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2-07 06:54 | 来源:新浪网 2010年01月12日 06:42 | 查看:802次
孙家栋院士在工作中一丝不苟。新华社 图
从攻克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到担当探月工程的总设计师,一生致力于航天业
早报记者 吴玉蓉
孙家栋
辽宁省瓦房店市人,1929年生,中共党员,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中科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现任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国家航天局特别顾问、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
2009年3月3日,孙家栋80华诞。当时还健在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专门写了贺信:“您是我当年十分欣赏的一位年轻人,听说您今年都80大寿了,我要向您表示衷心地祝贺……”
孙家栋的名字,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密切相连——他是我国航天事业领域杰出的科学家,他见证了我国航天领域的多个第一;作为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他与栾恩杰、欧阳自远三人被誉为“黄金组合”,是探月工程的“三驾马车”。
昨天,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庞之浩对早报记者说:“我们的老院长,他不仅是探月工程,还是我国航天事业很多重大项目工程的总负责人,他对我国航天事业的贡献,非常大!非常大!”据庞之浩介绍,孙家栋曾担任过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
昨天接受早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均表示,尽管孙家栋是“大领导”,但他非常谦和,平易近人,而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攻克第一颗人造卫星
孙家栋最初与中国航天事业结缘,可谓“机缘巧合”。
18岁时,孙家栋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学习俄语,当时他最大的愿望是成为一名土木建筑系学生,将来可以修大桥。此时,哈工大增设汽车专业,他便转入了汽车系。还没碰上汽车,新中国开始组建空军,品学兼优的孙家栋作为急需的俄语翻译人才被选送入伍。
1951年,孙家栋和另外29名军人被派往苏联茹科夫斯基工程学院,学习飞机发动机专业。在苏联的5个学年中,孙家栋的功课门门都是5分,毕业时还获得了一枚珍贵的金奖章,这在中国留学生中屈指可数。回国后,孙家栋进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导弹总体设计部,他以为这辈子很可能要从事导弹研制了。
1967年,中央决定组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任院长。钱学森亲自点将,聂荣臻亲自批准,孙家栋被委以重任,负责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体设计工作。从此,孙家栋走上了航天之路,再没有离开过。“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他是总负责人。通信卫星、气象卫星、中国探月工程、北斗卫星导航工程,他都是总负责人之一。”庞之浩向早报记者介绍说,孙家栋的人生与中国航天发展中的多个第一密切相连,他对中国航天事业的贡献巨大。
领衔探月工程设计
在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后,一直处于空白的深空探测活动被提上了议事日程。2004年,中国正式开始实施月球探测工程。时已75岁的孙家栋再次被委以重任,担当探月工程的总设计师,和栾恩杰、欧阳自远并称为探月工程的“三驾马车”。
2007年10月24日,“嫦娥”奔月的一刻终于来临。尽管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但却是中国卫星达到的最远距离。经过一年多的在轨运行,“嫦娥一号”超额完成了各项既定任务。
昨天,嫦娥一号卫星副总设计师孙辉先对早报记者介绍说,在嫦娥奔月之前,他和孙家栋有一些见面交流。“他资格老,是个大领导,大家都非常尊重他。他也能听取别人的意见,但在大事上非常果断,该定的时候绝不含糊。”
早报记者昨天还从国家航天局了解到,探月二期工程(包括“嫦娥二号”和“嫦娥三号”任务)经过各系统的努力,各项工作总体进展顺利。目前,“嫦娥二号”任务各系统已基本完成产品研制,卫星正在进行总装测试,预计于2010年底发射升空执行试验任务。“嫦娥三号”任务主要关键技术已经突破,完成了方案阶段研制工作,目前已正式转入初样研制阶段。
孙辉先告诉记者,由于孙家栋自己的要求,在探月二期工程中他将不再担任探月一期中的“总工程师”,而是出任高级顾问。
据了解,在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100个航天飞行器中,孙家栋担任技术负责人、总师或工程总师的就有34个,在他领导下所发射的卫星奇迹般地占整个中国航天飞行器的三分之一。
一辈子离不开航天爱好
在孙家栋取得辉煌成就的背后,有一个人一直在默默地支持着他,那就是他的妻子魏素萍。
1999年,孙家栋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时,回家后即把奖章为妻子挂上,他认为奖章有妻子一半的功劳。
如今,这对耄耋之年的老人已携手走过“金婚”。但孙家栋仍像一颗卫星一样旋转不停。他说:“搞了一辈子航天,航天已经像我的‘爱好’一样,这辈子都不会离开了。”
(责任编辑:吴雄)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