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王”陆建新:见证“深圳速度”,刷新“中国高度”(图)

发布时间:2020-10-21 11:08 | 来源:科技日报 2020年10月20日 第05版 | 查看:1136次

国贸大厦、地王大厦、京基100、平安国际金融中心……38年来,陆建新参与建设的摩天大楼,创造“深圳速度”。图为陆建新在工地。

图片来源:中工网

新华社记者 孙 飞

  一座充满未来感的“天空之城”,正在深圳拔地而起。

  9月初,大疆全球总部基地项目“天空之城”正式封顶。这一项目以巨型钢架为支撑,塔身外侧6个超大“玻璃盒子”悬空高挂,“云端办公”将来不再是梦。

  这里凝结着陆建新和同事们的汗水。作为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华南大区总工程师,他与同事负责建筑的钢结构制造安装。

  “这个建筑设计独特,但由于楼体三边错层布置了悬挂层,有不同高度重心分布不均匀等特点,给施工带来很大难度。”陆建新说。为确保楼体结构稳定,陆建新带领团队反复模拟计算,最终采用新施工技术解决了难题。

  无人机在现场上空盘旋,“天空之城”封顶仪式在楼顶举行。从这里向外远眺,一幢幢建筑高低起伏。

  国贸大厦、地王大厦、京基100、平安国际金融中心……38年来,陆建新参与建设的摩天大楼,创造“深圳速度”,有的还是当时全国最高建筑,他带领团队将中国超高层钢结构施工技术推向世界一流水平,被称为“中国楼王”。

  1982年,怀揣着见识一下9层“高楼”的愿望,年仅18岁的陆建新从江苏老家来到深圳。

  彼时,陆建新把全部家当卸在了“竹楼宾馆”,带着测量仪就去了深圳国贸大厦的工地。他没想到的是,这栋建筑是他事业的起点,也是“深圳速度”的起点。

  “说是竹楼宾馆,其实就是用毛竹搭建的两层简易房。一个人走动,整个楼都嘎吱嘎吱响。台风一来,顶子就吹没了。”陆建新说,“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见证了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

  在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管理层几乎异口同声表示,按陆建新的能力和资历,早就应该进入公司的管理层,但他婉拒了很多机会,情愿“蹲守一线”,迎接技术挑战。“我是一名工程师”,这是陆建新给自己的定位。

  跟陆建新搭班子10年的欧阳仕青至今对一件事记忆犹新。

  “在深圳平安国际金融中心项目中,有技术人员发现塔吊旋转平台上的连接板有个裂缝,就用随身带的手机拍了张特写照片。团队判断并不会产生什么影响,谁知他看了感觉不踏实,觉得特写镜头没法看到整体情况,于是一个人爬上65米高的塔吊确认一番。”欧阳仕青说。

  站在约600米高的深圳平安国际金融中心顶楼观景台,陆建新指着周边的建筑充满自豪地说:“深圳的几十栋摩天大楼,有一大半都是我和我徒弟担任的钢结构项目经理。”

  在今年新冠疫情发生后,深圳市决定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要求,加快建设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二期工程应急院区项目。

  项目建设采用钢结构模块化建筑,工期仅有20天,陆建新和技术团队争分夺秒,三天三夜完成应急医院建造图纸,最终院区如期建成。目前,应急院区已投入使用。

  从一名普通测量员,到项目经理、总工程师,陆建新不断攀登一个个尖端技术高地,38年来辗转工作于国内外8个城市,参与的46项工程施工总高度约3600米。国内已封顶的7座100层以上钢结构摩天大楼,陆建新主持承建了其中4座,主持完成的11项成果经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参与完成的成果获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

  如今,向着“民生幸福标杆”城市建设目标,深圳的建设者们正从“深圳速度”不断拥抱“深圳温度”。他们用平凡的双手创造不平凡的梦想,深圳的未来也因他们而更加精彩。

  “企业正在推进转型升级,大量推进民生工程,比如学校、医院、保障房等装配式建筑,以及城市绿道、旧城改造项目等。”陆建新说,我们还重点关注新基建,如在深圳承建了6座智慧立体停车库,同时也开始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向进军。

  (据新华社)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