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仅3位!我国科学家荣获国际大奖(3图)

发布时间:2022-07-12 20:50 | 来源:科技日报 2022-07-03 12:28 | 查看:1232次

◎ 科技日报记者 雍黎

  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重庆武隆、贵州荔波……这些因为喀斯特地貌鬼斧神工造出的美景,也许是你向往的“诗与远方”,不过你也许不知道,它们被纳入世界自然遗产背后离不开一个人的功劳。他就是我国地质学、岩溶地质学学科带头人,我国第一位岩溶地质领域的院士——袁道先。

  7月2日,记者从西南大学获悉,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岩溶委员会终身成就奖近日在西班牙Malaga大学Eurokarst2022会议上颁发,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袁道先荣获该奖,成为全球3位获得这项殊荣的科学家之一。

  当得知这一消息后,科技日报记者拨通了袁老的电话向他表示祝贺。电话那头,89岁的袁老笑声爽朗、口齿清晰,对于自己为岩溶研究作出的成绩和这次获奖,他连连谦让,更愿意说的是自己对岩溶未来研究的思考和打算。

全球仅3位!我国科学家荣获国际大奖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袁道先。

  “九死一生”,推动我国岩溶研究

  “我一辈子做地质研究,长期在野外勘察工作,遇到毒蛇、滑坡都是常事,可以说是‘九死一生’。”袁老回首往事,那些曾经的风雨艰辛,现在说来似乎已“也无风雨也无晴”。

  袁道先是著名水文地质学家、工程地质学家、岩溶学家。

  1933年,袁道先出生于浙江诸暨一书香门第,幼年时正值抗战爆发,父亲投笔从戎,他跟着父亲抗战的步伐先后辗转武汉、重庆、湖南、贵阳,颠沛流离的生活并没有使袁道先放松学习,反而坚定了他求学的决心。

  1950年春,著名地质学家谢家荣办起了南京地质探矿专科学校,袁道先抱着“国家需要什么,我学什么”的想法毅然报考,从此与岩溶地质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

  跋山涉水、野外勘测是袁道先地质工作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铁锤、罗盘、放大镜,是一直陪伴袁道先地质科研工作的“三件套”。不仅陪伴他从事了20多年的野外一线水文地质勘查工作,还陪伴他提出岩溶动力学理论,主持多个岩溶学领域的国际项目,令我国岩溶学走在世界学术前沿,也推动了全球的岩溶研究。

  20世纪50年代,他在雅鲁藏布江进行区域水文调查时,下峡谷陡峭无路,只有攀爬着表面风化严重的花岗岩前进,他差点滑进滔滔江水中。60年代他担任成昆铁路金沙江以南200公里的线路勘察队副总工,勘察调查了几百个工点,查清地质隐患,保证了成昆铁路顺利建成通车。

  1978年,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在广西桂林建立岩溶地质研究所,袁道先担任第一任所长。这一时期,他提出了岩溶地下水含水介质不均匀性概念,还提出岩溶动力学理论、中国区域岩溶的基本特征等一大批高水平的成果,将中国的岩溶研究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值得一提的是,他同国内外岩溶学家一起积极推动重庆武隆喀斯特与云南石林、贵州荔波喀斯特申报“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并于2007年6月申报成功;全力推进重庆市金佛山联合贵州施秉、广西桂林和广西环江申报第二批“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项目。申遗成功给这些地方带来了极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袁道先院士还推动了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设立。

全球仅3位!我国科学家荣获国际大奖

袁道先在重庆进行野外考察。

  心系民生,治理石漠化造福百姓

  “岩溶学不是书斋里的学问,是要为老百姓服务的。”这是袁老经常告诫学生们的一句话。

  我国是岩溶大国,岩溶区占国土面积的1/3,南方以滇黔桂为中心,北方以山西高原为中心,碳酸盐岩分布面积达340多万平方千米。西南地区是我国岩溶地貌最典型的地区,岩溶水文地质结构特殊,土壤贫瘠,呈现“土在楼上,水在楼下”“石多土少”等特点。

  石漠化为我国西南地区特有的在脆弱的岩溶地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荒漠化生态现象,导致植被退化、水土流失,导致岩石大面积裸露或堆积地表,石漠化严重地区寸草不生。他将石漠化视为继西北地区沙漠化和黄土地区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

  袁道先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关注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贫困问题。针对石漠化“病情”,袁道先带领团队因地制宜地开展石漠化治理,坚持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核心。他与多个植物研究所合作,帮助岩溶区农民在石缝中种植金银花、连翘、火龙果等经济作物,不仅避免了水土流失加剧,也保证了农民的经济效益。如今,重庆南川的金银花种植基地、广西平果的火龙果种植基地,都已成为我国石漠化治理的成功典范。

  他还和多位专家一道,跋涉6000公里考察西南贫困山区,上书国务院提出西南岩溶山区科技脱贫建议。在袁道先等院士的不懈努力下,“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被纳入国家发展计划纲要,我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全球仅3位!我国科学家荣获国际大奖

袁道先在野外考察中留影。

  “人生不知足,奔驰竟朝夕”

  今年8月24日,就是袁道先院士的90大寿,虽然已是鲐背之年,袁老却没有放下手中的工作。

  “袁老每年要带1个博士,1-2个硕士研究生。”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杨平恒教授是袁道先的学生,他说袁老年事已高,不能亲自到一线跑野外做研究了,但还是在学术上培养硕博士研究生。

  在学术研究方面,袁老非常注重岩溶学的科学问题,要求团队和学生的研究内容直接服务于国家需求,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为应对喀斯特槽谷区资源环境问题,在袁道先的指导下,西南大学从2004年开始在重庆金佛山及周边喀斯特槽谷地区开展生态环境监测工作,2021年获批重庆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金佛山站)。袁道先是金佛山站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非常关心该站围绕“喀斯特槽谷脆弱生态环境演变与生态修复”这一重大生态科学问题开展的监测和研究。

  说起我国岩溶的情况,袁道先如数家珍,各种数据他都了然于心。

  我国岩溶地下水资源量达每年2034亿立方米,约占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的23%,是岩溶地区重要的战略水资源;西南地区分布有3000多条岩溶地下河,地下水极易受到污染,初步评估有30%的地下河水质变差;岩溶区干旱缺水、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面积超过9.2万平方千米……

  “虽然我国岩溶地区的石漠化和地下水污染治理取得了一些令人欣喜的成果,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岩溶水文地质科学研究。”袁道先说,在治理石漠化、保护地下河、岩溶区生态环境等方面还需要继续加大科技攻关力度,为保护绿水青山提供地学支撑。

  文中图片均由西南大学提供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