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1-20 09:23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4年11月20日 11 版 | 查看:1476次
11月4日,邵建波向中国公安民警英烈基金会捐赠100万元现金和80万元的物资。
11月7日,邵建波与股东金炜一同赶赴南京,向南京市红十字会捐款两万元,设立“红十字旗帜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援助资金”,专门用于幸存者生活补助和节日慰问……
他被称为“活雷锋”,全国爱心形象大使,年近50岁的邵建波,做了20多年的慈善事业。
邵建波操一口浓重的江浙口音,很多人记住他的名字更多的不是因为他的慈善事业,而是小说《林海雪原》同名主人公少建波。对此,邵建波并不介意,“能跟这样的英雄同名,也算是我的福气吧!”11月12日,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邵建波笑着说。
邵建波钟情于慈善事业与他幼时的一次经历密切相关。邵建波祖籍在浙江省瑞安市。“6岁时,有一天我去买冰棍,一辆大卡车从坡上冲了下来,我还在发呆,这时一个解放军战士快速跑过来将我拽到一边,卡车就从我刚刚待过的地方冲了过去,那个解放军战士只是提醒我下次过马路要小心就匆匆地走了。长大后,却怎么也找不到那个恩人了。”母亲对邵建波说:“你要记住,向解放军叔叔学习,将来做个好人。”从那时开始,邵建波就暗下决心,要通过助人来回报社会,他觉得只有帮助更多的人,才能对得起当日救下自己的那位解放军同志。
邵建波有着浙江人特有的经商天赋,每一分捐给别人的钱都是他自己挣来的。1980年,15岁的他把父亲工作往来信函上的邮票揭下来去“倒卖”,成为学生老板。随后,他又卖钢材供应券,还做过废品加工销售等工作。养虎皮鹦鹉,拿到夫子庙去卖,让邵建波获得人生的第一桶金。他还倒过猴票,到深圳炒过股票,回南京又炒过房。这些丰富的经历为他积累了早期财富。用邵建波的话来说,他发财,只是经商的步子领先了其他人一步。“与那些一次就捐助上千万元的老板相比,我在慈善榜上永远都排不上号。”邵建波说,“好多老板都是‘发家’后,才开始做慈善的。但我是在事业发展的同时,就实实在在地在做慈善了,而且直到现在依然在做。”
“慈善事业并不是完成每年的既定目标”,在邵建波眼中,这样的慈善并不是真正的慈善。“我从来不会说自己一年要捐多少钱,而是视最终一年的收益来定,挣了多少钱,再决定捐多少。”邵建波说。
邵建波曾遭遇过全国各地形形色色的索捐者。2007年5月8日上午,有10多名索捐者找不到他,竟找到了他的家里,向他正在家养病的69岁母亲黄爱华讨说法。他们把求助的失落与对邵建波的不满发泄到了老人身上,老人被气得当场吐血昏迷,被送往医院急救。临终前,老太太嘱咐儿子,要照顾好年迈的父亲,慈善也要继续做下去。满怀愧疚的邵建波心里五味杂陈,母亲的遭遇让自己无颜以对,母亲的宽容和对自己的支持更让他心中犹豫。
最后,邵建波决定走出这个阴影,“母亲都理解自己,为什么不能继续坚持?”为了避免悲剧再次发生,邵建波年过八旬的父亲被转移过3个地方,除了家人,没有人能接近,“同样的事情绝对不能再发生第二次,否则我自己都不能原谅自己”。如今,家人虽然嘴上对他的行为保持中立的态度,却也不会公开反对。
后来,邵建波决定匿名帮助别人。几年间,他用了好多名字,为的是使家人不被打扰。然而,他的做法还是引来好多骂声。一个发小对于邵建波的善举很不理解,他说:“我对慈善这件事并不反对,你有能力去做总是好的,但应该考虑对别人造成的影响。自己的母亲被人索捐逼到绝路,为什么还不吸取教训,还搞这些宣传?”
朋友觉得他不应该再让媒体介入,邵建波对此很无奈,“我已经做到活动时不带记者,却也不能一直这样推辞拒绝啊”。前段时间,央视请邵建波的父亲去电视台录节目,邵建波拒绝了,“我必须让我的家人远离公众的视线,至于大家对我的评价,无所谓了”。
匿名的方式也引来很多争议,有人说他这样做是故弄玄虚,变着法儿引起别人关注。他每到一处,不用真名,会留下一面五星红旗。“这是我对当年救我那位同志的尊敬,当时他肩上一个红色的领章让我印象特别深刻,我只知道这个印记,希望留下一面小的五星红旗能够让更多的人理解做好事的意义,它是一个象征。”面对质疑,邵建波很无奈。
邵建波对记者说,一个大学教授出版了一套词典,因为销路不好,无奈之下,准备当废纸卖掉。邵建波知道后,以12元一本的价格买走,捐给了希望小学。学生们觉得词典编得很好,想要更多。邵建波又找到这个教授,此时却被告知涨价,一本15元。邵建波告诉对方自己并不是买回去卖,而是捐给学生,做慈善用的。不曾想对方的回答竟是:“你骗谁呢?”教授的话让邵建波心寒。
“我不缺钱,也不缺名,根本不在乎那些东西,却被人骂成‘作秀狂人’,真的很难受。”对于做慈善,邵建波不知自己还能坚持多久。
本报记者 桂杰 实习生 吴雪阳
(责任编辑:曹子敏)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