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1-07 14:41 | 来源:科技日报 2021年01月06日 第05版 | 查看:3577次
本报记者 陈 曦 通 讯 员 李 愿
成卫东薄承摄
匠心追梦人
“徒弟们真争气!比自己拿第一还要开心!”在近日闭幕的天津市2020年“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赛——天津港第十六届“孔祥瑞杯”职业技能竞赛上,成卫东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凭借精湛的技艺,包揽了拖车组前6名。这已是“拖车医生”、天津港一公司拖车队副队长成卫东的徒弟第2次斩获该项目的奖项。
提起成卫东,天津港几乎无人不知。只要拖车出毛病,大家都找成卫东,他靠听音就能给拖车“断病”。22年的坚守付出,成卫东从一名普通的拖车司机干起,近20年间伴随天津港的发展而成长,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主持技术创新项目100多项,累计为企业创造效益一千多万元。
废寝忘食苦练独门绝技
成卫东是土生土长的“天津港人”,父亲是天津港码头的装卸工人。以优异成绩顺利毕业后,成卫东如愿进入天津港一公司,成为一名拖车司机。
初来乍到,技术不熟,理论和实践无法有效结合,成卫东处处碰壁。“要么不干,干就要干出个样来!”成卫东咬紧牙关,立志要成为最好的拖车司机。
“吃饭时,他端着饭碗把筷子放中间比划;扫地时,又拿着扫把来回画圈。有时睡觉都‘手舞足蹈’,常把我吓一跳。”成卫东的母亲张兰荣回忆过往忍不住“吐槽”,“后来我才知道,他把扫把、碗都当成拖车了”。
除了废寝忘食,为磨炼车技,成卫东还故意“难为自己”。他在拖车头的运行通道上做小标记障碍,人为缩小通道的宽度,以寻求最短行车路径。
在近乎“疯狂”的苦练后,成卫东练成一个独门绝技——用左脚代替右脚倒车、转头的视线范围从180度扩展至270度,这个技术使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不到一年时间,成卫东就从一个新人变成了公司的“得力干将”,连续3届夺得天津市港口行业职工技能大赛牵引车组冠军,成为天津港最年轻的高级技师。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津港货物吞吐量逐渐增加,公司对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能优化现有工作流程,成卫东绞尽脑汁。
一天吃过午饭,成卫东蹲在场内安全区看其他同事拖货,脑子里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如果给每个操作步骤制定标准,不就能使机车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了吗?”
经过上百次的试验,成卫东把拖车操作的一个简单循环步骤,分解成40多个动作要素,总结出独有的“快”“准”“稳”工作法和一套班组成员集体操作法。与原来的工作方法相比,成卫东总结出的方法使工作效率提高了16.7%,解决了因拖车速度不一而产生的效率低下问题。
成为厂里的“点子大王”
一次,公司机械设备进行更新换代,有队员问成卫东一个部件的功能,他没有回答上来。“这事使我意识到,自己在知识方面还存在很多盲点。”成卫东说。
那段时间,为了补齐知识短板,成卫东主动请缨到保养组进行学习。曾教过他的老师傅武兴中回忆道:“从前维修环境不是很好,但卫东不叫苦不叫累,杂活、累活他都抢着干,他随身带个小本子,走到哪儿记到哪儿,本子被写得密密麻麻。”
如今,成卫东通过发动机车、机器运行、贴耳辨声等一系列操作,就能对有故障的拖头“听音断病”。成卫东还带领同事,先后参与实施了QYC80牵引车机油尺总成改造、哈工牵引车转向球销改进、轮胎分解装置等技改技革研发工作,其中许多项目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这个实用新型专利,是成队想出来的点子。”天津港一公司员工杨凤玺指着牵引车驾驶室防尘装置对科技日报记者说,过去牵引车作业时驾驶室经常尘土飞扬,不少员工被呛得喘不过气,但始终找不到解决方法。成卫东在大梁与水箱排风出口中间加了一个多功能的护板,断绝了气流与灰尘的接触,巧妙解决这个难题。
“成队观察视角独特,总能抓住别人抓不住的点,想出别人想不出来的好点子,是厂里的‘点子大王’。”杨凤玺说。
2004年,成卫东开始担任班组长工作。“一人强,不叫强,一个团队强才是真的强。”成卫东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并提出了争做“技术标杆班组”的口号,定期开展“技术比武”。
经过一段时间训练,成卫东班组内司机的技术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成为当时队内4个班组中作业量最高的班组。从“技术比武”到技术革新,带来的是工作效率和工作产值的提高,以成卫东名字命名的“成卫东班”年创造产值680余万元。
成卫东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是天津港给了他实现个人价值的舞台,他希望把自己的光和热都奉献给港口发展。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