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将军”赵渭忠的故事(图)

发布时间:2010-09-19 00:19 | 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2001-12-21 | 查看:7069次

赵渭忠将军和孩子们在一起(中国好人网配图)

  石家庄12月20日电(记者江山)有一位戎马半生的老人,9年来踏遍了河北省17个贫困县的乡村学校,收集了几十万字有关失学儿童的资料;他先后和家人一起捐款24万余元,从社会上募集资金300多万元,发展成近万人的“希望大军”,兴建了10所希望学校,圆了1800名贫困生的求学梦;他的奉献精神感动着无数人的心灵,乡亲们热情地称他“希望”将军,孩子们亲切地叫他“希望”爷爷……

  他,就是年近七旬的退休将军——河北省军区原副政委赵渭忠。

  “最大的心愿是让因贫困而失学的孩子重返课堂”

  1992年10月,赵渭忠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可他决心继续为党和人民干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把目光投向了“希望工程”。

  原来,当年赵渭忠在省军区分管“双拥”工作,每年都要到革命老区走访和慰问群众,亲眼目睹了不少学龄儿童为生活所迫进不了校门,不得不拿起鞭子到山上放牧牛羊,即使能读上书的孩子,也常常是在墙壁透风、屋顶漏雨的危房里上课。黑屋子、土台子、泥孩子,那一双双渴求知识、向往上学的神情,似乎都在向他诉说着“爷爷,我要上学,我要读书”的心声。出生于浙江省东阳县贫苦农民家庭的赵渭忠,从小就失去了双亲。由于家境贫寒,他先后4次失学,靠着乡亲们的接济才完成了从小学到师范的学业。幼时的失学之苦、求学之难,在他的心灵深处打下了烙印。他在办理完退役手续的第二天,就来到河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向“希望工程”送去3000元捐款。

  从此,赵渭忠把“希望工程”作为自己退休后的事业,孜孜以求,锲而不舍。涞源县是抗日英雄王二小的故乡。他去看望救助的孩子时,看到赵家井村小学的4间校舍,有2间倒塌,2间已成了危房,孩子们夏天在露天的场地读书,冬天在羊圈里上课。村干部内疚地说:“翻盖少说也得8000元,村里实在拿不出这笔钱呀!”他当即表态:“就是喝半年稀粥,也要给孩子们盖几间像样的教室。

  ”不久,他果然从家里拿来1万元钱,又多方筹措资金2万元,为赵家井村盖起了9间新校舍。竣工后,乡亲们要以赵将军的名字给学校命名,他说:“就叫‘八一希望小学’,让孩子们永远记住解放军吧!”

  石家庄市的贫困生罗磊从上初一起就面临辍学,母亲患脑膜炎留下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父亲没有工作。赵渭忠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骑车来到罗家,给家长讲一定要支持孩子完成学业的道理,并承诺每月资助罗磊100元学费,直至她大学毕业。打这以后,赵渭忠每月都将资助金如数送到罗家。小罗磊也很懂事,学习刻苦,品学兼优,年年被评为校、市“三好学生”,并被评为第三届“全国十佳春蕾女童”。今年,她还以全市中考第二名的成绩考取了石家庄一中。

  在重点帮扶中小学贫困生的同时,赵渭忠还把爱心撒向大学校园。河北师范大学有12名学生因经济困难面临退学。他闻讯后,立即赶到学校,商量救助事宜,并拿出6000元对他们进行帮助。

  读孩子们的来信,是赵渭忠老两口最高兴的事儿。几年来,他们先后收到失学孩子的来信2000多封。对此,赵渭忠说:“我们最大的心愿是让因贫困而失学的孩子重返课堂。想想这些孩子都能快快乐乐地成长,我们高兴得做梦都能笑出声来。”

  “最大的理想是让社会更多的人参与希望工程”

  赵渭忠知道,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必须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为了争取家人的支持,他多次向老伴和女儿讲述太行山区失学儿童的故事,讲起自己童年时辛酸的求学经历。他在家里组织了一个“希望工程爱心社”,制定了“1+1希望行动”计划。他给北京工作的女儿写信道:“春天不播种,秋天就没有收获。对没钱上学的孩子来说,误其一时就是误其一世,我希望你们明白这个道理……。”同样有爱心的两个女儿最理解父母的心了,她们与丈夫商议,各捐助两名贫困孩子。两位小外孙女也拿出压岁钱,与太行山区的失学小姐姐、小哥哥结成了对子。

  为了动员更多的亲戚朋友加入到“希望工程”的行列中来,赵渭忠费尽了心思。他给在上海经商的侄女写信,宣讲“希望工程”的重大意义。侄女主动要求资助失学孩子,她说:“将军伯伯指挥到哪里,我就‘打’到哪里!”今年5月,赵渭忠80多岁的姐姐去世时,留下了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7400元钱。赵渭忠说服外甥和亲朋,以姐姐的名义将这笔钱捐给了“希望工程”。

  为了大山深处失学的孩子能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赵渭忠对“希望工程”达到了近乎痴迷的境地。他走到哪里,就把“希望工程”宣传到哪里,也把“希望工程”的工作做到那里。1996年7月,他应邀参加了河北经济广播电台“灯火阑珊”节目。在直播间里,他与听众朋友们交流有关“希望工程”的信息,讲了一个又一个“希望工程”的故事。没几天,一位在北京打工的安徽籍姑娘打来电话。

  她说:“我收听了你讲的故事,很感动,接连6天给你打电话,今天终于打通了,我现在向你报名,用我打工挣来的钱,资助一名失学的孩子。”几天后,他们在北京见面了,这位姑娘拿出100元钱、10个作业本、一支钢笔、一本信纸、20个信封、20张邮票,让赵老转交给被资助的孩子。

  赵渭忠的事迹打动了无数的人。在他的感召下,北京、陕西、黑龙江、湖南等全国各地的战友,都成了他的“希望朋友”;身边的工作人员、离退休干部,也纷纷加入了他的“希望大军”行列。1996年夏天,赵渭忠乘火车回老家探亲,与一名美籍华人老大姐坐在一起,无意中又谈起了“希望工程”。老大姐深为感动,拿出100美元,要求资助两名失学孩子。她说:“虽然我的退休金每月仅有700美元,但我愿意加入你的行列。”从此,赵渭忠又有了一位国外的“希望朋友”。

  “最高的荣誉是能为党、政府和人民群众做点贡献”

  9年的“希望之路”,赵渭忠将自己的积蓄和退休工资全部奉献给了“希望工程”。走进他家,人们都很难相信这就是一个将军之家:房屋还是初建时的老样子,全没有时下流行的豪华气派。水泥地面磨出了细细的沙砾,几只破旧的老式沙发,一台25英寸的国产彩电,他和老伴每人一张军用钢管硬板床。他和老伴没有添过一件价值超过百元的衣裳,家中日常开销仅靠老伴每月900多元的退休金维持。有些人对此不解,问他:“你劳苦功高,这样苦自己值吗?”他听了总是淡然一笑:“我这样做,上能为党旗增辉,下能为百姓解难。个人清苦点,又算得了什么!”

  近年来,赵渭忠的感人事迹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1998年,他被评为全军先进离退休干部;1999年,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2000年,他荣获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特殊贡献奖;今年“七一”前夕,河北省军区党委做出专门决定,号召全体党员干部向他学习;今年10月,赵渭忠一家被中宣部、民政部等18个部委评为第三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他还受聘为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河北省青基会的理事和副会长职务。

  面对这些荣誉,赵渭忠深情地对记者说:“最高的荣誉是能为党、政府和人民群众做点贡献。作为一个老党员、老干部,我更看重的是共产党员的好名声!”

(责任编辑:吴雄)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