶段。水下隧道技术国地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资谊回忆,每次参加国际隧道技术交流会,肖明清都会背几大袋外文资料回来,这种抓小细节、躬亲示范的作风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事业起步的积累时期,我遇上了人生路上的榜样和‘伯乐’,能站在很多老前辈的肩膀上,是件非常幸运的事。”肖明清说,由此他盯住隧道技术的一个个热点和难点问题,走出了一条立足于国需的“水下隧道”研究之路。

  随着铁四院隧道专业越做越大,工程越干越多,经验的积累和新的技术挑战反而使肖明清更加警醒。他深知牵一发动全身,工程细节上1%的缺陷,可能带来100%的失败,会将铁四院多年积攒的声誉毁于一旦。对此,肖明清表示,作为工程建设行业的一员,无论是各级总工程师,还是总体、专册,乃至刚毕业的见习生,每个人都要牢记身上肩负的责任,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做好本职工作。

  “能不能把工作做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想不想把工作做好,只要有想法,肯定会有办法。讲责任、讲担当、讲奉献,就是要每个人都心系使命,为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肖明清说。

  辛勤的汗水浇开了灿烂的理想之花,荣誉和掌声在拼搏之后接踵而至,肖明清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级优秀设计奖5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6项……众多的成果、荣誉和责任,既真实地展现了肖明清在技术上孜孜不倦的追求,也彰显了他为祖国隧道工程建设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放眼未来,工程建设环境更为复杂,建设条件也更为苛刻,不断突破现有技术制约、提高设计水平是技术发展的必由之路。”肖明清表示,任何已取得的成就只能说明过去,只有以更加谦虚谨慎的态度、更加求真务实的精神、更加敏锐和严谨的研究、更加细致和贴心的服务,才能为祖国的交通事业发展贡献出更大的力量。

  (本报记者 訾谦)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