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盐碱地变绿洲 ——记草学博士付金民

发布时间:2020-11-09 09:09 | 来源: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09日 01版 | 查看:591次

“从明年春天开始,这里不再是‘夏天水汪汪,冬春白茫茫,多长盐蓬草,鲜长棉和粮’的盐碱地了,而将变成一片翠绿的草品规模化种植示范基地。”10月27日,在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增鑫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冯鸿涛指着眼前400多亩种植的盐碱地对记者说。

  这里种植的狗牙根等耐盐草坪草和牧草,都是由合作社合伙人、鲁东大学侨界代表人士、滨海生态高等研究院付金民教授及团队培育的品种。目前,他们培育的优质耐盐草品种已在天津、河北、山东和江苏的8个地市实现了原土种植。

盐碱地上的家国情怀

  20世纪60年代,付金民跟随父母从山东菏泽农村来到黑龙江省绥化地区。从小割草放羊喂猪对农业怀有特别感情的他,高中毕业便选择报考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专业。4年后,他又以优秀成绩考入沈阳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我从小对家乡就有一种根的情节,这就像小草依恋培育自己生长的土地一样。”谈起过往经历付金民执着坚毅。1986年6月,他研究生毕业后选择应聘到山东农业大学任教。13年后,他因具备较好的教学科研潜质,被单位公派自费到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农学院留学深造,获得博士学位后在美作为博士后和研究助理继续从事草坪草逆境生理分子研究。

  “一个基因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一粒种子可以决定一个民族的未来。”在多次与中国同行专家研讨交流后,付金民对这句话的含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当他了解到中国还有5.5亿亩盐碱地,95%以上草坪草种子、50%优质牧草种子还需要进口等草种业现状后,2008年12月,他毅然决然地回到祖国,成为从海外回国从事草种质资源与分子育种研究为数不多的草学博士。

  在中国科学院从事草种质资源与分子育种研究的几年间,付金民的研究成果引起同行的广泛关注,许多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纷纷以优越条件和待遇向他抛出“橄榄枝”。

  “我的根在山东。山东是全国重度盐碱地大省。”付金民没有忘记他的根。然而在山东地域他又面临着一道多重选择题:有的是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有的单位许诺官职头衔,有的提供诱人的生活待遇和安家补贴。

  “我是做草种质资源与分子育种研究的,生活待遇、官职头衔对我的家庭生活和个人发展来说固然重要,但对我的研究来讲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尽管鲁东大学是一所省属普通高校,但是学校提供建设的30亩草种质资源与育种基地,对我来说十分宝贵。”付金民说,“有了育种基地,我的知识和才华才能得以施展,草种质资源就有了创制平台,大片大片的盐碱地才有希望变成一片片的绿洲。”

科研道路没有捷径可走

  “不在一线实地调查就不能真实获得草生长的第一手资料。”付金民把科研的每个环节都看得很重。按照草品种比较试验和国家区域试验要求,草品种试验基地要分设在多个省份和生态区,并且要定期对草参试材料进行生长特性调查。按说这样的调查可以委托相关方或相关人提供网络视频和图片来进行,但间隔2至3个月一次的两省四地的试验调查,他都是亲力亲为或带团队成员参加。

  “科研既需要严谨的工作作风,也离不开吃苦耐劳、开拓创新的精神。”付金民说。针对草种质资源保育与新品种培育周期长、培育成功率低的问题,他及团队创新研发的“草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从根本上提高了草品种的筛选时效。同时,他及团队主动瞄准世界草种业科技前沿,完成了狗牙根全基因组测序,突破了其遗传转化技术,为狗牙根等耐盐草分子育种提供了基因资源和平台。

  草种质资源收集是草育种的基础。为采集到优质的草种质资源材料,付金民及团队成员常常要南下海南、北上东北、东进沿海、西出新疆等地的崇山峻岭、戈壁滩涂,进行草种质材料的采集。有时为获得一份草种质资源,他和团队成员要跨越几千里、徒步几十里。目前,他及团队已经建立了山东最大、全国较有影响的草种质资源圃和数据库,收集了涵盖全球的野生草种质资源14个种类3250份,并获得了一批优质抗逆草种质材料。

  “付老师既是我们学科组的负责人,更是我们学科组的‘领头羊’和实干家。”这是鲁东大学滨海草种质资源与分子育种学科组8名博士成员对付金民的一致看法。他的助手邵安说:“付老师工作起来就是一个‘拼命三郎’,除了给学生上课外,白天只能在育种基地见到他忙碌的背影,晚上只有在实验室看到他伏案研究的身影,每天来得最早的和走得最晚的都是付老师。”

  “既然选择了草种质资源与育种这份事业,我就要在有限的时间里研究出更好更多的耐盐草品种来回报祖国和人民,让白茫茫的盐碱地早日披上翠翠的绿色。”付金民说。他对时间管控可谓有些“吝啬”,在工作安排上,已经没有了“上下班”和“节假日”的概念。工作忙的时候,赶上就餐时间他就去学校食堂吃点,否则就是吃包方便面了事。在外地的家人总被他执着的事业心所感动和折服,在理解的同时也给予了大力支持。现在,他们一家四口仍然生活在不同的3个城市,家人之间最多的聚会就是用手机视频,遇到节日或家人生日也就是简单的微信祝福或是送一件小礼物而已。

  见过付金民的师生或朋友经常会这样说:付老师你又晒黑了,白头发和鱼尾纹又多了。然而,时间在给他留下岁月痕迹的同时,也给他回报了累累硕果:发表SCI论文105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9项;培育的狗牙根‘鲁坪1号’耐盐草进入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培育的盐碱地生态修复用草结缕草申报了国家审定品种;以他为首席专家的“高抗盐绿化饲用草突破性新品种选育”获得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立项;他的滨海草业种质资源基地成为山东省滨海耐盐草业工程技术中心、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站、烟台市滨海草省级林木种质资源库……

把“笔墨”涂抹在盐碱地上

  “尽管这些年来我取得了很多的科研成果,但是真正让我感到欣慰的还是那篇写在盐碱地上的‘绿色篇章’。”付金民平时很少谈及他自己获得的科研成果,但他却乐于把更多的“笔墨”涂抹在那一片一片盐碱地上。

  由付金民及团队研发成功且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耐盐草狗牙根、结缕草等品种,在天津、河北、山东和江苏等8个地市盐碱地实现原土种植后,他及团队适时给予了技术跟进,不但及时了解草的生长状况,而且选择草的生长节点,前往各盐碱地对草品种的色泽、观赏性、均一性、密度、生长速度以及盐碱地修复效果等进行调查,对草的养护管理提出具体指导意见。

  不仅如此,付金民也时常关注着全国的其他草坪种植企业和农户,不厌其烦地为他们提供草坪种植及养护技术咨询与服务。江苏盐城、河南郑州等地的一些种植企业和用户在购买进口草坪种子时,往往因看不懂和不了解草坪品种生长特性而不知如何选择哪种草坪品种时,他会根据企业和用户需求介绍草坪品种选择方法和种植技术。今年9月,山东菏泽一企业种植的草坪发生了生长枯萎现象,他先是通过电话详细了解近期草坪养护管理情况,再通过网络视频观察草坪生长态势,之后每2~3天就跟踪问效一次,半个月后草坪就开始泛绿了。

  只要是与草有关的问题,付金民都给予热心相助。去年,山东一高校在建设体育场地时,遇到了使用人造草坪与使用天然草坪的“两难”选择问题。为此,他专门抽出时间,给该高校提供了一份有关使用人造草坪与使用天然草坪各项指标对比的报告,并依据建设单位资金投入情况和后期管理要求提出了使用方案。

  “付教授是我们公司聘请的技术顾问,他的建议和技术不但给我们带来了经济收益,而且还改善了我们的人居生活环境。”山东绿风农业集团董事长崔立华对记者说,在付金民的技术指导下,不仅公司牧草产量逐年增加,经济效益逐年提高,也加强了驻地的防沙防尘工作。在该公司的产业带动下,驻地部分村民依靠种植牧草脱贫走上了致富路。

  “高校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学科建设,开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活动。”鲁东大学党委书记徐东升说,“付金民教授回到自己的祖国专心研究中国自己的耐盐草种质资源,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一个中国普通知识分子的使命和初心,值得我们大力学习、褒奖和弘扬。”

  (本报记者 赵秋丽 本报通讯员 季文豪)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