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王光谦与青海大学的十年之约

发布时间:2021-10-07 17:10 | 来源:光明日报 2021年10月07日 01版 | 查看:535次

  “有一种事业叫‘对口支援’,清华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整整20年了,我是清华选派到青海大学的第四任校长。”2013年,王光谦受清华大学选派来到青海,他也成为青海大学、青海高等教育史上的第一位院士。

  2001年,教育部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指定清华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经过20年的发展,青海大学这所“西部普通高校”,已经成长为“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部省合建”高校……

  王光谦说,从踏上高原的那一刻起,他在心里就与青海大学许下了一个十年之约。“干一件事经过10年大概就会有一个结果,我期待着看到10年之后青海大学更大的变化。”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山河中

  来青海之前,有人劝王光谦,“去青海你的学术水平可能会停滞不前,甚至下降”。

  “青海条件艰苦,需要做出不少牺牲,也可能会影响你的学术增进。”2013年,时任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陈旭在选派前与王光谦谈话,将今后可能遇到的难题“摆”在台面上。

  王光谦没有犹豫:“如果组织上觉得我合适,那我就去!”

  那时的王光谦已是我国著名的水利专家,由于他在水沙理论以及黄河治理领域的突出贡献,业内称其为“黄河院士”。

  他知道,去青海是他人生的一大转折,也许将会承受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困难。但他深知,对口支援青海大学工作是国家重点大学支援西部建设义不容辞的责任。

  就这样,他放弃北京优越的生活和条件,选择孤身踏上青藏高原,接下了对口支援青海大学的接力棒。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王光谦总说,“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山河中。”由于工作需要,王光谦常年奔波在高原,行走在田野:三江源头的草原、祁连山下的牧场、可可西里的无人区……

  青海牧科院草地畜牧学专家马玉寿说:“我在高原这么多年,王校长到过的有些地方,我只在地图上找见过,太偏僻了,几乎没有路。”

  “这些年几乎把青海走遍了。现在除了雪豹没见过,其他的野生动物应该都见过了。”科考和玩户外不一样,用王光谦的话来说,一定要到源头才能得到更有价值的数据和信息。

  考察路上,就地起火做饭是常有的事儿。王光谦说:“到了青海你才会明白,气象和水利绝不是书本上看到的知识。”

  经过长时间的实地考察、思考研究,王光谦发现,青海尤其是三江源地区,云水资源丰富,如果在充分开发空中云水资源的基础上,统筹、联合利用空中水资源和地表水资源,就可以把“中华水塔”保护得更好。这成为他在学术道路上继三峡工程、黄河泥沙、南水北调之后第四个涉足的科研领域。

  王光谦决定成立研究团队,先后从清华大学引进魏加华、李铁键、黄跃飞、钟德钰等4名教授。这是一个科研实力很强的团队,团队由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长江学者、昆仑学者和三江源学者组成,他要求团队中至少2人长期在青海大学工作,这既发挥了对口支援帮扶作用,又很好地将清华大学的科研拓展到青海三江源区。

  在王光谦的带领下,以前很多不敢上高原的人来到了青海;很多忌惮高海拔的人,对高原有了新的认识。各学科的领军人物一批又一批来到青海,在包虫病防治、新能源、生态保护、数字经济等方面带来了前沿理念和先进技术。

  现在,每当有人问他,在青海,你的科研是否受到了影响?他都会说:“刚好相反,站在高原上看得更高了。”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将科研团队搬到青海大学

  对口支援,支援什么?怎么支援?

  “对口支援绝不是我最初认为的派个人过去,帮助受援对象干点事。”王光谦说,“而是要全方位、多层次帮助青海大学实现快速发展。”

  在学校,主体一定是教师。因此在援助之初,清华大学先后派出4批高水平教授团给老师们“充电”,同时选派优秀的青年教师赴清华大学培训深造。

  青海大学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一直不高,这是制约学校发展的一大瓶颈。

  在王光谦刚来青海大学的2013年,全国“211工程”非“985高校”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平均数为635名,占教师比为40.71%。但青海大学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只有99人,占比仅8.15%,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等高端人才更是少之又少。

  在王光谦看来,人才不足也是制约西部地区发展的症结所在。他说:“创新发展靠人才,没有高端的人才,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大学,也不可能有创新。”

  为此,他多方呼吁国家加大投入力度,设立西部人才岗位。

  针对高端人才引进,他常说“要有大胸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他提出:“给来西部的博士加津贴,允许他们干5年自愿离开,再换人来干,不求他干一辈子。”

  在呼吁国家政策支持的同时,他把精力放在了引进高层次人才上。他说,青海大学要两条腿走路,两条腿都要硬。既要注重培养人才,也要注重引进人才。截至2021年,青海大学专任教师中博士人数达到476名。

  把团队和项目带到青海是王光谦来青海大学的初衷之一。

  上任伊始,王光谦了解到青海大学对人才的渴求,但也明白短期内很难扭转这种局面,于是提出“双聘”教授的设想,探索出新的对口支援模式——从派院系负责人到团队引进,使对口支援工作重心下移,整体提升青海大学的科研水平。

  在他的努力下,清华大学两个国家级科研团队被“搬”进青海大学:聘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魏加华担任学校水利电力学院常务副院长;邀请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梅生伟担任学校新能源光伏产业研究中心首任主任,光伏中心还“柔性引进”院士2名,引进知名教授5人、青年骨干人才10余名……他们围绕青海省发展清洁能源的战略需要开展科学研究,获批青海省清洁能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与波音公司签订飞机碳纤维材料回收再利用技术研究合作协议,这是青海大学在工程应用领域与国际大企业达成的首个合作项目。

  “将科研团队搬到青海大学,为青海大学乃至青海省科技创新注入了巨大能量和强大动力,王光谦校长功不可没。”青海大学党委书记俞红贤说。

扎根高原,建设中国一流大学

  “我们硬是在麻袋上绣出了一朵花,实现了脱胎换骨。”王光谦说。扎根青海,发掘高原问题,解决高原人民生活生产、社会发展及生态保护等难题,始终是青海大学的立校之本。

  如何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如何使青海大学发展再上新台阶,是王光谦来到青藏高原后,思考最多的事。

  “我来的时候,青海大学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办学规模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距离一流大学还有一段距离。光有特色还不行,还得有水平。”王光谦说,“我的任务就是要帮助青海大学成为有特色高水平的现代大学。”

  “一流大学应该双轮驱动”。从开创探索到内涵发展,从上课培训到内部机制改革,从强化行政力量到院系力量下沉,从“硕士”唱主角到“博士”成必然,“青海大学要办一流大学,就必须双轮驱动,行政力量和学术力量一个都不能少”。

  今年,在世界大学生超算竞赛中,青海大学超算团队闯入世界前十名、斩获全球一等奖。他们就是清华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计算机系的成果。这要放在多年前,很难有人相信西部的高校团队会进入这项赛事的总决赛并获奖。

  2001年,教育部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以来,为青海高等教育注入巨大活力,在清华大学的倡议协调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华东理工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相继加入支援青海大学的行列。

  “我们从之前提出的建设‘高原名校’,现在确定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现代大学’。”王光谦说,对口支援的20年,其实就是一个由模糊概念向具体目标转变的过程。

  在清华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20周年之际,他和俞红贤共同在《中国教育报》发文:“扎根高原,建设中国一流大学。”

  “理想和目标一定是坚定的。”清华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每一任校长的任期一般都是4年,但王光谦迎来了第8年。他说,“扎根高原,建设中国一流大学”是他来青海的责任和担当,只要身体允许,他还想继续干。

  (本报记者 万玛加 本报见习记者 王雯静)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