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明:关心畜禽“住宿”条件的人(图)

发布时间:2019-12-30 21:01 | 来源:科技日报 2019年12月30日 第05版 | 查看:680次

本报记者 唐 婷

李保明供图

爱国情 奋斗者

  行走在乡间,对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李保明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最令他流连的,不是山村的景色,而是一间间鸡舍、猪舍。行走其间,他时常琢磨着如何才能给这些畜禽打造更宜居的“家”。

  多年来,指导各地农户科学养殖畜禽的同时,他还致力于把各种新理念和新方式传播到一线。

  在农业建筑与环境工程领域作出的贡献,让他站在了美国农业与生物工程师学会(ASABE)国际学术年会颁奖典礼上。

  隆冬时节,在中国农业大学北门内的一幢小楼里,科技日报记者如约见到了2019年度ASABE亨利·吉斯建筑与环境奖获得者——李保明。他也是该奖项设立60年来,首位来自亚洲的获奖学者。

  健康是衡量福利养殖的标准

  畜禽健康环境与福利养殖是李保明长期研究的领域之一。对公众而言,福利养殖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

  “所谓动物福利,强调的是动物的生活环境是否满足其自然需求。”李保明介绍道,动物福利理念的提出,最早是出于防止虐待动物的考量。渐渐地,这一理念被延伸到农场动物范畴,主要用于评价其生活状态。比如,它们的饮食是否充足,是否受到惊吓、伤害,有没有病痛等等。

  强调动物福利,是否意味着农场要采取散养的模式?在李保明看来,确保动物健康,才是衡量福利养殖的重要标准,并不在于是否放养。如果只是一家一户散养几只畜禽,问题还不大;而在规模化养殖中,散养中的各种不可控因素,会给动物带来患病风险。

  散养模式下,农场动物的生存环境,包括温度、湿度等在内,都难以得到控制。温度的急剧变化,会影响动物的健康。如果动物总是处于应激的状态下,抵抗力会下降,容易患病。此外,动物四处排便,粪尿难以收集,雨天粪水到处流淌,就容易导致细菌、疾病的传播。

  “如果健康都得不到保障,也就谈不上动物福利,一旦生病,还需要给动物用药。而养殖中如果大量使用抗生素,也会给人类食品安全带来隐患。”李保明指出,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改善畜禽舍建筑设计和环境控制,提供健康的养殖环境,以提升动物福利、降低抗生素的使用、确保食品源头安全,才是真正的福利养殖。

  在李保明等专家的推动下,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国内外多所高校成立了动物环境与福利国际研究中心(IRCAEW)。该中心每两年举办一次动物环境与福利化养殖国际研讨会,深入交流该领域国际前沿的研究成果,以及当前和未来的产业需求、畜禽场精细化管理技术等。

  “我们会邀请国际最前沿的专家来中国介绍福利养殖技术的最新进展,推动相关技术在中国的应用。”李保明介绍道,以蛋鸡养殖为例,国外采用先进的福利养殖技术,可以实现在不用抗生素的情况下,提高蛋鸡产蛋率,从以前的500天产蛋300枚,提升到700天产蛋500枚。

  探索规模化畜禽养殖新模式

  上世纪60年代,在浙江农村长大的李保明,对当时农副产品供应紧张的情形有着深刻的记忆。

  “1979年,我考上了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农业建筑与环境工程专业。入学后我才知道,这个专业是学校新开设的,在国内也是首个,主要为发展设施农业,保障‘菜篮子’产品安全供应培养人才。”李保明回忆道。

  弹指一挥间。当年,那个希望通过学习农业机械化知识、将来为农村做点实事的年轻人,如今已成长为设施农业领域的资深专家。多年来,李保明带领团队,在规模化畜禽养殖方面不断探索创新,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题。

  和国际同行交流合作中,李保明逐渐意识到,国外在设施农业方面的先进技术理念固然值得借鉴,但不同国家间的自然禀赋、生产条件不同,简单照搬国外经验未必适应本土的情况。

  “比如,欧洲一些国家全年温差较小,环境控制容易实现。我国则冬冷夏热,全年温差较大,春秋又不断受到冷空气的干扰,在这样的条件下,常规的环境控制措施很难达到国外的生产要求。”李保明指出。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李保明团队进行了“规模化养猪舍饲散养清洁生产新工艺及配套设备”等课题的研究。基于研究,该团队提出动物适当运动与局部环境控制相结合的生产方式。在猪舍中,对猪的吃喝、睡觉、排泄之处进行分区,使得猪能够适当运动,并着重控制睡觉区域的温度。

  据介绍,该项研究曾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李保明团队研究的规模化猪场和农户养猪两种模式的生产方式及配套设备已经在全国十几个省市推广应用。

  在李保明看来,通过养殖方式的改变,可以提高动物自身的抵抗力,进而减少疫病和提高畜产品质量。同时,养殖方式的改变,也促进了相关养殖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小鸡蛋推动扶贫大事业

  作为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生产和环境控制功能研究室主任,李保明格外关注蛋鸡产业技术的发展。

  “鸡舍环境好,鸡才能养得好。”这是李保明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为了给蛋鸡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他带领团队对国内鸡舍温度、湿度、空气成分以及气流速度等因素开展了持续的调研。

  他们发现,很多鸡舍在布局规划时对当地主导风向和场区水流等问题考虑较少。鸡舍内高浓度的悬浮尘和有害气体会影响鸡群健康,改善鸡舍通风条件是当务之急。对此,他们提出了规模鸡场生物安全工程防控的理念与相关技术。

  “我们探明了鸡舍气流组织的空间分布变化规律,首创了无通风死区、整舍均匀气流的纵向通风气流组织理论与设计方法,保障了高密度养鸡所需的大量新鲜空气的有效供给。”李保明介绍道。

  不仅需要新鲜空气,鸡舍内的温度调控也很重要。李保明团队针对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分析研判了我国10个典型气候区域连续30年的夏季实时气象数据,研发了湿帘降温调控技术,有效解决了夏季炎热地区进行规模化养鸡的技术难题,并根据北方地区气候特点加以改进,使得该项技术得到更大范围应用。

  据介绍,李保明团队研发的纵向通风和湿帘降温调控技术,在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规模鸡场得到应用,成为标准化规模养鸡场的标配技术,推动了现代标准化规模养鸡的发展。

  在专注科研的同时,李保明特别希望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研发成果能在精准扶贫中发力,帮助一些贫困地区实现脱贫致富。从大别山腹地的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到内蒙古卓资县、云南德宏州、西藏尼木县,许多地方都留下他开展技术帮扶的足迹。

  为帮助一些地区实现脱贫,国务院扶贫办等发起了“金鸡产业扶贫计划”。“我参与了其中的一些项目,很高兴看到我们的技术能在扶贫中发挥一些实实在在的支撑作用。鸡蛋虽小,项目进展顺利的话,确实能帮助不少农民摆脱贫困。”李保明说。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