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5-25 09:15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2017-05-25 第8版 | 查看:1577次
白山黑水,齐鲁大地,江南水乡,雪域高原,大漠戈壁……
30多年间,空军无人机飞行员李浩飞出了一条壮美的航迹,见证了一支军队的转型,见证了一个时代的跨越。“我遇上了一个大时代,把一辈子献给飞行事业,值了!”李浩经常为实现飞行梦感到幸福。
踏准时代鼓点
2010年5月,李浩迎来了47岁生日。那一天,他突然想让时间走得慢点,“自己不想变老”。还有一年,他将到达最高飞行年限。48岁,停飞。“飞了30年战斗机,假如不飞了,真不知道干啥了。”确切地说,李浩还没有飞够,还舍不得离开部队。
2011年,空军组建无人机部队。李浩精神一振,加入了这支新型作战力量。或许,许多人难以理解,奔赴大漠戈壁、拒绝高薪聘请、年近五十进入全新领域……李浩,图啥?“不是我选择了无人机,而是无人机选择了我!”李浩说,“假如离开部队,也许在生活上悠然自得,但绝不会有现在的成就。”
“机遇稍纵即逝,抓住了就能乘势而上,抓不住就可能错过整整一个时代。”部队组建那天,某部政委杨运波说的话引起大家共鸣。
回头再看走过的道路,李浩和战友们才发现,是时代选择了我们,我们不仅改变了世界,世界也改变了我和你。
适应改革变化
“李浩常说自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某部站长陈士勇与李浩并肩战斗4年多,朝夕相处中他渐渐读懂了这个“老飞”。
翻看李浩的飞行履历,每一个岔路口,每一次选择,那么平常,又那么从容。地方航空公司开出高薪,李浩对前来游说的人说:“有了房有了车,又能怎样?价值感一旦丢了,幸福还有什么意义?”
荒凉、艰苦、寂寞,是常人眼中的戈壁滩。李浩看到的却是内地无法相比的净空条件和远离喧嚣适合科研的环境。
千难万难,选择最难。同李浩一路走来的飞行员陈永超,深有感触地说:“他的心中有情怀,眼里才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一张单人床、一个铁皮柜、一张老书桌、一把旧凳子,李浩的宿舍再也找不出另一件家具。妻子张素娟来队探亲,看到眼前的一切,哭了。
李浩告诉妻子,也告诉战友们,作为无人机“第一茬人”,这点苦不算什么,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好。
“他不仅在改装无人机,还改装了一支团队的精气神。”在李浩的影响下,又有许多官兵来到了西北,爱上了西北,不仅自己想在西北扎根,还让家属随军来到西北。
每天夜幕降临,首批8栋家属楼上的100多户灯光,会照亮整个大漠。新修建的标准塑胶足球场上,传来孩子们追逐打闹的嬉笑声。
奏响强军战歌
2月27日,中国新型长航时侦察打击一体多用途无人机系统——翼龙Ⅱ无人机成功首飞,标志着我国成为全世界继美国之后具备新一代察打一体无人机研制能力的国家。
看到电视滚动播出的新闻,李浩又喜又忧——放眼世界,与军事强国相比我们还存在较大差距,有的方面甚至是代差。这是一种难得的清醒,提醒着大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可以理解,李浩为什么会在学习室的白板上,写下“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12个字,字字千钧。
李浩说,当上无人机飞行员后,他真切感受到“责任担当”这个词的重量。
万事开头难,起跑决定后程。搞无人机没有现成的路子可走,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循,探索新机制,采用新方法,拿出新措施。李浩和战友们靠的是学习,加速学习。
“他特别倔。别人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他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还非得在墙上开出一扇门来。”连张素娟都觉得,性情沉稳的李浩特别适合搞技术。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硬度却大相径庭,原因在于结构。”经历了一次次转型,李浩也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强军梦需要我们每个人从石墨向金刚石蜕变,一支由金刚石构成的军队,才能无坚不摧、战无不胜。” (张玉清、黎云、郝茂金)
据新华社乌鲁木齐5月24日电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