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1-29 11:17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11月29日 01 版 | 查看:602次
兰新铁路纵横大漠戈壁,但在穿行新疆“百里风区”时,常带给人们噩梦般经历。这段长123公里的区间,位于全球内陆风力最为强劲的地区——这里的实测风速最大可达60米/秒,一年中八级以上的肆虐风沙超过百天。
在如此恶劣的气候条件下,确保铁道接触网安全可靠运行,成为接触网工程设计的关键,也被视为铁路建设史上的一个世界性技术难题。
既无前车之鉴,更无规范可循。中国铁建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组织接触网专业技术骨干成立科研课题组,开始防风技术研究。这是张学武直面挑战的第一站。
现年35岁的张学武,是国家优质工程奖突出贡献者、集团公司科技重大专项负责人。10年来,他对待工作“一网情深”,从实习生成长为“一所之长”,走出了别样的精彩人生。
参加防风技术研究时,张学武刚工作两年。他承担起项目专业设计负责人的重任,投入到兰新第二双线新疆段的设计及科研工作中。
为获得现场数据,当大风卷着沙石呼啸袭来时,队员们忍受着迎面扑来的风沙,握紧三脚架,有的则躲在车后伺机拍摄现场状态。野外作业总是格外艰辛,他们踩着深及大腿的积雪,“连滚带爬”一走就是数公里;顶着戈壁滩烈日下四五十摄氏度的酷暑高温,现场踏勘是家常便饭。为抓紧列车停运的“天窗期”作业,队友们常常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低温里,一干就是一整夜。
在张学武的带领下,团队最终顺利提出了接触网防风研究方法和成套的设计技术,形成国内首个风区行业标准,填补了我国风区接触网标准规范的空白,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这次成功给“爱啃硬骨头”的张学武增添了自主创新的底气。2013年,中国高铁建设进入高潮期,对接触网设计建造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当时,高铁接触网腕臂及吊弦等悬挂设备的精细化程度,是在“毫米”级别进行度量——这样的预配计算技术,被国外企业“垄断”把持。
为克服这项“卡脖子”难题,张学武组建攻关团队。他和大家都憋着一口气,决心拿下这项关键技术。
“课题组没有盲目从眼前的具体问题开始,而是花费大量时间,打磨整个预配体系的系统架构。”张学武说,攻坚开始不久,就遇到了瓶颈。根据各自负责的子系统研发要求,团队成员展开了“头脑风暴”行动。
那段时间,带着一股破釜沉舟的勇气,在张学武的带领下,大家挤进一间小屋集中办公,饿了吃盒饭,困了在椅子上蜷一蜷,常常干到凌晨才休息。“都是年轻人,干劲大。有谁想到新点子,立马喊出来,大家兴奋地争论、碰撞,火花四射……”
随着“头脑风暴”的深入,一个个拦路虎被打掉了,这伙年轻人愈发兴奋起来。5天后,房门打开了,整体思路体系脱颖而出。
紧接着,步入研发、应用阶段,整个过程像一部精密的仪器,环环相扣。很多好想法、新点子不断被采纳、提炼,系统整体的架构及各子系统的实施方式愈加清晰、完善。
仅用3个月时间,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兼容国铁、地铁、城际铁路等各种类型,并可根据特殊结构进行扩展的接触网预配体系构建完成,继而在高铁接触网建设中大展身手。
这一项目,使得该公司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同时拥有接触网腕臂及吊弦预配专利技术的单位。技术的落地,为施工企业大大节省了施工成本、缩短了工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张学武担任所长的接触网所,年轻人占了三分之二。为营造创新氛围、帮助年轻人快速成长,张学武主导创建了“一网情深”创新工作室,使之成为年轻人技术成长进步的“孵化器”。
在接触网所,成员申请到的科研项目由创新工作室统一管理,年轻成员各展所长,组建科研攻关小组。定期的工作室例会,是给大家提供新技术、新思想、新信息的平台,年轻人共聚一堂,交流困惑、磨出新点子,碰撞出创新火花。
最近,一场数据挖掘技术的系列学习正在接触网所展开。大数据方面的英文原版教材,大家每人分一章,自学并译成中文后,轮流为其他成员展开培训。“这样的方式,既快速提高了全员技术水平、学习效率,还锻炼了英语和口头表达能力。”年轻人感觉收获不小。
一大批年轻的科技工作者,正从创新工作室成长起来。在张学武的带领下,近两年来,“一网情深”创新工作室获得的各级科技进步奖项达到18项,其中一等奖8项。从2016年至今,获得发明专利授权6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6项。创新工作室还获得“陕西省职工创新工作室”称号。
“青年成长最关键的是要脚踏实地,有跑‘马拉松’的心态,在重大项目、重点工程中历练、提高。”在张学武看来,青年科研工作者要在更高层面上认识创新的意义,还要放眼世界舞台,与国际同行同台竞技。“更要具备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个人成长才会与祖国发展同频共振”。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孙海华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