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施一公:科技强国 从我做起(4图)

发布时间:2016-10-10 09:33 | 来源:央视网 2016年10月05日 11:34 | 查看:1786次

央视网消息: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施一公,用了10年,从留学生成为世界著名大学的终身教授;但却用短短一夜,为了一个梦想放弃优厚条件毅然回国。他说,用科学报国才是一个科学家最大的荣耀。

1989年,施一公从清华大学毕业,选择出国留学,后来成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但这事业上的巅峰,却并没有让他的心里更加舒畅。

  施一公:我有时候想不明白,为什么不在自己年富力强的时候,回去做一些事情,每次坐飞机回国,我都挺激动的,但是离开中国的时候,我都挺惆怅的当时,在回国之前,觉得自己不是中国变化的一部分。

  2006年5月,施一公回国参加学术会议,母校清华邀请他全职回国工作。第二天一早,施一公就一口答应。仅仅在一夜间,就决定放弃国外的优厚条件,有人劝他这不值得,但在施一公心里,能为生他养他的国家做点事儿,比什么都重要。

  施一公:我们不去攀比个人待遇的高低,因为每个人已经丰衣足食了,我们更应该攀比科学贡献的大小,攀比对国家贡献的大小,在生活上知足常乐,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上,在对国家贡献上不知足而常乐。

  两年的过渡期,施一公关掉了在普林斯顿的实验室、放弃美国国籍,全职回清华任教。他组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并出任院长,下决心要为国家的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打下一根扎实的“地基”。

施一公:就像是你要盖一个高楼,盖的大楼越高,基础要越深,越扎实,完全是这个道理。对一个泱泱大国,如果没有很扎实的基础研究,他的应用研究,转化研究和技术,一定不会成为世界最领先的。

  回国第二年,施一公就瞄准了结构生物学最值得期待的研究之一——解析“剪接体”结构,这是控制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物质。由于它动态、多变、不必捕捉,施一公就借助于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中心在清华投入3亿元建设的冷冻电镜系统,把样品冻结后采集图像。终于,施一公在3.6埃——相当于人头发丝百万分之一的距离,在世界上第一次解析了“剪接体”的结构,这成为生命科学的基础研究领域,当年最震动世界的突破之一。

  接连取得世界级重大成果,也让施一公在回国后,带清华生命科学快速冲到世界一流。

  施一公:2009年之前的25年,在清华的生命学科,我们有两篇世界级的文章发表,2009年以后到现在,不过6、7年的时间,已经有超过50篇发表在世界顶尖级科学和自然上。中国变化的速度和清华崛起的速度,远远超过我的预期。

如今,施一公团队的课题,全是难啃的“硬骨头”。他们和“肿瘤”作对手,研究抑制肿瘤的因子,将成果转化为抗癌新药应用临床实验;他们也是“老年痴呆症”的敌人,在世界上首次解析出导致这种疾病发生的γ-分泌酶结构,未来可能据此研发治疗药物。这些研究,也让施一公团队中平均年龄二十六、七岁的博士生,成长为国家生命科学领域的“生力军”。

  施一公:师傅把自己的所学全部交给自己的学生,学生尽全力吸收,再尽全力超过自己的师傅。回国以后最骄傲的一件事情就是,培养了一批负责优秀的青年科学家,他们在国际舞台上、国际学术界已经开始亮剑了。

  回国8年,施一公还面向全球,为国家招揽了80多名世界顶尖的优秀科研工作者,放弃国外教职,回国内全职工作。《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这首歌在清华1985级学生毕业20周年的聚会上,再次让施一公和同学们饱含热泪。

施一公:亲爱的朋友们,愿我们自豪的举起杯,挺胸膛,笑扬眉,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大家饱含热泪的时候,大家真的心里会这样想,觉得中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中国肯定会崛起,我们能做什么呢?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做出最一流,超一流的成果,我毫不怀疑中国的基础研究,会大踏步地,一步一步地赶上世界。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