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国家农药研究奉献到最后一刻(图)

发布时间:2017-11-01 16:19 | 来源:沈阳晚报 2017-10-31 23版 | 查看:1493次

  上世纪60年代,化工专家张少铭开始从事农药研究,是我国农用杀菌剂科研的带头人。他主持研发的“多菌灵一号”,对我国棉花、小麦防病增产发挥了重大作用,是我国产量最大的农用杀菌剂。他研发的“多菌灵二号”更有效地用于防治柞蚕寄生虫害,并获得国家发明三等奖。1978年他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化工专家专攻农药研究

  张少铭1908年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年轻时,他曾出国留学,攻读、深造应用化学专业,并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投身化学工业建设。1947年至1949年,他担任当时的青岛维新化学厂工程师、工务科长及代理厂长,在解放战争中为保护祖国财产恪尽职守。

  青岛刚解放时,国家急需大量汽车轮胎支援前线,但由于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生产汽车轮胎所需加硫促进剂的原料1-萘胺无法进口,致使青岛橡胶厂的生产无法进行。张少铭得知情况后,利用染料厂积存的萘,由小试验做起,经过硝化、还原、蒸馏,获得了质量合格的1-萘胺产品。他立即组织投产,提供给橡胶厂使用,生产出国产轮胎,为解放战争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

  1955年,张少铭调任国家化工部沈阳化工研究院实验厂技术副厂长,主管该院染料、农药、中间体的新产品中试生产工作,使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1960年,他开始了农用杀菌剂的研究工作,从此,便把自己的后半生都献给了国家农用杀菌剂的科研工作。

  当时,农药中的有机汞制剂因易发汞中毒,被国家停止使用。此后,植物病害日益严重,新型农药研制成为当时农业发展的难解课题。张少铭深知,中国是农业大国,农药研制是关系到保障人民有饭吃的大事。他对农药“六六六”生产中的大量无毒体的开发利用进行了研究,这些副产品当时难以处理。张少铭利用无毒体碱性水解制五氯酚钠,并改溶剂法为水溶法,获得成功,并很快推广应用。五氯酚钠成为当时我国生产量最大的稻田除草剂,目前仍是杀灭血吸虫寄主钉螺的主要药剂,同时也大量应用于铁路枕木防腐处理中。

  多菌灵发明一举成名

  1970年,国外对苯来特苯并咪唑基团化合物具有杀菌活性及内吸性的报道,引起了张少铭的重视。他对这类化合物的杀菌性能、合成方法和药效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经过菌株测试,他筛选出的多菌灵一号及多菌灵二号效果最好。这两个化合物当时在国外并未实现工业化生产,而合成方法又比苯来特简单,成本低廉,张少铭于是埋头于研究开发中,很快将其推向了生产。

  多菌灵一号是一种具有内吸性的优良杀菌剂,早期用于防治棉花枯、黄萎病。而后发现,该药具有广谱性,可防治许多主要农作物的多种病害,如小麦赤霉病等。1974年通过了化工部鉴定,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当时,江苏小麦赤霉病大面积发生,当地适用多菌灵,仅一季就挽回小麦损失15万公斤。多菌灵因此一举成名,供不应求。该农药使用至今,年产量逾5000吨,产值1亿元以上。张少铭的这项发明不仅具有学术价值,更是我国年产量最大的重要农用杀菌剂。除供国内使用外,出口量也很大,为国家创收大量外汇。

  八旬高龄坚持工作

  柞蚕是我国北方生长的经济昆虫,柞蚕丝为我国的特产,是优异的纺织品原料。但是,柞蚕体内往往寄生着线虫,会引起蚕的死亡,影响柞蚕丝的生产发展。当时用了包括多菌灵一号在内的很多杀虫剂,不是杀不死线虫,就是连蚕也一起毒死。

  张少铭与辽宁丹东柞蚕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合作,利用多菌灵二号防治柞蚕体内线虫。柞蚕通过食用带药柞叶,可杀死蚕体内线虫,而对蚕体无害。多菌灵二号因此获得1982年国家发明三等奖。

  农药产品更新换代十分迅速。张少铭为使我国农药研究跟上时代步伐,积极培养有才华的年轻人。上世纪80年代末,年逾八旬的他仍坚持每天阅读文献,指导研究生学习,编写有关资料,为农药研究工作奉献到最后。

  本报记者 吴佳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