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20 19:24 | 来源:光明日报 2020年06月20日 01版 | 查看:863次
谭旭光(中)在工作中 资料照片
【光明访名家·聚焦给总书记写信的25位科技工作者】
习近平总书记给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的回信,引起社会各界的热议。在这25名科技工作者中,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谭旭光是唯一来自装备制造业的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谭旭光表示,收到总书记的回信非常激动,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制造业的脊梁,从业者要敢为人先,掌握核心科技,在全球科技竞争的正面战场,让“中国制造”这面旗帜高高飘扬。
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手中
“总书记勉励我们坚定创新自信,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没有人会给我们送奶酪,想从别人手里买来、讨来核心技术是不可能的。”谭旭光说。
谭旭光是20世纪60年代生人,高中刚毕业就进入潍柴成为一名技术工人,参与国家8V160坦克发动机项目的研制。在技术攻关一线的长期磨砺,谭旭光对科技创新有着深刻的理解:“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企业命脉,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1998年,曾经风光无限的潍柴,在市场经济浪潮的猛烈冲击下,一度濒临破产。37岁的谭旭光临危受命,他一面大刀阔斧搞改革,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一面狠抓技术创新,大胆提出将20世纪80年代引进的斯太尔发动机技术,从重型商用车领域扩大配套到工程机械领域。这一决策让潍柴迅速走出市场泥淖。
1999年,在国家基建投资的带动下,工程机械市场急剧升温。要把车用发动机装到工程机械上,并非易事。谭旭光带领技术人员走出办公室,深入市场一线,重新设计改造,最终成功把原本重卡使用的斯太尔WD615发动机安装到50装载机上,彻底打破了外资品牌对中国工程机械市场的技术垄断。以此发端,谭旭光带领潍柴开启了学习—创新—打破垄断—逆袭领跑的核心技术攻坚克难之旅。
带领企业向世界一流迈进
高端大功率发动机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一个主要瓶颈。为解决我国汽车工业“缺重”的困境,国家决定引进奥地利斯太尔重型汽车技术,潍柴承担了其中的发动机项目。但是谭旭光不想只吃技术引进的饭,因为真正先进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2003年起,他主导开发了我国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WP10/12系列蓝擎重型高速柴油机。在当时全球主流企业普遍采用单体泵或泵喷嘴技术路线的情况下,他坚定地采用了高压共轨技术。该路线已成为当今全球柴油机行业主导技术路线。
在成功开发蓝擎的基础上,2005年谭旭光带领潍柴攻克了重型高速柴油机及动力总成关键技术国际性难题,彻底改变了我国缺少重型动力总成核心技术的被动局面,为我国自主品牌商用车占据99%的绝对市场份额作出了突出贡献。2019年1月8日,谭旭光作为第一完成人的“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山东重工旗下,重卡领域有陕汽重卡、中国重汽,这两家相加排名全球第三,但是要成为世界一流重卡企业绝不是简单的数量相加。”谭旭光说,“要强大必须拥有世界上公认的、别人拿不走的、行业依赖我们的核心技术,这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开放大门整合全球资源搞创新
谭旭光见证参与了中国汽车及装备制造业40年发展巨变,与其说他是一名企业家,不如说他是“产业科学家”。他带领潍柴高速发展的背后,就是不断推动中国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核心技术迭代升级的艰难历程。
“新科技的技术复杂度和投资强度是现在任何单一企业难以承担的。”谭旭光将潍柴的创新思路归纳为“三不”原则:“不关门”——以开放姿态整合世界资源;“不排斥”——链合国内外先进技术开展自主品牌的建设;“不违反”——遵守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
围绕补短板调结构,谭旭光聚焦核心技术,整合全球资源,主导潍柴先后整合多家海外企业,通过技术引进吸收创新,掌握了高端液压、大缸径高速发动机等关键技术,并基于动力总成一体化商业模式,在行业内率先打造了液压动力总成、农业装备CVT动力总成、新能源动力总成。上述技术,都是高端装备、现代农业、新能源汽车等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眼下,站在行业大变革的风口,潍柴不仅在传统发动机领域推动技术升级,还积极布局新能源、智能驾驶、车联网、电控、软件开发等前沿领域。“大变革时代拼的就是核心科技。”谭旭光说,潍柴人永远不会忘记总书记的嘱托,心无旁骛攻主业,围绕主业做强做大,以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在新一轮变革中,继续创造民族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潍柴速度”。
(本报记者 赵秋丽 本报通讯员 梁时英)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