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青年科研工作者讲述嫦娥五号背后的故事—— 青春在燃烧,为了心中的奔月梦(3图)

发布时间:2020-11-26 15:41 | 来源: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26日 07 | 查看:1853次



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吊装场景。高杰摄/光明图片

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都鑫鑫摄/光明图片

航天科技人员在文昌发射场工作。高杰摄/光明图片

  【一线讲述】

  编者按

  11月24日4时30分,嫦娥五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它开启的,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抵达月球后挖取月壤,再带回地球。

  在这项万众瞩目而异常艰辛的任务背后,活跃着一群年轻科研工作者。他们用行动完成着习近平总书记“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的殷切嘱托,诠释着“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的真实意义。我们邀请其中多位代表讲述奋斗故事,致敬青春力量。

修建一架通往月球的天梯

  讲述人: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嫦娥五号探测器系统轨道器总体副主任设计师 禹志

  能参与探月三期这一国家重大工程,我感到非常荣幸。从立项论证开始,我经历了制定方案、研制初样、生产正样,一直到进入发射场后所有阶段的研制工作。看着嫦娥五号探测器从无到有,从报告变成图纸,再成为实物,就像看着一个孩子从孕育、出生到一点点长大,心中充满喜悦。

  11月17日,是器箭组合体转运的重要日子,我心情十分激动。经历了7年研制、3年贮存,可谓十年磨一剑,终于眼看着它即将发射了,那种心情,就像看着女儿出嫁一般。我有一个聪明漂亮的女儿,今年6岁。这次我在基地连续工作了140多天,其间女儿多次问:爸爸在发射场做什么,什么时候回来?我对女儿说:爸爸正在修建一架通往月球的天梯,等通过这座天梯,把月球上的土带回地球的时候,爸爸也就回家了。

  我负责的轨道器就像一辆太空摆渡车,它的运转关系到嫦娥五号任务全部11个阶段中的8个阶段。任务一开始,轨道器要将探测器组合体送往月球轨道,将着陆器上升器组合体这个“乘客”分离释放。等着陆器上升器组合体在月面采样完毕后,轨道器又将“变身”主动飞行器,与携带样品容器的上升器交会对接,并将样品容器从上升器平稳可靠地转移到返回器中。样品转移完成后,轨道器将上升器和对接舱分离,携带返回器重新回到地球。

  为了圆满完成地月往返运输任务,轨道器必须实现“重量轻,连得紧,分得开,抓得住,转得过,回得来”。它的型号比较特殊,由在北京的航天五院负责抓总研制,在上海完成总装和测试,之后再运往北京参加试验。我们经常在上海、北京两地来回奔波,有时在北京参加试验,一待就是三五个月。回上海后,又有大量工作要紧急处理,加班加点、披星戴月是家常便饭。不少同事年纪轻轻就满头白发,我们笑称他们为型号研制操碎了心。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给工程带来了很大挑战。为了保证型号工作,疫情最严重时,我们仍在严格防控的前提下每周乘坐班车赶往北京,一坐就是18个小时,一待至少一周。

  今年6月,正值工程繁忙阶段,北京疫情突然严重。为了保证型号顺利出厂,我们组织精兵强将20余人,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逆行而上,一直战斗到型号正式出厂。这20余人中只有一个女同事,危急时刻她挺身而出,堪称我们八院最美“嫦娥”。试验队全体队员以饱满的精神在发射场连续奋战140余天,完成了轨道器的最终状态设置,组成四器组合体并与运载火箭完成了对接。经过各项测试,轨道器状态良好,各项数据正常,向全国人民交出了一份优秀答卷。今后,我们将继续矢志奋斗、实干担当,全力以赴确保探月工程三期圆满收官。

争分夺秒,为梦想负重前行

  讲述人:航天科技集团一院15所长征五号火箭发射支持系统主管 孙振莲

  看到探月工程标志上的那双脚印,我感慨万千。长征五号于2006年立项,历经14年长途跋涉,中国航天走出的道路,正是中华民族一直在走的路——一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攀高峰的路。

  长征五号地面设备一次配套、多次使用,发射后需要进行检修和更新工作。遥一火箭、遥二火箭的恢复周期都是90多天。2020年要执行3次发射任务,任务流程2个月,留给地面恢复的周期只有1个多月,按照之前的经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必须提升地面发射支持系统短期快速恢复能力。我们型号队伍按照发射场技术流程,结合地面发射支持系统产品及海南极端天气特点,把工作项目、资源、人员细化到小时,最终将恢复周期压缩为35天,探索出了一套适用于发射支持系统短期快速恢复的流程优化模式。

  受疫情影响,今年工程推进期间资源、人员协调难度加大,火箭地面恢复团队经过千方百计努力,终于在发射前把全部资源协调到现场。成功发射的第二天,副总师贺建华就组织团队开始进行设备恢复工作,大家迎难而上、全力以赴,克服了各种困难。

  很多工作只能在室外进行,而海南的烈日、台风和暴雨常不请自来。为拼进度,防热涂层修复人员提出在不影响其他系统工作的前提下,白天插空干,晚上连续加班干。

  在室内进行恢复工作更是给大家带来了极大挑战:501厂房停电检修,没空调的厂房里温度近40度,湿度超过90%,工作服湿透了,被盐浸得白花花一片。

  支承臂主管设计人员徐铮患有肾结石,受疫情影响,没人能及时替换,他靠着吃止痛片扛过了一次次病情发作,直到完成工作才去医院就诊。

  在极短时间内队员们完成了规定项目的恢复更换工作。到现在为止,很多队员已在靶场待了10个多月。在这个和平年代,爱岗敬业就是航天人家国情怀的最好体现。点滴之水能汇聚成江河,每个平凡人的努力也能变成推动国家进步的力量,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早日实现。

“精打细算”,铺就探月之路

讲述人: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管 王正伟

  我从事财务和工程审计工作,是探月工程幕后千千万万航天人中的一员。一提到财务,大家都会好奇:探月工程到底花了多少钱?

  在经费管理方面,我们注重节约成本,通过科学计算、科学管理,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通过技术创新谋求效益最大化。

  举个例子:嫦娥二号是嫦娥一号的备份,嫦娥四号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按照常规,嫦娥一号和嫦娥三号发射成功后,如果备份不用就只能放进库房。为了避免资源浪费,我们充分利用备份产品,对嫦娥二号和嫦娥四号进行重新论证、调整任务目标,在保持探月工程总经费不超支的情况下,圆满完成了新的任务,并获得了丰硕成果。

  探月工程采用的经费管理模式是统筹使用、滚动管理。工程总体紧紧围绕工程研制任务,科学规划,适时调整年度计划和经费预算,保障任务顺利执行。例如,嫦娥5T,也就是嫦娥五号探路的再入返回试验器,在立项时计划做两次飞行试验,结果第一次试验就圆满成功。经过工程总体充分论证,工程领导小组慎重决策,决定不再进行第二次试验。节省下来的经费用到后续任务中,有效提高了经费使用效率。

  探月工程是体现中国力量的一件大事,但并不意味着在经费使用上粗放无度。嫦娥上天、采月壤返回,我们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同时也时刻谨记着:以“精打细算”铺就探月之路。

面对难题硬坎儿,信念从不衰减

  讲述人: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嫦娥五号探测器有效载荷分系统质量师 刘国才

  碧海云天,椰风习习。在这个美丽的季节,嫦娥五号腾空而起,将完成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的收官之作。我有幸参与了全流程产品研制,此时此刻,内心非常激动。

  探索浩瀚宇宙,一直是人类不懈追寻的梦想。嫦娥五号共有13台套重要科学载荷,由多家单位研制完成。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作为有效载荷总体单位,负责抓总落实。这些科学载荷将完成采样区现场就位科学探测、获取样品采样区月面图像和月球次表层结构信息等重要任务,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等问题的科学研究。

  回顾十年历程,初心不改。我们秉承“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十六字航天质量方针,针对载荷装备功能复杂、性能严苛、工作过程时间短、工况风险把控要求高等难点,不懈钻研求索、深化质量服务,全面完成了载荷研制过程的所有既定工作。

  面对难题硬坎儿,信念不衰。产品质量是设计出来、生产出来、管理出来的,每一个环节如同狭关要道,牵一发而动全身。质量问题归零更是摆在每个航天人面前的一道艰难“考题”,即使问题再难、熬夜再苦、身心再疲,也要归零彻底,不带任何隐患上天。

  在文昌发射场,我们载荷分系统年轻人约占9成,很多人刚有了孩子,还有的刚要了二孩。将近150天来,他们天天想念家人,但没有一位队员打过退堂鼓。我想,正是因为广大家属的默默支持,队员们才能安心执行在场任务。

  站在即将开启的“十四五”时期新起点上,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作为新一代航天人,我们将燃烧青春,为航天事业高质量发展奉献力量。

以“双想”模式保障试验需求

讲述人: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管 卢亮亮

  我是一名从事嫦娥四号任务总体设计和月球探测后续任务规划论证的系统工程师。在嫦娥五号发射任务中,我受命走上了总体协调和调度岗位。

  作为嫦娥五号任务青年突击队的一员,接到任务的那一刻,我立即感受到一份喜悦——虽然我没能处在设计岗位,但终于又能走进发射场,和探测器、火箭近距离接触,和昔日的战友们共同奋斗。

  嫦娥五号任务是目前我国航天系统中最复杂、受关注度最高的任务之一,状态多、人员多、需求多,给保障任务带来了很大挑战。如果把工程总师比喻成“厨师长”,那我的岗位就是“配送员”。每一天,我要清楚了解厨师长的当日需求,及时把最新鲜的食材送到位,不早、不晚;把需要的调料加工好,让一道大餐呈现最适宜的味道,不咸、不淡。为了保证工作质量,我把以往在系统设计工作中形成的“双想”思维模式运用到日常调度中——每天晚上先回想当天工作情况,及时做好总结;进而充分发挥对任务流程熟悉的优势,把后续多天的工作提前想清楚、安排好,尽力保障每一位试验队员的需求。

  我很享受这个新的工作角色。航天人历来是一个强有力的大团队,每个人在不同的岗位上默默努力,才能共同成就梦想,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建功立业。

从嫦娥三号到嫦娥五号,专注科研与创新

讲述人: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嫦娥五号探测器有效载荷分系统副主任设计师 王 雷

  2010年以来,我先后参与了嫦娥三号、嫦娥四号、火星探测任务、嫦娥五号等深空探测任务的有效载荷分系统总体工作,分别担任嫦娥四号有效载荷分系统主任设计师,火星探测任务和嫦娥五号有效载荷分系统副主任设计师,亲历了我国深空探测领域的多个第一次:嫦娥三号的首次月球软着陆及巡视勘测、嫦娥四号的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测、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这次,即将见证嫦娥五号任务首次采样返回,那必将是一个更加激动人心的时刻。

  有效载荷分系统是探测器执行科学探测任务的分系统,将完成获取月表形貌、月球浅层结构探测等科学任务,也可为采样和钻取提供技术支持。为实现这些目标,嫦娥五号有效载荷分系统共配置了7种有效载荷,比嫦娥四号的科学载荷性能指标有了一定提升。

  比如,嫦娥四号任务中的全景相机和红外成像光谱仪在月午期间不工作,而嫦娥五号任务需要载荷在月午期间工作。嫦娥五号全景相机在继承嫦娥四号成熟技术的基础上,针对月面高温进行了适应性设计,将工作温度上限提高了10摄氏度。在整个飞行过程中,全景相机转台要经历约±100摄氏度的温度变化,且须保证一定的指向精度。为此,研制团队进行了大量攻关、多次试验,保证了火工品起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为适应月面高温环境,月球矿物光谱分析仪采用国产自研的器件替代了原方案中的进口器件,有效提高了红外设备的高温适应能力,可在高温环境下获得有效的科学数据。

  嫦娥五号成功发射,是对我们专注科研攻关的最大回报。期待科学载荷获得更多的科学数据,进一步揭示月球的奥秘。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陈海波、王斯敏)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