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失重 心灵永不失重 ——记“奋进新时代、筑梦写忠诚”的航天员群体(下)

发布时间:2018-01-24 13:06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年01月24日 01 版 | 查看:1415次

提起航天员,人们很容易想到火箭拖着烈焰腾空而起的发射场景,想到他们在太空失重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的镜头,想到他们跨出返回舱后手捧鲜花挥手致意的瞬间。

  在公众眼中,航天员是笼罩着荣誉和光环的英雄。20年来,中国航天员6次执行飞天任务,连战连捷,从默默无闻到一鸣惊人,赢得了来自四面八方的鲜花、掌声和赞誉。

  但不管外界有多少关注和褒奖,他们对荣誉始终有着清醒的认识。

  2003年10月16日,世界的目光聚焦在内蒙古中部的阿木古郎草原。6时23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这里着陆。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杨利伟跨出外表烧灼成古铜色的返回舱,面对镜头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不只是杨利伟,我国首位征战太空的女航天员刘洋、两度飞天的航天员聂海胜、三上太空的航天员景海鹏返回地面出舱后说的第一句话也是“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这一句未曾刻意安排的话折射出的是航天员群体对待荣誉的态度。在他们眼中,荣誉应该属于祖国。

  刘洋说,“托举航天员飞天的双手,左手叫科技,右手叫国力。”每一次载人飞行,3000余家单位、超过10万名工程技术人员,用齿轮咬合般的团结协作共同托举航天员的飞天梦。

  20年间,航天员们能够明显感受到国力的增强,科技的进步。“神舟五号任务时,飞船绕地球转一圈只能保证不到20分钟的通信联络,而神舟九号后基本做到了全程覆盖,航天员在天上能够与地面时时在线、无缝链接。”景海鹏介绍说。神舟十一号任务时,他和陈冬还能在太空同步收看新闻联播。

  景海鹏告诉记者,任务中,航天员有一个共同的习惯:休息时间喜欢隔着舷窗眺望地球,也会不由自主地寻找、凝望祖国的版图。在那里,有无数中国人正在关注他们的飞行。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理解,每次任务凯旋,他们最先做的就是归零成绩、归零心态,把鲜花和掌声放到一边,“不能像在太空一样整天飘来飘去”。

  人们常常羡慕航天员身上的光环,其实光环的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自律和坚持。如今,航天员中有7人已是年过半百的将军,但每次训练他们仍然带头参加,航天生理功能始终保持在优良等级,骨骼代谢变化不大,出色的心肺和心血管功能更是普通人无法比的。

  除了日复一日的训练、上课,航天员的饮食也和常人有所不同。对于普通人来说,吃饭是一个味蕾得到享受的过程,但是航天员却不能恣意品尝美食。他们不仅要常年保持稳定的体重以适应任务需要,还要随时注意营养摄入均衡。

  多年来,他们已经把吃饭变成了一种训练,不偏食、不多吃,几乎人人都能对自己的食物摄入量做精准估算,估测的水平与实测值相差不到10克。

  同时,航天员的荣誉也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和理解。从航天员大队到家属楼,直线距离只有不到500米,但他们忙于学习和训练,很少有时间回家。

  “500米的距离,却给了我们两地分居的感觉。”聂海胜的爱人聂捷琳不禁感慨。有一次,聂海胜用萨克斯为她吹奏了一首《回家》,她称赞丈夫:“虽然你不经常回家,但这首曲子真是吹到我心坎儿上了。”

  这么多年,航天员们没有多少时间陪伴家人、辅导孩子、孝敬父母,休假的次数更是屈指可数。航天员邓清明的爱人满颜虹告诉记者,自从1998年来到北京,20年里他们只回过两次丈夫的老家。

  “作为航天员的家人,最深的感受就是自己深爱的人属于你,但又不完全属于你。”聂捷琳说,嫁给航天员意味着更多的承担,“我们既要当爹又要当妈还要当家,成了名副其实的‘女汉子’”。

  尽管如此,她们还是选择扛起家庭的重担,让丈夫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教室、体训馆和训练场,投入到下一次任务的备战中。

  “我们愿意追求着他们的追求,坚强着他们的坚强,幸福着他们的幸福。”聂捷琳说,航天员家属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做丈夫坚强的后盾,“和他们一起飞”。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达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