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祥琬:朱光亚是一位战略科学家

发布时间:2021-05-25 20:46 | 来源:光明日报 2011年02月28日 06 版 | 查看:782次

“我从参加工作就在朱先生领导下,他的学问和品格,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可如果一定要我说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我会说,朱光亚先生是一位战略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说。

  “朱光亚先生是两弹一星元勋,他不仅承担了一些具体的研发工作,而且参与制定了研发的纲领性文件,比如《原子弹装置科研、设计、制造与试验计划纲要及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原子弹装置国家试验项目与准备工作的初步建议及原子弹装置塔上爆炸试验大纲》。”杜祥琬说:“上世纪80年代后,朱先生先后出任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主任,担负起了全面领导和组织国防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的重任,可以说他也是我国国防科技事业的领导者和奠基人之一。”

  “朱先生是个极认真的人,特别是在学术上。他没想好、没想周全之时绝不发言。那时我们开学术交流会,大家发言后等他拿主意或是总结,他并不急于说话,总是默默地一根接一根抽烟。他吐烟圈极漂亮,还能螺旋式上升。他告诉我们,是在朝鲜停战谈判当翻译时学的。”杜祥琬说:“后来了解了他这个习惯,只要他一开始吐烟圈,我们就知道他正在思考,于是静静地等着。他一开口,总是高屋建瓴,有振聋发聩的作用,有些想不明白的问题往往就迎刃而解了。”

  “1987年我参加了863计划激光技术主题专家组,后来又成为首席科学家。激光技术是朱光亚先生负责指导的领域之一。这是一个探索的领域,一开始大家的思路并不是特别清晰。在最困难的起步阶段,朱先生几乎每次会议都要参加。他提出,一是要发展战略研究;二是要先把总体概念搞明白,不急于上工程;三是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四是要重视基础性研究。”

  在杜祥琬看来,学习朱光亚的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比如说他治学严谨。每次专家组会议后都要写纪要,由他审定后公布。他总是用铅笔认真地修改,字写得极工整。今天的科技工作者,是不是应该向他那样戒骄戒躁,踏踏实实地办事、做学问?再比如,有一次会议简报上写着某某院士出席,他作了批注,大意是‘院士不是职务、不是职称,只是荣誉称号,不要作为称谓来说’。这样的平常心,是不是值得每个人深思?”(本报记者 齐芳)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