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青年科学家:回到生我养我的地方做点事很光荣

发布时间:2018-03-01 10:32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年03月01日 04 版 | 查看:852次

1989年出生的海归科学家宫勇吉最近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学院搭建起了自己的实验室,准备大干一场。

  和宫勇吉实验室在同一栋楼里的,还有与他同岁的科学家刘知琪的实验室。事实上这并非偶然,北航专门在校园里腾出几栋楼作为年轻海归科学家实验室的聚集地。近期,有数位海归青年科学家的实验室新建于此。

  拥有自己的实验室,自主决策研究方向,自主招收学生,这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是一项殊荣。通常,自他们博士毕业起,还需要奋斗十数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够获此殊荣。因此,材料物理科学家刘知琪说:“回国做科研自由度很大,否则我们前进的速度要慢很多。”

  为吸引海外优秀人才回国发展,2010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了《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细则》的通知,其中提及“青年千人计划”招收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领域,年龄不超过40周岁,在海外知名高校取得博士学位,并有3年以上的海外科研工作经历的优秀人才等内容。

  “‘青年千人计划’在中国留学生圈子里非常出名,我的不少前辈都是通过这个计划回国的。”刘知琪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这项计划提供100万~300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支持青年科学家组建自己的科研实验室,很有吸引力。”

  其实,对于像刘知琪和宫勇吉这样的优秀青年科学家来说,摆在他们面前的路有很多。

  2013年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的刘知琪迄今为止已经发表了40多篇SCI论文,其中不乏发表在顶级学术期刊上的成果,同时他还是20多个国际学术期刊的审稿人。而201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结束博士后研究的宫勇吉近5年也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发表了40多篇论文,并且拥有两项美国专利。

  在决定未来发展路径时,他们都非常理性地进行了判断。宫勇吉条分缕析地帮记者复现了他当时的思考过程。

  “在美国搞科研的优势是工作内容更加单纯;同时,因为那里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才,有更大的可能性招收到好学生。”宫勇吉说。

  “回国搞科研的优势也很明显。首先通过‘青年千人计划’回国,我可以获得300万元的启动经费,这也不比美国所能提供的条件差。其次,我国的经济实力增强,科研投入持续加大,科技发展速度很快,这就意味着有更多潜在的机会,科学技术后期在产业中转化会拥有更广阔的舞台。第三,我是中国人,在自己的国家更有文化认同感,能回到生我养我的地方做点事,这很光荣。”经过一番考量,宫勇吉“决定回国”。

  相比于宫勇吉,刘知琪的思绪飞得更远,经历了新加坡的博士阶段和在美国国家实验室工作的博士后阶段,他的眼光扫过了美洲、欧洲和亚洲。

  刘知琪说:“如果不谈家国情怀,在美国做科研起步是助理教授,很难快速建立起一个很大的团队,往往都要经历漫长的副教授到教授的积累阶段。去英国如果从讲师做起,由于当地经济原因,便几乎没有科研启动经费。”最后,他的目光和许多师兄师姐一样,回到了祖国的版图上。

  而就像之前承诺的那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这些海归青年科学家提供了非常“实在”的“自由”。不仅宫勇吉他们在乎的资金、实验室面积、招生名额等要素一一兑现,校方还特意将这群学历背景相似、专业领域不同的年轻人安排在了同一片区,方便他们的研究交叉融合,随时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这些通过“青年千人计划”等人才项目回国的优秀科学家的研究方向和科研观都很前卫。

  比如,刘知琪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磁性薄膜材料,宫勇吉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二维材料及其异质结构,水江澜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化学储能和能源转换装置,邱春雷的主要研究方向为金属激光增材制造及修复……

  刘知琪实验室的学生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这是一个很前沿的领域,北航研究这个方向的人很少。刘老师什么都要从零讲起。”

  刘知琪所研究的纳米磁性薄膜材料可为微米、纳米电子器件储存信息。与现在常见的铁磁材料相比,它具有抗磁干扰、耗能小、速度快等优点,具体到普通人的生活中,他研究的材料可以解决磁卡容易消磁的麻烦和手机电脑久用发烫的问题,等等。

  为了将这种材料尽早应用于生产,也为了把第一批学生培养成拥有独立思维的“特种兵”,作为博士生导师,刘知琪在教学中必须细心和耐心到极点。

  “刘老师从不嫌弃我们。”学生冯泽鑫一说,大家都会心一笑。“连单位换算他都亲自演示,看英文论文都是一边翻译一边讲课。”其他在场的学生马上补充说。

  除了引入国际先进的教学方法之外,这些海归青年还希望制造更为宽松愉悦的科研氛围:“亦师亦友”,“平等自由”。

  因为和学生年龄差距不大,宫勇吉和自己培养的博士生站在一起时,更像准备一起开创一番事业的“哥们儿”。他不给学生规定工作时间,也不给他们下任务,而是希望凭借兴趣调动起这些年轻人的积极性。

  “我希望让大家感受到做科研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我们可以一起去探索、尝试。”宫勇吉的理念是“用心工作,用心玩,效率比工作时长更重要”。

  虽然和2017年6月才回国的宫勇吉相处时间还不长,但他的学生身上那股活泼和灵动劲儿已经显现出来了,这正是宫勇吉希望看到的。

  宫勇吉还记得回国后第一次踏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校门,“又紧张又兴奋”,他想:“我的事业就要在这里开始了!”

  像宫勇吉和刘知琪这样通过“青年千人计划”回国发展事业的年轻人每年有数百人。除此之外,中央和地方层面还有多项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计划,这些为科学家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在这样的平台上,优秀的科学家们不仅可以实现自身价值,同时也希望为国家的快速发展尽一分力。正如宫勇吉所说,实现自我价值和服务国家利益的目标是一致的,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是一体的。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张茜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