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界贡献奖”获奖者讲述—— 矢志奋斗,为了这颗不变的中国心(3图)

发布时间:2020-12-23 16:01 | 来源: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23日 07版 | 查看:2799次

观众在北京市东城区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参观展览。本报记者 郭俊锋摄/光明图片

贾绍斌在为患者做手术。光明图片

王云兵在实验室内工作。光明图片

  【获奖者讲述】

编者按

    海内外侨界人才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宝贵资源,是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一大批侨居海外的游子回归祖国,奋斗在科研一线,活跃在产业前沿。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省汕头市考察时强调,我们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建设事业同大批心系桑梓、心系祖国的华侨是分不开的。华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爱国爱乡。

  面向“十四五”,广大侨界人才展现出什么样的奋斗之姿?在爱国情怀感召之下,他们怎样积极创新,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我们特邀不久前中国侨联评出的5位“中国侨界贡献奖”获得者讲述亲身经历,并请专家就如何更好发挥侨界人才作用点评建言。

把好钢用在祖国需要的“刀刃”上

  讲述人:重庆钢铁集团首席技术专家、重庆钢结构产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肖勇 

  31年前,我还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作。当时,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工程建设如火如荼,但许多工程技术问题都需要咨询国外机构和专家。我由此萌生了出国深造的想法,便来到英国诺丁汉大学攻读土木工程专业博士。

  读博期间,我提出了钢结构节点新设计理论。工作后,在参加南安普敦索伦特大学综合大楼设计工作时,我设想能不能把自己的理论应用到实际工程中,使结构同样安全可靠,材料消耗却大幅降低?说干就干。我很快拿出了设计方案,并被采用。随着这座欧洲第一栋半连接节点组合钢—混凝土框架结构大楼拔地而起,我获得了英国皇家工程院杰出工业成就奖。这让我很振奋,也开始思考:好钢用在刀刃上。既然学有所成,能否让它在祖国释放价值?

  2016年9月,我舍弃了在英国近30年的工作和生活,回国担任重庆钢结构产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侨居海外多年,我一直与钢结构打交道,一心想着把这些先进理念、管理方式、前沿技术带回家乡。然而,回国伊始,很多实际问题接踵而至。当时,国内钢结构还没有大规模市场应用,钢结构领域人才匮乏、技术体系缺失、产业链分散、研发投入偏低,严重阻碍着产业发展。而作为重庆市钢结构行业的龙头企业,重庆钢构必须在全市钢结构产业的全链条上率先做出示范。

  办法总比困难多。回国三年多来,在各级领导支持下,我主持成立了涵盖装配式建筑、工业、现代化桥梁、综合管廊、智能停车库等领域的钢结构研发团队;带领团队在装配式建筑、智能停车库、钢制综合管廊等新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技术成果。在技术管理上,主持了长寿创新园、优顺标准厂房共2项国家示范工程。

  随着国家发展,重庆市钢结构产业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势头不可估量。我将倾尽所学,带领团队研发核心技术,把“重庆钢构”品牌擦得更亮。

这里是我奉献所学、实现理想的最好地方

  讲述人: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副院长、心脏中心主任、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 贾绍斌

  自1984年进入临床工作至今,我从医已有30多年。多年来,定居国外的亲眷多次邀请我去加拿大、美国发展,但身为侨眷的我还是坚持留在国内。国外也许有更大平台、更高的薪水,但脚下这片土地才是我奉献所学、实现理想的最好地方。

  20世纪末,我主持开展了宁夏全区高血压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宁夏地区的心血管病发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救治水平却在全国垫底。那次调研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后数年,心血管病的预防救治成为我学习攻关的重点。

  1994年,我带领团队在宁夏率先开展了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刚开始,医疗设备不足、防护条件较差,每个手术日都要连续做十多台手术。每次做介入手术时,都要穿着近20斤重的铅衣,长时间在台上“吃”射线。有一段时间,我感觉筋疲力尽、不思饮食,血小板降到了4万/mm3,不及常人一半。家人“勒令”我休息一段时间,但心血管病人大多情况危急,不马上手术就有生命危险,我无法坐视不理,便咬牙坚持工作,慢慢调养身体。

  为了及时了解国内外心血管医学发展的新动向,作为宁夏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我积极组织开展各种讲座和学习班。2010年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11届宁夏国际心血管病论坛暨宁夏心血管专科年会。我还将中华医学会的大型学术会议引进宁夏,使这里的心血管医师就近学到国际先进的医疗技术、前沿进展,并精心选送优秀医生到国外进修学习。2014年开始,我带领团队为建立“宁夏急性心肌梗死区域协同救治体系”而努力,建起市、县、乡(村)三级救治模式和网络系统,大大提高了宁夏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能力和水平。此外,我积极发挥侨联优势资源,在研修学习、科研攻关等方面,联系侨胞侨眷为家乡服务,促进宁夏和国内发达地区、国外医疗机构进行合作交流。

  从最初开展一台心律失常射频消融介入术需要8个小时到现在不到1小时,从只能接诊宁夏地区患者到服务宁夏和周边省区近2000万居民,这些改变都证明,我的选择没有错,我们多年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架好“侨”梁,让学院成为人才强磁场

  讲述人:吉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 常毅

  我曾在美国硅谷高科技企业工作12年,虽然有着舒适的生活环境,并与多位全世界顶尖科学家共事,但我却始终向往着回到祖国。2018年,我决定全职回国的消息传开,很多朋友都非常惊讶。其实,作出这个选择,特别要感谢我的硕士导师、博士导师,他们也是两位侨居美国的优秀学者——时任卡耐基梅隆大学教授、现任美国自然科学基金总监的杨杰教授,总是鼓励我不要放弃自己成为大学教授的职业目标;执教南加州大学的刘燕教授,总是鞭策我做出世界一流的研究成果,并建议我在选择中国高校时不要只盯着北上广等发达地区。

  2017年,国家颁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部署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提出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机会来了,我便积极向国内谋求发展。第二年,时任吉林大学校长的李元元院士将我引回母校,学校破格任命我为新成立的人工智能学院院长,目标是在祖国东北组建一支高水平、国际化的人工智能队伍。我深感责任重大,全身心地投入学院组建工作中。2019年,吉林大学校长张希院士鼓励我们大胆探索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在他的支持下,我们把国际先进的准长聘制度引入吉林大学,不仅充分释放了青年学者的潜力,也大大增强了学院对国外高水平人才的吸引力。

  吸引优秀青年人才,特别是侨居国外的高水平人才,是我过去两年的第一要务。出国宣讲、网络招聘、专家推荐,我们打出了组合拳。如今,学院已经成为吸引世界一流大学年轻学者的强磁场,已引进的人才也开始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并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公共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好成绩。

  “十四五”时期,如何在新一轮国际科技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我和团队一直在思考。我想,我们会更好地发挥“侨”梁作用,建成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为我国的人工智能发展贡献力量。

深耕生物制药领域,打破欧美绝对垄断

  讲述人:甘肃健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 罗顺

  细胞培养基是生物制药的关键原材料,与终端药品紧密相关。长期以来,我国90%以上的培养基依赖进口,价格远高于美国市场价,使得国内中下游生物药品失去竞争优势,制约着国内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

  2011年,我结束了近30年侨居海外的生活,从美国回到中国,为的就是一件事——创办甘肃健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打破欧美企业在生物制药领域的绝对垄断。

  公司成立之初,中国细胞培养基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在兰州,更是没有现成可用的人才。于是,我们先后引进了10多位高层次海外专家,通过海外专家传帮带,培养了一支超过50人的本土专业技术人才团队。

  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刚开始几年,从投资方到合作方,都会不断向我发问:“怎么还没赚到钱?”“怎么还要投入资金维持经营?”然而,最要命的还不是这些。长期以来,中国大部分药企和科研机构用的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培养基,总觉得中国公司的技术和产品不如美国公司。改变这种误解,只有用行动。

  埋头耕耘,终有收获。经过9年的行业积淀和市场检验,如今健顺已成长为中国第一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研发技术水平比肩欧美,工业化产能最大的培养基领军企业,在细胞培养基行业已形成强有力的技术、质量、价格、供货期等综合优势,已与国内外逾200家生物药企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颇让我们自豪的是,我们终于打破了欧美企业在生物制药领域的绝对垄断,改变了细胞培养基完全依赖进口的现状,有力助推了生物制药国产化进程,提高了中国生物制药和疫苗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将带领健顺,为提升本土生物药企的市场综合竞争力和核心技术优势不断努力,造福于民。

为祖国做出国际一流产品

  讲述人:四川大学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王云兵

  20世纪90年代,国内生物材料及器械领域刚刚起步,身在异国的我,心却一直牵挂着家乡。10年前的一次国际会议上,我偶然结识了我国生物医学材料领域泰斗张兴栋院士,短暂的交流后,便坚定了回国奉献的信念。回国后,侨居美国近14年的我很快发现,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骨科生物材料及器械研究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地位,但在心血管生物材料及器械等研究领域尚属空白。我始终坚信,“中国人在国外做出一流的产品,回国后也一定能做出国际一流的产品”。于是,抱着这样的信念,我组建团队,建立起了目前国内领先、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的心血管医用材料及器械创新研究平台。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下,我们研发出全球第一款预装介入瓣膜系统,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开发的中国首个微创介入心脏瓣膜产品已在300多家医院展开临床应用;成功研发的全球首款微创介入自膨式肺动脉瓣膜系统,已在中国、英国、德国、加拿大等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医学中心进行临床应用,均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挽救了大量危重患者的生命。近年来,我们开发的国内首款生物可吸收血管支架已在100多家医院大规模临床使用,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的研发制造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此外,我还受邀参与并完成多个国家生物材料及医疗器械的战略发展规划与咨询工作。浓厚的好奇心、严格的自律和强烈的报国使命感,在我看来,至关重要。前路还很长,我将不忘初心,为实现我国生物材料及医疗器械行业的跨越式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更多贡献。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张国圣、王建宏、张文攀、任爽、宋喜群、陈慧娟、俞海萍、王斯敏)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