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花开竞芬芳 ——三门峡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综述(下)(组图)

发布时间:2021-12-05 13:15 | 来源:三门峡日报 2021年12月03日 第02版 | 查看:768次

作者:本报记者 葛洋

 

好人广场引领文明新风 

 

党旗飘扬在战“疫”一线 

 

抗战老兵讲述红色故事 

 

党史学习教育进校园 

 

专家义诊送健康 

 

“青青”服务温暖人心 

 

志愿骑行倡导文明理念 

云天逢冬景,木叶动冬声。冬日,走在崤函大地上,精心制作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景观小品、多种形式的文明城市创建公益宣传牌等,点缀成“珠”、串“珠”成“链”,与文明礼让的市民和志愿服务者的身影交相辉映,构成一道道亮丽风景线、一幕幕暖心画面……

满城洋溢幸福感,喜看今朝城市美,美在令人赞叹的城市景色,美在令人景仰的发展气魄,更美在润物无声的文明新风。浸润在文明雨露中的“天鹅之城”三门峡,已经成为现代文明的窗口。

崤函劲吹文明风 扮靓“美丽天鹅城”

文明之风润化崤函大地,聚力创建续写喜悦篇章。在路口,志愿者举着小红旗,劝导不文明行为;在社区,志愿者清理楼道内的小广告,慰问困难家庭;在乡村,志愿者关爱留守儿童,陪伴失独老人……

三门峡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的过程中,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市民文明素质。随着创建工作的持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深入推进,一批又一批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不断涌现。

“道德”从来就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一种情怀,一种品质,更是一种态度,一种习惯。今年11月5日,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结果揭晓,三门峡市“爱心之家”志愿者协会会长、三门峡市妇联兼职副主席孙梅丽荣获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消息一经发出,受到市民广泛关注和强烈点赞。孙梅丽的公公婆婆体弱多病,行动不便,经常需要住院疗养。多年来,孙梅丽任劳任怨,悉心照料两位老人,用实际行动诠释孝道与真情的深刻含义。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孙梅丽把对家庭的爱延伸到社会,成就大爱。她发起成立的三门峡市“爱心之家”志愿者协会,已吸纳志愿者1.5万人,先后成立10个“关爱社区老人”志愿服务队,累计为敬老院、社区的560名老人提供服务8000余次,志愿服务时长有2万多个小时。

今年7月下旬以来,响应进一步防控疫情的号召,三门峡众多志愿者坚守各老旧小区,向居民发放“防疫口袋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点一本通》。三门峡齐心战“疫”,来自你我他的平凡微光,汇聚成全民抗疫的万丈光芒。建西社区水工厂家属院南区的71岁老党员尚卓娜,仅用两天时间便完成了120户住户的摸排工作,为筑牢小区“疫情防护墙”打下坚实基础。湖滨区高庙乡卫生院24岁的护士吕娟连续工作20天没有休息,并且一再推迟婚期。三门峡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张培宏和岳斌接收疫苗、将疫苗运送至冷藏库并监测疫苗温度,这些工作大多是在深夜完成。像这样的志愿者很多,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成为疫情防控一线的一道“亮光”。

人人争当志愿者,人人投身做公益。三门峡现有实名注册志愿者3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5%,建成雷锋学校3个、学雷锋志愿服务站1288个,成立志愿服务队2050支,发布“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助力文明城市创建”无偿献血、“保护母亲河”绿色徒步环保等优秀志愿服务项目125个,广泛开展扶贫济困、社会关爱、环境保护等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引领文明新风尚。

志愿服务品牌化 惠及民生添活力

如今的崤函大地处处活跃着志愿者的身影,还有一个个热爱公益、无私奉献的志愿服务组织,一个个奉献爱心、贡献社会的志愿服务社区,一个个扶危济困、关爱他人的志愿者服务项目。

三门峡市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与“接地气、去官气、传正气、转作风、惠民利”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夯实工作责任,着力推动城市环境、城市文明大提升。

文明新风,传扬一城。三门峡推动“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广泛开展,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重要传统节日期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倡导文明、和谐、喜庆、节俭的现代节日理念。

近距离观赏美丽的白天鹅,领略大美的崤函风景和我市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是许多残疾人朋友渴盼的梦想。三门峡市助残扶残协会会长闫文智介绍,从2016年起,三门峡市助残扶残协会推出“我和天鹅有个约会”公益项目,先后帮助200名残疾人朋友亲近大自然,感受社会温暖,帮他们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春风送暖,照亮一城。记者翻阅三门峡市助残扶残协会的资料看到,2019年开展的“我和天鹅有个约会”公益项目中,志愿者精心安排,或扶或搀,或抬着轮椅,帮助残疾人近距离观赏白天鹅,真诚的服务赢得了残疾人朋友的好评。

“老师就像我们的妈妈,让我们在学校感到很暖心……”记者日前在灵宝市焦村镇第一初级中学采访时,该校学生纷纷表示。灵宝市焦村镇第一初级中学“爱的延续”志愿服务项目是我市的特色品牌,该校德育处副主任侯艳聪介绍,该校注重培养优秀教师成为“代理家长”。凡寄宿在校的留守儿童,教师都会与其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非寄宿的儿童,教师定期走访,并与其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掌握孩子们的情况,共同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据了解,从2015年8月至今,已有220名教师参与“爱的延续”志愿服务项目,参与志愿者不断增多,该校对农村留守儿童、困难家庭子女以及特殊儿童的关爱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我和天鹅有个约会”公益项目和“爱的延续”公益项目被评为2020年河南省优秀志愿服务项目。2020年“学雷锋”活动开展期间,市文明办发布2020年志愿服务优秀项目125个,表彰了一大批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一批”先进典型优秀志愿者、优秀志愿服务组织、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优秀志愿服务社区等,大力弘扬了志愿服务精神,塑造了我市志愿者的新形象。

为更好地发挥志愿服务在改善民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持续推进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化建设,壮大志愿服务力量,今年,我市面向社会集中发布了183个三门峡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内容涵盖理论宣讲、科普科教、风尚倡树、爱心帮扶、生态环保、卫生健康、帮教助学、法律服务、平安建设、心理咨询等领域。

薪火相传提素质 文明创建掀高潮

“双减”政策实施后,青少年教育究竟该如何开展?青少年的文明素养究竟该如何提升?三门峡市给出了问题的答案。

聚力同心,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我市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主题,持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活动,广泛开展经典诵读、传统运动项目、戏曲、书法进校园活动,通过“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等主题教育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英雄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日常生活,评选表彰“新时代好少年”20名。

聚焦措施,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全市829所中小学校全部设置心理辅导室,以妇幼保健院为基地,成立未成年人“一站式”救护中心,精心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开展涉未成年人网课平台专项整治行动,加强网课页面周边生态管理,营造清朗网课空间。实施“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项目,保障特殊群体学生入学。坚持权利平等,6000余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全部就近入学。

聚集合力,构建网络教育平台。我市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网络教育平台,上线家长、教师、学生20万余人次,平台以“专家巡讲”“专题辅导”“每周一信”等形式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营造全社会携手共育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

一张张民生清单、一件件民生实事,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民生答卷,绘就了一幅幸福的民生画卷。如今的三门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的氛围日益浓厚,市容环境更加干净整洁,市场秩序明显规范,交通秩序不断向好,文明风尚得到弘扬,市民素质明显提升。

文明有力度,百姓获得感实实在在;城市有温度,群众幸福感真真切切;创建有深度,民生品质感节节攀升。立足新的起点,三门峡正奋力前行,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为目标,绘就更加美丽的城市画卷。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