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0-15 12:01 | 来源:西安日报 2015年9月22日 第04版 | 查看:2732次
朱显谟,土壤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陕西省土壤学会名誉理事长、水利部顾问。
■记者 张潇 实习生 聂菁
2014年 9月10日,我国著名土壤学、水土保持学专家、中科院院士朱显谟先生百岁华诞庆祝会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战略研讨会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举行;中科院院长白春礼院士从北京发来贺信:朱老是国内外享有崇高声誉的杰出科学家、教育家,朱老以精深的学术造诣、高尚的为人风范、真挚的爱国情怀,勉励青年,提携后学,令人敬佩,不愧是学界泰斗、一代宗师。
励志为农学奋斗
1915年12月4日,朱显谟出生于上海崇明农村,朱显谟从小除了求学,假期不得不从事农业劳作,不发达的农业劳作的艰辛,让他幼小的心中形成了用知识改变落后生产现状的理想。中学毕业后,他毅然考取中央大学农业化学系,在大学后期选择了土壤肥料专业,从此一生投入到改良土壤的使命中。
在早期的研究中,朱显谟就提出华南红壤主要是古土壤和红色风化壳的残留以及红色洪积冲积物的堆积,而不是当时流行的现代生物气候地带性土壤的观点;并从土壤侵蚀和沉积学角度,以及华南不同时期玄武岩红色风化壳特征对比中获得证明;后又从风化、成壤过程的实质研究以及成土、成壤绝对和相对年龄方面加以确证,并认为“红壤类”物质绝非流行观点所认为的“死亡的寂静”,在现代科技条件下,可以凭借改土壤肥等措施,使它们起死回生。事实上,这些论点曾在学术界引起过轩然大波,对朱显谟的生活也有过影响,但他坚持自己的观点。 1987年,他的论文《中国南方的红土与红色风化壳》受到了专家的重视。他提出的红壤改良方法,也在建国后被政府大力倡导,在赣州进行了大规模推广。
一生盼望“黄河清”
治黄,是历朝历代的大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为什么会如此严重?朱显谟曾表示:就是降雨强度大大超过了渗透能力。因此,防止水土流失、实现“黄河流碧水”的方略,是保护和增进土壤渗透性能,促使全部降水就地人渗到土壤中去。
上世纪80年代,在累积40余年黄土高原土壤侵蚀规律认识与水土保持等科学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朱显谟提出了著名的“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全部降水就地入渗拦蓄,米粮下川上塬、林果下沟上岔、草灌上坡下坬。这是根据对黄土沉降方式形成的黄土颗粒为“点棱接触支架式多孔结构”的特殊的黄土剖面土壤构型与黄土高原土壤侵蚀规律,以及群众的生产实践提出的。这“28字”已被无定河、延河流域治理和国家科技攻关任务的综合治理试验示范区广泛采用,受到国务院领导的重视,并被水利部水土保持司采纳。
朱显谟曾在88岁高龄时表示:“倘若一切顺利,不再出现反复,像我这样年近古稀的人,也许还能看到‘黄河流碧水’呢!”
“目前,经过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草)等工程,黄土高原基本变绿,黄河流失土壤泥沙由13亿吨减少为3亿多吨,依据国内外研究黄河流量与泥沙运送量的平衡值为8亿吨来讲,黄河正在变清,先生的梦正在实现。”朱显谟的学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吴普特如此表示。 (图片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提供)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