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08-28 00:17 | 来源:2009年08月24日08:23 人民网-《人民日报》 | 查看:2383次
(李登海与妻子张永慧正在田间查看玉米长势。)
人民网记者 徐锦庚摄
李登海先后获得亚洲农业研究发展基金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专业奖项;荣获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他是党的十四大、十七大代表,是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而“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这顶桂冠最能准确彰显他的本色,使他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齐名,共享“南袁北李”的美誉。
美丽的胶东半岛莱州湾畔,晨曦渐白,太阳微露,一个面庞黝黑的健壮汉子,早早地在静寂的田野里忙碌起来。他就是赫赫有名的“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亿万富翁李登海。
在世界玉米栽培史上,有两个载入史册的人物,一个是美国先锋种子公司的创始人华莱士,世界春玉米高产纪录创始者;一个就是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主任李登海,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创始者。
在攀登玉米产量世界巅峰的征途中,李登海扮演了3个人生角色:农民,农民科学家,农民企业家。
一个充满梦想的农民 在山东海南拱了30多年玉米地
从山东莱州到海南三亚,空中距离2000多公里。整整30年,李登海如候鸟般穿梭于两地,每年有三成时间在三亚度过。这不是去旅游,也不是去度假,仅仅是为了去拱玉米地。
出生于1949年的李登海,对饥饿有切肤之痛:三年自然灾害,尝遍野草树皮,外祖母被活活饿死。1966年,李登海初中毕业回乡务农,心中只有一个愿望:多打粮,吃饱饭。1970年,他进了大队的农科队,从事玉米、小麦等作物的引种、繁育和制种。1972年任队长。
1972年春,烟台市农科所的专家下乡搞科研,带来的一份资料让李登海目瞪口呆:美国农民华莱士创建的先锋种子公司,把春玉米亩产提高到最高1250公斤,后来华莱士还当上了美国副总统!当时,山东玉米亩产仅二三百斤。“美国农民能做到的,中国农民也能做到!”初生牛犊不怕虎,毛头小伙的心里升腾起梦想。
1974年,李登海被公社推荐到莱阳农学院进修。在这里,他知道了什么叫光合作用、光合面积,明白了搞农业是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老师刘恩训被他的痴迷所感动,送给他20粒从美国带回的杂交玉米品种“XL80”。李登海如获至宝。
按照传统种植方式,玉米一年只种一季。一个玉米品种,从最初选种,到最终稳定,至少需要六七年,还不能保证品种优良。人生能有多少个六七年啊!铆足劲要赶超美国的李登海,显然等不及。春节刚过,他就在自家院里撑起塑料大棚,提前几个月播下种子。等到别人开始种玉米时,他的大棚玉米已经熟了。到10月份,他已在一年内收获两季玉米。
虽然一年当成两年用,李登海还是觉得育种速度太慢。于是他突发奇想:海南岛的秋冬季正是玉米生长季节,到海南去种玉米!
1978年冬,李登海带着干萝卜丝和海带,带着3个人乘车换船,辗转10余天,来到海南岛南端的三亚荔枝沟,租赁土地种玉米。从那以后,每逢秋冬季,李登海就来到这里种玉米,住的是漏雨透风的茅草屋,穿的是汗迹斑斑的破衣裤,巡夜时睡在地垄里,头脚套着麻袋抵御蚊虫。
从渤海之滨到天涯海角,辗转两地育种30年,让李登海尝遍酸甜苦辣。玉米育种不同于在实验室里搞科研,它需要脑力加体力。给玉米杂交必须人工授粉,必须在天气最热时进行。李登海成天钻在又闷又潮的青纱帐里,每年为玉米套袋20多万个,还要逐个观察、记录、选择、分析,全凭人力手工操作,年复一年,周而复始。
常年强紫外线照射、超负荷劳动,给李登海带来多种疾病。1986年,他患上美尼尔氏综合征,煎熬11个昼夜,仍强撑着如期赶到海南。在玉米地里长时间站立,痔疮好了又患,先后动过5次手术。1991年,脑血栓又一次侵蚀他,救治70多天才逐渐康复。
从事玉米育种37年,除头7年外,李登海一年繁育3季,相当于生命延长了3倍……
一个苦苦探索的农民科学家 在十二万分之一的成功几率中觅奇迹
李登海与玉米打交道,主要做两件事:一是培育高产品种,二是进行高产攻关。一个玉米新品种,从最初选育到品种稳定,成功几率只有十二万分之一,有的人苦苦探索一辈子也无法修成正果。最初,李登海天真地以为,赶超美国纪录指日可待。他用8年时间,从全国收集了100多个最好的玉米种子,先后种植140多块试验田,亩产却始终达不到700公斤。
原因在哪里?李登海苦思冥想不得要领,天天窝在玉米地观察,记录下一组组数据。李登海注意到,国内传统种植的玉米,叶片呈平展弯披状,叶片易重叠遮光,当一亩植4000株以上时,透风透光很差,田间郁闭严重,植株细弱过高,不抗倒伏,空秆不结实现象严重。他最终得出结论:平展型杂交玉米亩产很难达到700公斤。能不能让玉米叶片竖起来,提高阳光利用率,加大玉米种植密度呢?李登海又一头扎进玉米地试验。
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后,李登海从“XL80”中分离出2000多个株系,选择出最理想的“掖107”。在进行2000多个组合、记录50多万个数据后,终于发现几株叶片上冲、株型理想的玉米。然而花期到了,玉米顶端的雄花成熟了,雌蕊却还紧紧包裹在棒中,玉米无法授粉。李登海急火攻心,病倒了。
一天,妻子张永慧把一碗面条端到床边。李登海拨开面条,碗底露出了鸡蛋。“有了!”他茅塞顿开,冲出家门,跑进玉米地。妻子这碗荷包蛋面条,让他悟出了割开包裹、露出花蕊、提前人工授粉的方法。
1979年,李登海用“掖107”作母本,在海南育出我国第一个紧凑型杂交玉米“掖单2号”,开启了我国玉米育种新时代。与传统的平展型品种相比,紧凑型玉米最大优势是个体发育状况得到很大改善,是一种高光效株型。
当年秋天,在莱州后邓村的一片农田里,“掖单2号”创下我国当时夏玉米亩产776.6公斤的最高纪录。年仅30岁、初中学历的李登海,一步跃上中国玉米研究的最高峰。著名的玉米育种老专家李竟雄赞赏有加:“李登海这个育种人才难得!”
此后,824.9公斤、953公斤、962公斤……中国夏玉米亩产纪录屡屡被李登海刷新。我国玉米栽培界和育种界专家学者评价,“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取代平展型玉米杂交种,是我国玉米栽培和育种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次重大绿色革命。”
2005年10月,李登海再攀高峰:凭借“紧凑型超级玉米”新品种,以1402.86公斤的亩产,创造了新的夏玉米世界纪录,比平展型杂交玉米的高产能力提高1倍,这个纪录一直保持至今。至此,他已先后7次刷新中国夏玉米高产纪录。
30多年来,李登海已育出30多个具有高配合力的紧凑型玉米骨干自交系,获得43项植物新品种权和10项专利。“八五”和“九五”期间,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全国累计推广达10亿多亩,为国家创造经济效益1000多亿元。
一个奋斗不懈的农民企业家 “争取再为国家增产1000亿公斤玉米”
1984年5月,已是全国夏玉米纪录创造者的李登海,破格转为国家干部,后又任县科委副主任。坐在舒适的办公室,他浑身不自在,恳切地对领导说:“我这辈子只和种子有缘,还是让我再回玉米地吧。”
此时,农村已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制,村里的农科队已解体,李登海一无所有。没有地的李登海硬着头皮,去求刚刚农转非的老母亲。他把母亲的户口办回农村,利用母亲的几亩口粮田和从亲戚家租来的地搞实验。
莱州市原称掖县。1985年4月,李登海的掖县后邓实验站成立。这是全国第一家集科研、生产、经营为一体的民办农业科技实体。1987年,实验站改为掖县玉米研究所,1993年发展为莱州市农科院。1998年,李登海成立莱州市登海种业集团有限公司。
为不断培育适合我国各地种植的新品种,李登海在黄淮海夏玉米区、西南山地春玉米区、西北春玉米区、南方丘陵玉米区等不同玉米生态区设立32个试验站。“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在登海公司设立后,每年承担国家和黄淮海区域玉米新品种展示、预备试验、生产试验等项目,成为玉米产业化技术的集散地和辐射源。
1996年,美国先锋种子公司表达了与李登海合作的愿望。“我国种子法明确规定,主要农作物种子企业与国外公司合作,中方必须控股!”李登海斩钉截铁。
经过长达近7年的马拉松式谈判,先锋公司终于让步。2002年11月,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种业公司——山东登海先锋种业公司成立,中方控股51% 。
2005年,登海种业在深交所上市,李登海以超过11亿元人民币的纸上财富,赶超了袁隆平,于是媒体又给他添了个光环:“中国科学家首富。”然而,此时的李登海,依然是头戴草帽,脚蹬胶鞋,整日在青纱帐里挥汗如雨。
“身家只是纸上的数字,我只对玉米育种和高产攻关感兴趣。”接受记者采访时,李登海淡淡一笑,话题始终围着玉米转,“过去30年里,国际市场对玉米的需求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其他粮食作物,预计到2010年,我国对玉米的需求将达到1.6亿吨,到时我国玉米的缺口将达到2000多万吨。我前半生所选育的高产品种已累计为国家增产1000亿公斤玉米,我的后半生还要争取再为国家增产1000亿公斤!” (人民网记者徐锦庚宋学春)
(责任编辑:灯)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