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中平:扎根青海三十年 誓把种菜“洼地”变“高地” (图)

发布时间:2019-12-30 20:59 | 来源:科技日报 2019年12月30日 第05版 | 查看:959次

新华社记者 周喆

杜中平(左)在田间指导农民种植蔬菜杜中平供图

周一有约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海省,历史上曾是蔬菜生产的“洼地”。

  上世纪80年代末,青海省东部地区开始发展蔬菜产业,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研究员杜中平,也是从那时开始了他的高原种菜梦,誓要把这块种菜“洼地”变“高地”。

  推新品 探索高效栽培新路径

  地处河湟谷地,气候条件相对较好,富硒土壤丰富……杜中平选择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为“试验地”,频频下乡,将书本上的知识、实验室的成果转化到农田。

  2018年,51岁的杜中平受组织选派,全身心投入到高原种菜产业,支援平安区白沈沟富硒果蔬种植示范园建设。

  “我熟悉平安区农田的水土光热条件,也深知种菜难的根本原因。”杜中平说,一是种植技术落后,川水地大水漫灌,旱地靠天吃饭;二是农业防寒防病能力弱,盲目施肥用药污染了土壤。

  杜中平从绿色、有机、无公害等关键点入手,探索产学研结合、示范带动的种菜新路径。

  杜中平给村民算了一笔账:相比传统蔬菜,西葫芦、番茄等特色果蔬品质好、抗病害,整体产量高20%至25%;“水肥一体化”将水和肥料混合,通过管道输送到作物根部,节肥率为25%,节水率高达50%,还能节省一半的劳动时间。

  传播知识之外,杜中平还常常去到田间地头,撸起胳膊领着乡亲们干。“很多道理光靠说不行,还得身体力行。”这是杜中平常挂在嘴边的话。

  在杜中平的带动下,从过去只种白菜、洋芋、萝卜“老三样”,到现在种植“红宝石”番茄、“博耐35B”黄瓜等10个新品种,科技示范户王丙德率先实践,带动村里70多户农民成为新品种以及“水肥一体化”高效栽培的跟随者。

  “新品种增产明显,口感好,成了市场的香饽饽。12亩地种了3个大棚,一年四季产出新鲜蔬菜近5万公斤,去年收入10万元。”王丙德说。

  传帮带 科学防治病虫害

  为传授栽培和绿色防治技术,杜中平在田间地头开起了培训班,阳光在他的脸上烙上高原特有的黝黑。

  讲好这堂科普课,着实不易。上课前,杜中平要花费很多时间琢磨怎么才能用浅显的语言,把复杂的农业种植知识和技术给乡亲们讲明白。为了让授课内容更加生动,他还找了很多实验器材。

  听课的村民们说,杜中平讲课深入浅出,经常会拿出一些“新鲜玩意”边讲边演示,“比如我们看到硫磺蒸发器觉得很新奇,听得就很认真”。

  在村民眼里,杜中平为人正派、求真务实、不计较个人得失。每逢秋末早冬等病虫害高发期,杜中平四处奔走,义务上门为有需求的农户们提供会诊防治服务。杜中平说,自己的手机几乎从不关机,怕有需求的农户找不到他,最多的时候一天内他曾接到10多个求助电话。

  2019年初,菜农沈春家中黄瓜发生病害。面对枯黄萎缩、长满霉层的叶片,束手无策的她拨通了杜中平的电话。

  “当时,我给出的诊断是霜霉病,建议科学用药,通过高温闷棚等方法抑制病菌。”经杜中平一周的“对症下药”,沈春家黄瓜霜霉病害得到有效控制,减产损失降低了40%。

  在杜中平指导下,当地农户初步掌握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治技术,“求医问药”的电话越来越少,但杜中平仍坚持手机24小时开机,时刻注意查看来电。“怕漏掉群众的电话,习惯养成就改不了。”杜中平笑着说。

  上规模 建设现代农业基地

  目前,示范园扩大到白家村、沈家村等4个行政村,共建成高标准蔬菜大棚1512栋,引进种植西葫芦、辣椒等特色品种1512亩,每亩产量最高可达1万公斤,2018年已实现总产量1.63万吨,经济效益3000余万元,解决就业5680人(次)。

  2019年4月,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与示范园签约,启动“智能型设施蔬菜高效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从温室研制、绿色防病、智能管理等方面建设集特色蔬菜生产、科技研发一体的现代农业基地,这正是杜中平和一批批科技人员努力的成果。

  村民们回忆,在示范园总能见到“杜老师”忙前忙后察看蔬菜长势的身影。冬日天寒地冻、积雪犹存,村民忧心蔬菜能否顺利越冬,杜中平鼓励他们:“蔬菜在寒冬中积蓄生命,是来年长势旺盛的预兆!”

  30年前参加工作之初,杜中平许下心愿:“希望高原人的菜篮子越来越丰富,农民群众日子越过越火红。”如今,这个心愿如他曾挥洒汗水播下的种子,结成了颗粒饱满的果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