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岁孙老伯救人后“要求宣传表扬”是不是道德勒索?(图)

发布时间:2010-09-14 01:05 | 来源:南方报业网 2010-08-02 15:47 | 查看:5915次

  近日,57岁的何大妈晨练时一头栽进了荷花池,82岁的孙老伯奋不顾身跳入池中救人。大妈心存感激,打算登门道谢,却被老伯要求找电视台报社,宣传一下他的行为。大妈的女儿得知此事,在网上发帖质疑老伯的救人目的,该帖引来网友热议。

  支持者说:孙老伯救人“要求宣传表扬”无可厚非

  做好事“要表扬”、“要宣传”首先符合人性。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天性,而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也表明,人有尊重需要。我们并不否认甘于奉献、做好事不留名的行为方式,但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有人外向、有人内向,有人高调、有人低调。而这,没有对错之分。何况做好事“要表扬”、“要宣传”,事实上并没有违背现行的政策体系。

  毫无疑问,做好事“要表扬”、“要宣传”与做好事“为表扬”、“为宣传”,在动机和目的上泾渭分明。正如孙老伯所说的,“我自己都80多岁的人了,要那个名声做什么用?”退一万步说,即便事情真相如此,也并非一无是处。相较于损人利己、损人不利己,主观利己客观利人仍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嘉许空间,对营造助人为乐的社会风气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综观整件事情,吊诡之处在于:八旬老人跳入池中救人,而比他们年龄更小的人“围观”。更加吊诡的是,事后,救人者因为“要宣传”而遭受被救者和其他“年轻人”的质疑乃至“炮轰”。熟悉而又陌生的场景与结局,是缺乏信任、怀疑一切的演化必然。表面的纠结掩饰不了内在的双重“病态”——“行为病态”和“价值病态”。联想到南京的“彭宇案”,或许可为诸多的“见死不救”事件找到一丁点的答案影子。但这使得悲哀和绝望随之袭来。(陈尧)

  反对者说:一种“道德表演”,甚至是“以道德名义进行勒索”

  如果说救人本身是高尚的话,是符合公众道德期待的话,那么,“要求媒体报道此事”就成了另外一个事件:“道德表演”——试图让自身的高尚行为让天下人皆知,姑且不论能否达到“是想为大家树立个榜样,好让大家都学习他的精神,提高社会风气”的目的,从一定意义上说,尽管社会有宣传的义务,但未必就能提高社会的认同度。

  事实上,在笔者看来,这个事件体现了当下社会的一种道德状况。易中天先生曾将当下中国道德危机频发、缺德事件不断的道德状况称之为“道德沙尘暴”, 并且,他还指出,“真正需要我们思考的,是为什么不纯的动机,有时会有不坏的结果;看起来或者实际上“崇高”的动机,却可能弄出最坏的结果来。结合起来,我们似乎也无须追问救人者的动机,因为他毕竟做了一件好事。但是,事情往往并不这么简单。

  笔者以为,“要求媒体报道此事”的救人者是依旧生活在“熟人社会”中思维逻辑显现,并不符合当下“陌生人社会”的要求,是缺少公共意识的折射。近代以来,严复、梁启超、鲁迅等一些著名学者,都反复指出,中国人缺乏公共精神、团体意识,人各怀其私,没有凝聚力,而且在社会转型进程中,众口抨击的缺乏公德意识、道德滑坡现象有加剧的迹象。而“要求媒体报道此事”的救人者,并非是道德标杆,相反,是一种“道德表演”,甚至是是在索取道德“报酬”——舆论的褒奖,而这未尝不是一种异化和“以道德的名义进行的勒索”。(朱四倍)

  分析者说:现实版“求求你表扬我”背后的道德判断和媒体功能

  值得玩味的还有各方心态。被救者女儿的反应并不让人意外,我们都受过同样的教育。孙老伯主动要求宣传自己才让人意外,其动机很清楚:“这秀,是作给那些冷漠看客的。”试想如果当下社会不是这么冷漠,孙老伯自然也就不需要提出这样的要求。为善最乐,救完人,慢慢走回家,平静享受这份快乐,岂不更好?而从大众反应看,很多人痛骂被救者女儿“忘恩负义”,“狼心狗肺”,其实正如前述,这真的有那么难理解吗?痛骂也许是为了宣扬助人的美德,但同时失去宽容的美德。于是,我们看到了太多急迫和愤怒,都在用极端的方式表达诉求,而少了春风化雨的从容和平静。究其根本,当然沉疴已深的社会由不得人不着急,但有些事就是急不得。

  还必须注意到孙老伯的诉求也是在拷问媒体,媒体除了揭丑,还要扬善,而后者目前做得远远不够。必须承认这对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比如“彭宇案”之后,到处都一窝蜂报道类似事件,众皆感慨“好人难做”。貌似满街都是碰瓷族,实际上显然不是事实,曾经有一个早上,大雪路滑,眼见前面一老妇摔倒,我稍一犹豫,马上有两个人把她扶起来了。当时又是懊恼,又是感慨:你说我怎么会犹豫呢?实际上,到今天我还认为彭宇案真相未明,媒体报道缺乏平衡,这点就不赘述了。从这点看,《青年时报》旗帜鲜明表示“我们就是要捧红孙老伯”,值得赞赏。

  但同时必须看到,媒体固然有责任,但是是有限责任,如果孙老伯指望媒体多报道好人好事来改善社会风气,恐怕是要失望的。追求罕见现象是新闻的本质属性,拿这件事来说,真正的新闻点是老伯主动要求宣传,而非救人。而如果要强制宣传,比如通过政府主导发通稿,树榜样,这么多年已经证明了效果也并不好。以急功近利的方式寻找解决之道注定失败,根本的办法,仍然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个人选择,也许影响不了几十万人,但至少可以影响围观的几十个人,身边的几个人——需要提醒一下,不要不好意思说自己做了一件好事。(彭远文)

  综合京华时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人民网、红网相关报道

(责任编辑:吴雄)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