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01-11 08:00 | 来源:福建日报网 2009年1月5 日 | 查看:3962次
福州不是大熊猫的产地,且气温、湿度与大熊猫的家乡四川卧龙相差甚远,然而在福州熊猫世界却快乐生活着七只大熊猫;福州也不像北京、上海,聚集着庞大的动物科研队伍,然而,福州却实实在在地成为我国重要的熊猫科研基地之一,并取得一系列丰硕的科研成果。在这份成绩单背后,陈玉村和他带领的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功不可没。
1987年,陈玉村与“巴斯”应邀赴美,轰动西海岸。
陈玉村帮助19岁高龄的“青青”哺育幼崽(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片)
“巴斯”秀绝活——举重
灾区熊猫在福州快乐生活 钟真 摄
科研人员在为大熊猫测量血压
2008年12月20日,星期六。一个温暖的冬日午后,几次约访,记者终于“逮”住了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主任、福州熊猫世界负责人陈玉村。
自从2008年6月四川地震灾区4只大熊猫来福州“避难”后,陈玉村变得更加忙碌。最近,他又在“为灾区熊猫过新年”活动忙碌着。
早上5点多,陈玉村便同往常一样来到福州熊猫世界的办公室,列下一天长长的工作计划单,每做完一件,他便会在计划单上做个记号,这已是他30多年来养成的一个习惯。三十年如一日,他笑容依然,热情如昔,兢兢业业,没有倦怠。
30年探索:创下十大科研成果
已是花甲之年的陈玉村至今还没有退休,“大熊猫事业是一个光荣的事业,又是一个苦海无边的事业。”陈玉村如此描述自己30多年来所钟情的事业。
也许,32年前当陈玉村把大熊猫第一次引到福州时,他未曾想到,自己也从此背上了“沉重”包袱——面临着大熊猫异地保护、人工饲养和研究的重重难题。然而,30多年来,却也成就了他和他的研究机构。他们向世界证明了原本并不适合大熊猫生存的低纬度、低海拔、高气温的福州,也可以成为大熊猫的“家园”。福州熊猫世界成为中国东南沿海唯一的集科研、科普、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大熊猫异地保护基地,培养出了第一个大熊猫明星……
30多年来对大熊猫的执著与热爱,究竟是责任,是义务,还是与大熊猫的一份割舍不掉的情缘?“‘青青’是英雄母亲,生产过4只熊猫,在它身上,我们创造了高龄大熊猫十八九岁产仔、母仔同存活的世界纪录。29岁的‘巴斯’是熊猫美女,因为它一辈子没有生育过,比十几岁的熊猫还漂亮,当年它还是举重、骑自行车的‘世界运动健将’……”陈玉村讲起他的大熊猫,就像在说他的一个个孩子。
陈玉村,这位将自己的生命与“国宝”大熊猫紧密相连的专家,30多年来创下了十大科研成果。他大胆提出提高海拔、回归自然的创新思路,解决了低海拔、高气温的东南沿海大熊猫繁殖难题。他主张对动物进行科学驯化,既增加运动量又为医疗、科研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他和他的团队首次为我国获得大熊猫无干扰生理常数;全面掌握大熊猫初乳及奶的成分;率先发现严重威胁大熊猫健康,造成急性死亡的急性出血性肠炎的病原菌为赖氨酸脱梭酶大肠埃希氏菌;率先报道大熊猫急性胰腺炎、肠道霉菌、高血压病等,填补了学科多项空白。
其中,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与中科院1999年开始合作进行的异种克隆研究,虽还未有结果,但有了突破性进展,大熊猫的体细胞与兔子的卵细胞开始分裂重组,形成早期胚胎,这是世界上最早克隆出来的异种大熊猫胚胎,并入选“1999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列。
低海拔驯化:“熊猫明星”横空出世
上个世纪70年代末,时任福州动物园园长的陈玉村向国家林业部提出申请驯养大熊猫,林业部当时的意见是“福建是侨乡,又与台湾一水之隔,应该照顾。另外福州的自然环境对人工饲养大熊猫更有科研价值。”1977年初, 两只大熊猫千里迢迢来到了榕城。
四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海拔是1500米—3000米,平均温度为4℃左右。而福州的海拔仅为83米,且夏季长、气温超过30℃,这样低海拔、低纬度、高气温的地理气候环境很难适合大熊猫的生活。大熊猫来榕时正值冬季,它们过得还挺正常。可一过“五一”,两只熊猫就开始喘气,出现种种不适反应。特别是到了六七月份,大熊猫就直喘气,什么东西也不吃。陈玉村急了,拉来一车车冰块,可是它们趴在冰块上睡觉,肚皮是凉的,背却是热的,很容易发生肠炎;他又把它们送到地下室,但地洞潮湿,熊猫又得了关节炎。他就四处寻找适合熊猫生活的自然环境,最后选择鼓岭建起了“熊猫山庄”,这里还可以为“国宝”们提供鲜嫩的竹叶。这样,每年夏天,大熊猫都要到鼓岭避暑。搬上去10天后,其中一只雌熊猫“青青”便顺利地生下了它的第一个孩子。
熊猫在福州安家了,另一个问题又困扰着陈玉村,如何帮助远离自然的大熊猫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呢?他决定,对大熊猫进行驯化。
陈玉村说:“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不是杂技团,驯化熊猫教它们表演更不是目的,我们想通过驯化让它健康成长,并缩短人类与大熊猫的距离,让大熊猫听从人的指令,为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奠定基础。”有一次“青青”生病,工作人员不用麻醉和捆绑,对它施行静脉采血、静脉输液长达一小时,创造了大熊猫医疗史上的纪录;1981年首次为我国获得大熊猫无干扰生理常数。这就是驯化的成果。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福州的大熊猫就接受驯化,并成为世界上最早会表演的大熊猫。1984年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时,“青青”和“涛涛”光荣地代表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前往香港庆贺,当时港岛刮起了持续4个多月的“熊猫旋风”,它们成了轰动香港的“新闻人物”。
从4岁起就接受驯化的“巴斯”是其中的佼佼者。在陈玉村和工作人员的精心训练下,“巴斯”学会了蹬车、举重、投篮、晃板等20多项表演技能,俨然成了动物明星,“巴斯——熊猫美女”的美名不胫而走。
1987年7月,“巴斯”远赴美国圣地亚哥市访问半年。在200天对外展出的日子里,聪明的“巴斯”吸引了250万美国人参观。在借展期间,每天排队买票的队伍长达1公里多,站立5小时只为了能看“巴斯”3分钟,“巴斯”给美国带去了一阵“龙卷风”,轰动了整个西海岸。
1990年应北京亚运会组委会邀请,“巴斯”来到北京为第11届亚运会助阵,并以北京亚运会吉祥物“盼盼”的身份名扬全世界。
1991年,“巴斯”应中央电视台邀请参加全国春节联欢晚会。
2005、2006年“巴斯”先后应邀到广东、珠海、顺德等地出访,“亚运会明星‘盼盼’——‘巴斯’在羊城享受总统级待遇,前后警车开道,市民夹道欢迎……”
“我们的‘巴斯’是个大明星,有人叫他‘美女巴斯’,也有人叫他百岁‘巴斯’。它又聪明又懂事,人见人爱!”夸起“巴斯”来,陈玉村爱怜之情溢于言表。
“让国宝千秋万代永传承”
“我怕你热,我怕你冷,我怕你孤单寂寞有些郁闷;
我怕你饿,我怕你撑,我怕你吃的竹子不够嫩;
我盼你乐,盼你更迷人;
我盼你一天到晚精精神神;
我盼你顺顺利利把仔生;
让国宝千秋万代永传承……”
这首《拥抱你》是陈玉村亲自审订的海峡(福州)熊猫世界志愿者之歌,更是陈玉村这位三十年如一日心系“国宝”的熊猫专家的心声。
“我对福州的这几只大熊猫,比对自己的孩子还亲。我们叫它‘国宝’,实在是它太珍贵了。”陈玉村说。从引进大熊猫的第一天开始,他天天都提心吊胆,家也顾不上。特别是每回一遇到大熊猫生病,陈玉村更是牵肠挂肚,寝食难安。
2000年7月18日,福州的天气酷暑难耐,“巴斯”照例被送往福州鼓岭山庄避暑。可上山没多久的一天夜里1点,饲养员突然发现“巴斯”大量出血昏迷在地。
陈玉村在第一时间得知“巴斯”病重的消息后,一下就断定是由“巴斯”高血压引起的。情况危急!陈玉村立即带上常用药品和器具就冲出家门。当天正逢台风大作,陈玉村开着装有药品的汽车驶到500米高处时,车灯烧坏了,这时候对面突然开来一辆货车,被对方车灯的强光晃花了眼,陈玉村手中的方向盘一下失去了控制,汽车驶离路面滚下了山沟。幸亏被驻地部队官兵及时发现,陈玉村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
得知“巴斯”还没有脱离危险,躺在病床上的陈玉村心急如焚,他拔掉针管又一头扎进深山赶到现场,他一边组织抢救工作,一边也在做最坏的准备。
“我当时通知了北京中科院克隆小组订购机票;通知福建医大、福建师大病理室做好剖检、标本处理等有关准备工作,随时待命出发。那一夜对于参加抢救的每个人来说,都是终身难忘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的医护人员带着氧气和药品,一到现场就对‘巴斯’进行了心跳、血压、体温、呼吸的全面检查,发现‘巴斯’的血压竟是平时的两倍!”
“‘巴斯’出血又多,没有血库输血,也没有别的熊猫可以采血输给它,一切都来不及做了。”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巴斯”,能不能渡过这个难关,陈玉村心里没了底。他能做的就是和几位专家拼了命似的,为“巴斯”采取补充体液、降压、止血等系列治疗方案。
经过全力抢救,昏迷了近一个星期的“巴斯”,终于转危为安。作为熊猫的守护神,陈玉村这位熊猫专家不仅为保护熊猫世界的“国宝”作出了贡献,而且还多次为国内动物园的大熊猫提供医疗救助。
从1986年至1998年,在陈玉村的倡导下,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耗资100万元,拍摄了全世界唯一一部科教电影片《最后的大熊猫》。陈玉村说,有些镜头,在山上等十几年还不一定能拍到,熊猫世界还专门建造了福州熊猫影剧院,为游客播放这部科普电影。“这是对我们的下一代负责,要让他们知道怎样去保护野生动物,拯救这一濒临灭绝的珍稀物种。”
爱心献给灾区大熊猫
2008年12月28日,为“灾区熊猫”举办的欢度新年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序幕。这次活动为期一个月,不仅同时展出“国宝”大熊猫和万盆“国花”牡丹,还邀请四川卧龙大熊猫研究中心和澳门世界熊猫基金会的嘉宾前来看望大熊猫。
“灾区熊猫从到来的那一天起,就引起福州人民的极大关注,并受到社会各界的关爱。”陈玉村说,“灾区熊猫到来后,福州熊猫世界就开始对外招募饲养员和爱心志愿者,希望借助全社会的力量来帮助它们。如今入册的志愿者已达600多人,大大突破了原计划的100名。”
在福州熊猫世界,最醒目的一个展示区是专门为编号“福州7号”的灾区大熊猫准备的。玻璃窗内,“福州7号”正在美美地享用饲养员为它精心准备的午餐——切得细碎的竹叶;玻璃窗外,摆放着一只爱心捐款箱。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四川卧龙大熊猫中心受到严重破坏,4只“灾区熊猫”被疏散安置到福州熊猫世界,至今已有半年。陈玉村介绍说,目前这四只大熊猫情况良好,特别是“福州7号”残疾大熊猫,它是地震前几个月由卧龙大熊猫研究中心从野外抢救回来的。刚到福州时,这只约20岁的高龄大熊猫检查出患有腹水、右眼白内障、牙齿磨损、脱落等疾病,右后肢残疾。半年来,在熊猫世界的饲养员和爱心志愿者的精心养护下,它长了10多公斤,毛色也比以前光亮了许多,它的眼睛浮肿消除,已能隐约看见东西,胸部肺气肿也基本消失。
“越有难题,也就越有挑战性。当将一个个难题解决时,也就成就了新的科研成果。”灾区熊猫的到来,也为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的科研进一步突破提供了契机。陈玉村和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将会同各医院专家就“福州7号”大熊猫提出治疗方案,在驯化条件成熟、气温适宜的季节对其实施相关的眼科、牙科等手术和治疗。保护大熊猫任重而道远,陈玉村将一如既往地忙碌着。而热爱大熊猫的人们也深情地赞美他,一位志愿者在诗中写道——
“大梦山的四季轮回了一载又一载,你也忙了一回又一回;人生的旅程辗转了一段又一段,你也没歇过哪一程啊;为了心中的理想能够落地开花,为了你心中的她(大熊猫)在异乡有个温馨的家,面对世间的喧嚣你选择了很忙…… ”(记者 林丽明 钟真)
(责任编辑:周仙姿)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