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4-20 08:48 | 来源:中国军网 国防部网 2016年7月25日 第01版 | 查看:1682次
本报记者 陈小菁 邹维荣 特约记者 宗兆盾 通讯员 许京木
中央军委给陈德明记了一等功。面对褒奖,他丝毫没有懈怠,转身投入到下一个攻关课题中。
神奇的导弹“精算师”,解决问题的“万能手”。他带领团队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攻坚克难,书写一个又一个科研传奇
说起陈德明,大家除了工作上称呼他“陈总”外,还不约而同提到他的两个“雅号”:导弹“精算师”,解决问题的“万能手”。
一年仲夏,某型战略导弹飞行试验失利,弹头解体,远远飞离预定目标区。这是该型导弹列装前的一次关键试验,对装备部队起着决定性作用。倘若找不到弹头,就无法分析故障原因,拿不到宝贵的试验数据。
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找到弹头。根据给出的几十个残骸落点坐标,基地每天组织部队在上万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空中和陆地拉网式搜索。
七八月的戈壁滩,最高地表温度达60多摄氏度。一天搜索下来,战士们嘴上、脚上都起了泡。两个多月过去,毫无收获,搜索陷入了僵局。
此时陈德明临危受命,他承诺一周给出结果。陈德明带领团队经过7天7夜反复建模计算,最终把落点定位在东西5公里、南北3公里的范围内,这一落点区域将搜索范围缩小到了百分之一。
“太神了!”大漠“寻针”,试验人员按照陈德明标定的区域搜索,很快就找到了弹头残骸:距离他划定的中心点东西偏差仅1300米、南北偏差仅100米,这相当于目标搜寻定位的十环!
“有难题找陈德明”“叫陈德明来”,在靶场试验遇到难题时,这成了大家的“口头禅”。在领导和同事眼里,陈德明总是能创造传奇——
2年破解前沿领域“老大难”。动态目标下的测量数据自由融合,是测控领域一直无法破解的难题。陈德明持续研究某滤波基本定律并大胆猜想反复证明,一举破解困扰动态测控的三大难题。
20天啃下重大试验“硬骨头”。那一年,基地组织某新型导弹飞行试验,上级机关要求3个月内解决高速目标评估难题。陈德明带着大家对靶场数十次任务数据进行分析验证,最终不仅20天完成任务,而且实现精度高于靶场设备测量1个量级。
1小时降服重大试验“拦路虎”。一次,我国某重大专项任务第一次飞行试验在即,突遇“拦路虎”——在建立准实时脱靶量计算模型时遭遇困难。陈德明带领人员1个小时编成计算模型,使问题迎刃而解。
有时试验出现故障陈德明不在现场,只要一个电话说明现象,他就能判断出故障原因;有些分析计算结果给他一看,他指出是计算软件错了,一查,果然是。这些看似神奇的能力背后,源于他平时的苦心积淀,凝结着他的心血和汗水。
某型导弹进入定型试验阶段。按照惯例,这通常需要进行9次试验,但当时,上级只提供了4枚试验弹。而且,基地靶场无法满足导弹的最大射程。
陈德明不信邪。他利用所学知识,不断改进创新试验方法,带领团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完成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保证了该型导弹第一时间装备部队。
此后,基地新建了满足导弹射程要求的效应靶场。该型导弹又先后进行了数十次试验、训练和演习飞行。统计结果表明:当初的导弹估算结果与实射数据高度吻合。一位老专家不禁赞叹:“你们真了不起,创造了导弹武器试验鉴定的奇迹!”
今日的试验靶场,就是明天的战场。他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只争朝夕——
制胜未来,让新导弹早日昂首列阵
“作为军人,我们的使命就是在战争爆发前,为国家铸造好克敌制胜的利剑。”虽然身在大漠靶场,他的目光始终瞄准着未来战场。
陈德明长期从事导弹武器试验鉴定工作,导弹武器在装备部队后,能否快速形成战斗力、制胜未来战场,靶场试验鉴定至关重要。
一次,陈德明对某型导弹战斗射表进行评估。战斗射表是导弹的核心软件,十分复杂。陈德明在做仿真验证时,发现该导弹射表在某型特定条件下误差达到了允许范围的上限。如果简单给出“不满足指标要求”的结论“一票否决”,就意味着研制方要重新设计并再走一次流程,这将直接影响该型导弹装备部队的进程。
“今日的靶场,就是明日的战场。鉴定不是简单的验证,还要发现并解决导弹技术问题,这是靶场军人义不容辞的责任。”陈德明主动提出,对导弹射表的数百万个计算结果进行系统验证分析。
这类验证专业复杂,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科学论证和数据验证。陈德明搭建起仿真验证平台,抽调了2人组建攻坚团队,反复进行推演验证和仿真计算。
这一算就是两年!经过数以千万次的模拟仿真计算,他们最终发现了新型导弹存在的技术缺陷并找到了解决方法,加速了新装备列装部队的进程。
人在靶场,心想战场。陈德明发现,按传统导弹武器试验方法,1次试验只能验证1个目标,且1个导弹型号需要进行多次试验,鉴定周期长、投入经费多。经过缜密分析研究,他大胆建议在1次试验中同时验证多个目标:变“一箭单雕”为“一箭多雕”。
这是风险极大的尝试。方案讨论会上,有基地领导和专家反对:导弹武器试验是国家级大工程,这种技术验证在国内尚无先例,万一失败,责任重大。
面对质疑,陈德明从原理、方法、风险等方面详细阐述、反复证明。最终,这种追求最大效果的方案被采纳并一直被沿用至今,不仅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试验经费,也极大加快了导弹武器研制生产和装备部队的进程。
数载铸剑大漠,一心报国图强。
2015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一个个导弹方队浩浩荡荡驶过天安门广场,一枚枚“中国造导弹”威武列阵。当陈德明从电视上看到自己参与试验定型的导弹武器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的画面时,不禁流下了激动和幸福的泪水……
上图:胸怀忧患,矢志强军,陈德明的目光始终瞄准未来战场。地图,是他进行科研攻关不可或缺的“工具”。
王泗江摄
矢志强军的科研先锋
■本报评论员
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能有多大成就。这是习主席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殷切嘱托,也是陈德明的人生信条,更是鞭策他践行强军目标、勇攀科技高峰的精神源泉。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入伍26年来,陈德明执行过数百发导弹武器飞行试验任务,牵头攻克10余项核心技术难题,获得10余次国家和军队奖励……他在导弹武器研究领域的每一次突破,都是勇攀科技高峰的生动实践;每一项成果,都为了铸就大国空防利器;每一次攻坚克难,都为了提升我军新质作战能力。他的军事科技攻关经历表明,只有矢志强军、具备敢于超越的勇气,才能蹚出新路,创造属于世界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
军人当为强军计。陈德明是科技战士、是科技尖兵,但他深知自己首先是一名军人。在他的人生字典里,“姓军为战”永远镌刻在第一页。正是凭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担当,他不趋名、不逐利,创新面前不浮躁、不急躁、不烦躁,将攻关目标精准对接战斗力需求。他的目光始终瞄准明天的战争,瞄准导弹武器装备发展的前沿课题。见之于未萌、识之于未发,一旦选准主攻方向和突破口,便快马加鞭攻关,一路闯关夺隘,抢占一个又一个导弹试验科技高峰。
当前,我军正处在强军兴军的加速推进期、深化改革的攻坚克难期,迫切需要一大批像陈德明这样把践行强军目标、勇攀科技高峰作为崇高追求,踏实苦干、勇挑重担、敢于创新的优秀人才。陈德明以实际行动为我们竖起了一面镜子,立起了一个标杆。我们坚信,只要广大官兵牢记强军目标、立起强军志向、砥砺强军作风,为了战斗力一往无前、为了打赢一无所惜,强军兴军的目标就一定能加快实现。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