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9-14 00:53 | 来源:汉江时报 2010年08月07日 A1版 | 查看:8667次
八旬老伯勇救落水者本是一件好事,但事后要求被救者找媒体宣传事迹。为此,被救者家人倍感意外,在网上发帖质疑老伯的救人目的,该帖在各大论坛上引来网友的热议。大多数网友支持老人的行为,认为老人纵身跳水救人是需要勇气的,而老人要求宣传更是为了破除社会坏风气。但也有网友认为,做好事就应该不留名,留名就和功利沾上边了。
对此,有心理专家分析,老伯勇救落水者并“求表扬”更多是源自老人一代的英雄情结,而这与很多人观念中认为的“完人”不一样。
【事件回放】
八旬老汉救人年轻人看热闹
近日,57岁的杭州市民何大妈晨练时一头栽进了荷花池,82岁的孙老伯奋不顾身跳入池中救人。救人的老伯姓孙,连云港灌云人,今年82岁,1944年参加新四军,1953年抗美援朝之后被分来杭州工作。据悉,孙老伯主动联系上了被救者,希望被救者通过向领导反映、向媒体通报等方式,表扬这件好人好事。
这位高龄“恩人”的要求,让被救者及家人感到意外。被救者的女儿韩女士在当地论坛发帖叙述了此事,希望网友帮助解惑。她写道:“我内心真是五味杂陈。本来一件见义勇为的好事,如今哽得我像吃了苍蝇一样……我本希望保留妈妈的隐私,毕竟一个人生病本来就比较忌讳人家宣传来宣传去,可这位恩人却希望把事情昭告天下以证明他是一个好人。”
孙老伯则特别强调,他不是第一个跳进池中的人。“我是第二个跳进池中救人的。第一个跳进池中的也是一个老头,年纪比我还大,84岁了。”他在要求媒体报道此事时解释说,并不是为了名。“让我寒心的是,当时在场那么多比我年龄小的人,他们都没去救,结果还是我们两个80多岁的老头跳进池里。所以,有必要把这样的事情宣传一下,教育一下旁观的年轻人。我自己都80多岁的人了,要那个名声做什么用?”孙老伯还表示,“做了好事都不留名,谁能知道这个世上还有好人呢?”
【网友争论】
救人后“求表扬”该不该?
韩女士发帖,以及媒体的报道后,立刻引来网上数万条的评论,无论是救人者还是被救者,都被先后推上了风口浪尖。记者浏览发现,不少网友调侃老伯也赶上了时尚的潮流,想主动炒作,但在调侃的同时,大多数网友还是选择了站在老伯一边。
赞成派
“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纵身跳下水去救人,这个想法只在一两秒中就要做出决定,如果他有时间考虑你所说的那些事后的宣传,都考虑清楚了怎么也得十几二十几分钟。”
“‘做了好事都不留名,谁能知道这个世上还有好人呢?’孙老伯的话虽朴实,道理却深刻。”
“高调的见义勇为远比眼看着有人落水溺死要伟大得多。”
“被救的人和家属堂而皇之地拿虚无飘渺的道德大棒来羞辱施救者,让人想起了农夫与蛇的故事,不能不说这才是我们社会的悲哀。”
反对派
“被救者感谢登报都不过分,但讨出来的,味道就差了。”
“如果做好人好事做到这个份上,还是值得大家来学习的榜样吗?”
“80岁出名,对他自身来说或许没有什么,但是对他的儿子女儿们来说呢?他会不会借这件事让家里人出名呢?这是其一。
出名以后肯定有人会上门来送钱送物的,这个钱就又不一样了!要鼓励见义勇为是对的,但是不能假借见义勇为来谋利!个人觉得只要写张表扬信,贴在街道里,送点礼就够了。过了,估计就是动机不纯了。”
【专家观点】
老伯行为更多源自“希望改变社会风气”
针对这种社会现象,广州市向日葵心理咨询中心心理专家胡慎之表示,其实现在的社会风气确实存在做好人好事不被接纳认可的现象,而老伯就像一个皇帝新装里的小孩一样,他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要求找媒体宣传,改变社会风气。
这个观点与新华网网友赵光瑞的观点不谋而合,“有人落水需要八旬翁救人,一些年轻人在旁边看热闹,既反映了一种世态,也反映了当前社会的复杂。无论怎样,这不是一种正常的社会表现,社会的管理者应该有所反思。而八旬翁救人要求宣传的本身,实际上也是一种批评,是对社会不能有力推动引导保护相互关爱的善意批评”。
“80多岁的老伯去救落水者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实际上,到了一定年龄的老人比起年轻人、小孩来说,都是更怕死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说老伯希望宣传获得名利的动机是不大可能的。”胡慎之分析,老伯当过兵,是有英雄情结的老一代,他希望一己之力能够改变社会风气,是比较符合他这代人的心理状态。“在老伯那一代当过兵的人,其经历对他们那一代人的影响是很难被现代年轻人所理解的”。他认为,老伯的心理更多是源自英雄情结,希望能够改变目前一些不好的社会风气。
(责任编辑:吴雄)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