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志坚: 设想成现实,荒漠变“良田”

发布时间:2021-11-20 18:59 | 来源:科技日报 2021年11月16 第02版 | 查看:527次

最美科技工作者

◎实习记者 孙明源

  “我们到现在还不知道青蛙是怎么在沙漠里出现的。”获得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的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易志坚教授谈起自己的科研经历时,兴致十分饱满,正如他描述自己获得荣誉时的心情是“很激动,很意外,又很珍惜”。

  1963年出生的易志坚在大学学习的是固体力学,研究方向是断裂力学。1988年,易志坚前往重庆交通大学任教,开始接触混凝土等材料。在多年的研究当中,易志坚发现,改变颗粒物质的力学状态是可能的,例如沙子就可能变成储存水分、空气和养分的“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条件。

  2008年提出沙漠土壤化的设想之后,易志坚团队在2009年正式启动研究。经过六七年的理论和实验室研究,易志坚团队在2016年前往沙漠地区开展实地研究,经过几年的不断尝试,“沙变土”的试验面积已经从最初的25亩拓展到了2021年的近两万亩,这些试验田分布在中国的内蒙古、新疆、西藏、四川、海南地区,以及中东、非洲的一些沙漠地带。

  2017年,“沙变土”初见端于媒体时,这一设想在互联网上引发了热议,他也对网友的一些问题做出了回应。例如,面对“沙漠有水,植物就能生长,因此把沙漠土壤化成本过高,没有意义”的质疑,易志坚解释说,仅仅“有水”的话,非沙生植物依然很难生长,依靠大量人力物力也难以保障存活。但是在沙漠土壤化之后,植物生长的情况出乎意料的好,根系非常发达,与此同时用水用肥量还很节省,因为土壤本身可以保水保肥;如果种植耐旱植物,则可以在不灌溉情况下自然生长。对于“沙变土成本远高于防沙固沙”的说法,易志坚指出,这种比较是不合理的,因为“固沙”和“造田”本来就是不一样的目标,讨论实现成本高低并无意义。

  在热议出现的2017年,由十几名专家组成的力学治沙专家座谈会得出意见认为“该研究是治沙领域的有益探索,需要开展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易志坚向科技日报记者表示赞同这一结论,“继续试验,让科学事实说话”。网络讨论没有干扰到易志坚的步伐,4年多来,试验田不断出现喜人的结果。

  在研究当中,易志坚团队面临的实际困难来自其他方面。易志坚把这些困难总结为三个方面,其一是没有经费支持,其二是需要深入沙漠,其三是对于易志坚来说,这是一项跨界研究。“面对许多现实问题,做研究是需要一定的兴趣和勇气的。”易志坚感慨说。

  在易志坚团队的努力协作下,这些问题都得到了克服。每到植物播种和生长的季节,易志坚经常拿出周末休息时间,前往沙漠开展研究。作为高校教师,易志坚还把自己最大的“职业福利”暑假拿出来,在内蒙古的乌兰布和沙漠度过。

  “寒假倒是不用去了,那里天寒地冻,不长植物。”易志坚说。

  谈起自己的治沙感悟,易志坚直白地表达了自己的喜悦:“经过多年努力,当沙漠变成绿洲的时候,我的心里非常高兴,天天都挂念着这件事。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了,总之就是特别的高兴。”这一切的起点,就是易志坚团队的科研设想:通过颗粒约束改变沙子的力学状态,让它具有土壤的性能。易志坚在长达十余年的研究当中,见证到自己脑中的一个想法逐渐变成了沙漠中的一片片绿洲。他说,每位科技工作者都会为这样的见证感到无比欣慰。

  从物理学的分支力学,到材料科学,再到生态科学,“由沙变土”不只是对易志坚团队研究内容的一种概括,也是对易志坚本人学术生涯的一份写照。在跨学科研究、实现成果转化这条道路上,易志坚已经走了许多年。“这绝对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易志坚总结说。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