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两弹一星”元勋任新民家乡:青少年要从小立志做大工程(图)

发布时间:2017-02-17 23:15 |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7年02月14日 22:05 | 查看:2506次

任新民铜像  资料图(中国好人网左浩仁配图)

中新社安徽宁国2月14日电 题:探访“两弹一星”元勋任新民家乡

  作者 赵强 郝嘉奇

  一座高3.5米,重2.6吨的铜像静静地矗立在安徽省宁国市市区,在铜像的周围摆满菊花。这座铜像的主人公正是2月12日15时在北京逝世的中国著名导弹和火箭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任新民。

  任新民,1915年12月5日出生于安徽省宁国市,1945年赴美留学,1949年8月回国。他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作为运载火箭的技术负责者,领导了新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等。他与屠守锷、黄纬禄、梁守槃并称为“中国航天四老”。

14日,记者来到了任新民的家乡、他的教育“启蒙地”——安徽省宁国市,在任新民曾就读过的小学校门前的电子屏幕上,一排“沉痛悼念我校著名校友、航天专家任新民先生”大字印入眼帘。

  据宁国市西津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庞新华介绍,1923年至1927年期间,任新民就读该校,当时校名是宁国县立第一小学。

  庞新华表示,学校开设有航空航天模型和机电小技师两门科学课。“今后我们想将任老刻苦学习精神、立志报国理想和对科学孜孜不倦的品行融合到学校的校风和校训中去。”

  今年68岁的原西津小学校长王英明回忆,在2005年该校百年校庆的时候,他和学校同事专程前往北京拜访任新民夫妇,“当时任老步履稳健、精神矍铄,浓重的宁国方言、朴实亲切的话语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之间的关系,去之前的顾虑拘束感全没了,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王英明向记者展示了任新民为母校题的字:“百年沧海变桑田,迎来中华艳阳天。全面小康鸿图展,成工更赖少青年。”王明英告诉记者,当时任新民还特别解释了题字中用“成工”一词而非“成功”一词的原因。“任老说青少年要从小立志做大工程,培养青少年健康成长更是件大工程,不可懈怠。”

  1928年春,任新民从家乡宁国市(当时宁国县)考入宣城中学(时称安徽省立第四中学)初中部读书。

  “当时的宣城四中由原安徽省立第四师范发展而来。革命先驱恽代英、肖楚女曾在宣城四师任教,宣传新思想、新文化,这些对任新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据宣城中学副校长陈天明介绍,任新民在宣城四中读书时,不仅思想活跃,而且学习用功,深得任课老师好评,特别是国文教师杨次道非常喜爱这位好学上进的学生,经常从上海带来许多新出版的课外读物,指导他阅读。

  陈天明告诉记者,1931年,任新民从宣城四中初中毕业后回到家乡,当了半年小学教员,当年下半年赴南京钟英中学高中部学习。

  在任新民广场采访时,记者偶遇曾与任新民有过两面之缘的原宁国中鼎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尚明,见到他时,他正独自徘徊在任新民铜像前,神情凝重。

  “任老在1988年和1999年两次来到我们公司,1999年任老从太原回到家乡,他跟我说他们发了卫星,而且很圆满。他这一讲我心里一惊,这么大年龄还在一线指挥。”陈尚明回忆说,任老为人谦和,非常关心家乡发展,他的辞世对国家是很大的损失!

  据了解,任新民的一个妹妹还住在宁国,考虑到其年事已高,家人未将任新民离世一事告诉她,任新民妹妹的子女将于15日赶赴北京参加相关悼念活动。

  当地市民将于15日在任新民广场前举行自发的集体悼念活动,纪念这位从家乡走出的中国航天“泰斗”。(完)

(编者注:原标题为:《探访“两弹一星”元勋任新民家乡》)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