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2-09 09:39 | 来源:第一财经网 2010年01月12日 07:34 | 查看:1930次
摄影/章轲
CBN记者 许可新
编者按:
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由两位80多岁的院士谷超豪、孙家栋获得,奖金500万元。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历届获奖者分别为:2000年,吴文俊、袁隆平;2001年,王选、黄昆;2002年,金怡濂;2003年,刘东生、王永志;2004年空缺;2005年,叶笃正、吴孟超;2006年,李振声;2007年,闵恩泽、吴征镒;2008年,王忠诚、徐光宪,2009年,孙家栋、谷超豪。
2009年度国家科技奖的名录上,4名工人农民摘得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他们分别是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王康健、江苏省电力公司泰州供电公司的许杏桃和天津富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郭玉富、河南平安种业有限公司的吕平安。
截止到2009年,共有14名来自基层的普通工人农民获得国家科技奖励。
2009年4月15日,刚刚过完80大寿的孙家栋,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再次指挥并见证了卫星发射成功。
这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100颗航天飞行器,其中孙家栋担任技术负责人、总师或工程总师的就有34颗,超过三分之一。
这三十多颗“星”中,有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有第一颗科学实验卫星、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也有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静止轨道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以及刚刚在去年圆满完成探月任务的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
带着这沉甸甸的履历,昨日上午,81岁高龄的孙家栋站在人民大会堂主席台上,接受了胡锦涛总书记颁发的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证书。
10年前的1999年9月18日,同样是在人民大会堂,挂在孙家栋胸前的,则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上大学只想修大桥
这位中国“卫星之父”的“登天”之路,却完全出于偶然。
上世纪40年代末,18岁的孙家栋带着憧憬从辽宁复县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学习俄语时,他最大的愿望不过是想成为一名土木建筑系的学生,将来可以去修大桥。
偏偏当时哈工大增设了汽车专业。那个年代,汽车还带着一种神秘色彩,似乎比修大桥更有意思,孙家栋选择了汽车系。
但还没去造汽车,新中国开始组建空军,品学兼优的孙家栋作为当时国家急需的俄语翻译人才,被选送入伍,修大桥只能永远留在孙家栋年少的梦中了。
1951年,孙家栋一行30人被国家派往苏联茹柯夫斯基工程学院学习飞机制造。那段留学生活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国家不惜代价培养我们,我们学习也十分用功,每晚看完新闻后就一直攻读到次日凌晨2点。我的记忆力很好,一门功课的七八章内容,几天时间就能从头背到尾,考试时拿到试卷便能一气呵成。”孙家栋后来回忆说。
茹柯夫斯基工程学院有一个传统:考试全部获得满分5分的学生,照片会被挂在学校一进门的地方,一学年后如果能继续保持,便把照片往上挪,越往上人数越少,照片也越大。毕业时如果能在其上保留一张大照片,便可获得一枚印有斯大林头像的金奖章。
1958年,孙家栋就带着这样一枚金质奖章回到了祖国。
钱学森点将
就在孙家栋回国前一年,一列从莫斯科出发的专列抵达北京,车上载有苏联送给中国的一份“厚礼”——两发P-2近程导弹。
历史是这样富有戏剧性。200年前,中国的康熙皇帝送给俄国沙皇两箱中国的古代火箭。
归国后不久,孙家栋没有去制造飞机,而是完成了人生的第一个转型——进入国防部,从仿制苏联P-2导弹到国产东风导弹的研制工作,他把所有的智慧和精力都倾注其中。
一毕业就从事导弹研制,孙家栋以为自己这辈子可能就搞导弹了,却没想到,不久之后,他会与卫星结下不解之缘。
1967年建军节前的一个下午,正满头大汗地趴在火箭图纸上搞设计的孙家栋,突然得到通知,中央为确保第一颗人造卫星顺利升空,组建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由钱学森任院长。
而钱学森向时任国防科委主任的聂荣臻推荐了孙家栋,就这样,38岁的孙家栋成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技术总负责人。
孙家栋很快就展现出了自己的战略眼光。根据实际情况,孙家栋对原来的卫星方案进行了大胆的简化。他说服一些老专家,去掉了原设计方案中的卫星探测功能,先用最短的时间实现卫星上天,在此基础上,再发射有功能的卫星。
1970年4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从戈壁大漠腾空而起,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航天人”变身“生意人”
1985年10月,中国政府宣布,中国的运载火箭将投入国际市场,承担国外卫星发射业务。这一消息,震动了国际航天界,要知道,在当时,美国和欧洲垄断着国际卫星发射市场。
1986年世界航天界的4次大爆炸,使欧美诸国的发射服务陷入低谷,却为中国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难得的良机。
发射外星,是带有商业性质的国际间技术合作,孙家栋这位“航天人”担当起了“生意人”的角色。
1988年,香港亚洲卫星公司购买了美国休斯公司生产的通信卫星,起名“亚洲一号卫星”,并准备让中国的“长征三号”火箭将其送入太空。
但卫星要从大洋彼岸运到中国,必须有美国政府发放的出境许可证。争取许可证的使命便落到了孙家栋的肩上。
那年10月,孙家栋在北京与美国签订了2个协议备忘录。但因双方在若干国际贸易问题上仍存较大分歧而未达成最终协议。11月第二轮会谈,谈判桌从北京搬到了华盛顿。时任航天部副部长的孙家栋作为代表团团长再次领命出征。
面对拥有多年外交经验的美国对手,孙家栋逐字逐句地反复推敲着谈判稿,坚决反驳“中国发射外星扰乱国际商业发射市场”的论调,并抓住美国人急于在圣诞前夕与家人出外度假的心理,制定了“拖住不放”的战术,最终成功签署了协议。
1990年4月7日,“亚星”升空,其入轨精度是休斯公司31颗同类卫星中最高的。中国航天事业完成了向国际卫星商业发射的漂亮转身。
孙家栋也在“转身”
2004年,中国正式启动探月工程。75岁的孙家栋再次披挂上阵,担任总设计师。3年后,“嫦娥一号”飞向38万公里外的月球,并顺利完成了绕月飞行。
现在,已是耄耋之年的孙家栋仍像一颗卫星一样旋转不停。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许多技术决策、指挥和协调工作仍然压在他的肩上。
熟悉孙家栋的人都称呼他“孙部长”或“孙总”,很少有人称他“孙老”。大家说,因为他一点也不老,精力比年轻人还充沛。
孙家栋档案
1929年4月出生
辽宁省瓦房店市人
1958年毕业于苏联茹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飞机设计专业
历任国防部五院一分院设计部研究室主任、七机部五院院长、航空航天部副部长、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委主任等职
现任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国家航天局特别顾问、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
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责任编辑:吴雄)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