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关注郑承镇:因其平凡 尤其可敬

发布时间:2010-11-24 00:30 | 来源:大众网 2010-11-15 10:36:00 | 查看:8877次

  这两年许多名人相继辞世,钱学森、季羡林、吴冠中……和这些名人不同,我们好像从没觉得郑承镇是名人。他是我们的朋友、街坊,是随便哪天在大街上就能碰上的老郑。

  年少时,郑承镇曾离家出走,四处游荡 ;中年时,他曾因诈骗入狱四年。他一直觉得自己活得“没有尊严”,但一次对流浪儿的偶然救助,使他感到自己可以堂堂正正做人。由此,没有固定收入的他,先后收养400多个流浪儿,用二十多年的时间诠释了自己的大爱人生。

  “没事儿可以跟他说说话。”郑承镇第一次收养流浪儿时的初衷,“只是想找个伴儿。”当孩子的父母泪流满面地跪谢“好人”时,郑承镇觉得“总算得到了别人的尊重,可以抬起头来做一个人”。一句“好人”的评价,让老郑二十多年满大街去“捡”孩子。

  英雄莫问出处。

  这就是真实的郑承镇,我们身边的郑承镇。

  我们为什么关注郑承镇?

  郑承镇代表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叫信念、叫坚持、叫爱心。

  当一批流浪儿童的家长,他之所以一做就是二十多年,拿老郑的话说,就是想做一个得到别人认可的“好人”。这种信念,不但朴实,而且执拗;这种坚持,源自内心的朴素,也来自社会的关注;这种爱心,给了孩子们温暖,给了市民感动,给了城市灵魂。

  我们都熟悉这句话: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前半辈子做了“坏事”的郑承镇,用后半辈子实践了“把收留流浪儿童当做自己的事业来做”的诺言。

  在寒冬来临的时候,泉城好人郑承镇走了。我们少了一位朋友,孩子们少了一位“父亲、爷爷”,这座城市少了一盏灯,市民的心里少了一丝温暖。

  我们在感动感叹感慨之余,还应该有所思考有所行动。流浪儿不能没有家庭,生活不能没有目标,人生不能没有追求,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不能没有坐标。

  我们十几年一直在报道老郑的故事,我们希望每一个泉城人了解他人生轨迹的转变,他生命中的忧伤和欢乐。

  我们一起张扬善,一起诠释人性温暖的真谛,一起呼唤更多平民英雄。

  有时候,平民和英雄之间就一步之遥。

  有时候,从平民走向英雄却需要一辈子。

  郑承镇就是一位用20多年的坚持成为城市英雄的平民。

  郑承镇是我们这座城市的英雄,因其平凡尤其觉得可敬。老郑从根上就是一平民,可他又实实在在是一位值得我们敬仰的英雄,好人老郑也是英雄老郑。

(责任编辑:吴雄)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