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5-15 08:30 | 来源:求是理论网 2010年09月07日 11:41 | 查看:9283次
赵渭忠将军在给山里孩子们发放慰问品
“我们共产党员好比种子,走到哪里就应该在哪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像一盏灯,走到哪里就应该在哪里发光,点燃众人的热情。赵渭忠同志就是这样一颗红色的种子,一盏不熄的明灯。他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奋发有为的工作品格,为我们书写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不懈追求,向人民群众展示了我们党和人民军队的良好形象,以实际行动努力实践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2007年1月27日人民日报《“夕阳”为希望工程增辉》
三年前,总参孙有贵同志给我讲述了一位身无分文的老人资助贫困孩子上学、筹资兴建学校的故事,并有机会多次见到这位老人。看上去,他像一位朴实的农民,虽有些疲惫、但精神矍铄。“我是一名希望工程志愿者”他说着,递给我一张名片。名片上写着:希望工程志愿者——赵渭忠。名片的另一面写着:讲希望工程的故事,交希望工程的朋友,干希望工程的事,做希望工程的文章。
这位老人,就是河北省军区原副政委、少将赵渭忠。他戎马半生,献身于党和人民的事业。退休后,他虽赋闲在家却终日奔忙,他生活俭朴却是“双料富翁”;他十八年如一日热心公益事业,他把至情大爱献给了贫困失学儿童,他和家人以“家庭希望爱心社”的名义先后向“希望工程”和受灾地区捐款100多万元,资助贫困学生650多名;向社会募集资金1000多万元,资助贫困学生5000多名,援建希望小学40多所……
(一)
赵渭忠将军上任不久,他到太行山老区看望转业军人和烈属。在涞源县赵家井村小学,他看到这样一幕:学校一共四间校舍,两间倒塌,两间危房,孩子们夏天露天读书,冬天在羊圈里上课。当时,教室里光线很差,也没有取暖设施,几十个孩子正在读书,很多孩子的手被冻得裂开了口子。此情此景、所见所闻让赵渭忠揪心不已。回石家庄后,赵渭忠让妻子拿出1万元,并多方联系筹措到两万元,为赵家井村盖起9间新校舍。他和老伴商量,将来退休就投身“希望工程”。
1993年,赵渭忠退休后,和老伴儿一起揣着3000元来到河北省希望工程办公室。他对工作人员说:“希望工程是个大学校,我要做这所学校的一名走读生,我‘上学’一不占你们编制、二不挤你们位子、三不住你们房子、四不坐你们车子、五不领你们票子,今天我带来的钱就是我的报名费。”3000元是当年河北省希望工程办公室收到的数额最大的一笔个人捐款,这笔捐款成为阜平县城南庄希望小学建设资金的一部分。赵渭忠开过一个家庭会,决定把今后每年的退休金全部捐献给“希望工程。” 为了“希望工程”,他和老伴把家从北京搬到了石家庄;为了摸清失学儿童情况,他走遍了太行山革命老区,记下了几十万字的资料。他和家人成立了“家庭希望爱心社”,他的女儿、女婿、侄女都纷纷加入“希望工程”。赵渭忠的姐姐是位普通的农民,老人在临终前把一生省吃俭用积攒的7000多元钱全都交给了弟弟,让他去资助那些因为贫困而失学的孩子。
1994年,赵渭忠联系捐资20万元,在八路军129师曾驻扎的邯郸涉县兴建了一所希望小学。那年12月,赵渭忠到那里看望自己捐助的10名学生,乡里给他做了一锅热腾腾的红薯饭。吃着红薯饭,听着老乡们一个劲儿的感谢,赵渭忠动情地说:“我资助孩子就是为了报答老区人民对人民子弟兵的养育之恩。我是一个老兵,是我应该感谢你们啊!在革命老区,每一个县都有无数的人为了革命献出生命,我们不能忘了他们,耽误了后代啊!”一席话,情真意切,让在场的父老乡亲流下了热眼泪。
(二)
赵渭忠走到哪里,就把帮学助学工作做到哪里。他既向家人讲太行山区失学儿童的故事,更不知疲倦地深入到院校、企事业单位演讲,参加社会活动,所到之处大讲特讲“希望工程”的意义,讲助人为乐的道理和“乐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希望工程”做宣传。在他的影响和感召下,许多部队官兵、企业家、打工者甚至国外友好人士都成了他的“希望之友”。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第二天,赵渭忠就自制捐款箱,首先放进自己的5万元,发动在石家庄经商的浙江同乡捐款12万余元。他先后参加抗震救灾爱心捐助活动 23次,共捐款22万余元。最初,赵渭忠有9个“希望朋友”,其中7个是家人,包括自己的两个小外孙女,剩余的就是自己抗美援朝时的两个老战友。如今,他已经有了一个近千人的“希望军团”,他们中有曾经的战友、同事,有朋友介绍的,有慕名而来的,有的是在火车上通过交谈认识的。
“我的‘希望朋友’年龄最大的100岁,是我的老首长曹化元;最小的是我老战友的外孙女。”赵渭忠说。那年,老战友的儿子喜得千金,他送去1000元贺礼,战友死活不要,赵渭忠就和战友商量把1000元以孩子的名义全部捐给了“希望工程”,她就成了将军最小的“希望朋友”。赵渭忠最难忘的是在涞源县赵家井希望小学落成之际,他为小战士李天琳主持婚礼。在九间崭新的校舍前,他主持了赵家井八一希望小学落成暨晨晓、李天琳结婚典礼。当时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到了场。赵渭忠说,这对新人当即决定捐款3000元建学校图书室,还拿出2000元资助家庭贫困的孩子。这些年来,赵渭忠四处奔走,广交朋友,在他的带动下,许多人参与到“希望工程”中来,他们当中有百岁的老人,也有几岁的孩子,有将军、部长、企业家,工人、农民、学生,更有许多人曾是“希望工程”的救助对象,长大后又开始参加到“希望工程”中来。
(三)
赵渭忠在为贫困孩子奉献的同时,也在艰难地支撑着家庭生活的磨难。他的大女儿患尿毒症多年,2004年底突发“糖尿病并发尿毒症”,病情开始恶化,主要依靠血液透析来延续生命,一年的医药费需要十几万元。但赵渭忠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省吃俭用,为“希望工程”捐款从没有间断。女儿病情加重后,赵渭忠和老伴从牙缝里省下钱为女儿治病,老两口几乎到了“举家食粥”的地步。为了节省每一分钱,赵渭忠买来5口瓷瓮,从市场买回萝卜、芥菜,自己动手腌制咸菜。
2005年3月, 赵渭忠将军的“秘密”终于被人发现。不久,媒体披露了“希望将军”赵渭忠女儿因疾病恶化缺钱医治的消息,赵渭忠隐瞒女儿病情32年的“秘密”终于被公开。一时间,所有知道赵渭忠的人震惊了,那些受过捐助的贫困学生们震惊了,受过赵渭忠捐助的人纷纷开始行动起来,伸出援助之手。张家口市三道川希望小学是赵渭忠引资建成的,该校学生把平时积攒的压岁钱和零花钱都拿了出来。共青团张家口市委和市“希望工程”办公室的领导,怀揣着全市219所希望小学4万多名学生自愿捐献的34289.6元钱,来到赵渭忠的家,“这笔钱是孩子们的心意,无论如何您老一定得收下!”这位在战争年代不曾流泪的将军,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老泪纵横。
“这笔钱我三番五次退不回去,这钱咱不能动啊。”赵渭忠说,“穷山沟的孩子们那么难,还省下钱来捐款给咱们。既然这笔钱退不回去,把它用于发展公益事业多好?既不会伤害孩子们的善意,也不违背我们作为志愿者的原则。” 此刻,女儿读懂了父亲的大爱!她提议用孩子们的捐款设立一个专门救治肾病、糖尿病困难患者的基金,“这些爱心来自于社会,也要回报给社会。”赵渭忠和老伴赞同女儿的提议,于是,他们把这笔3万多元的爱心款一分不少地存进了河北省青基会的爱心专项基金上。“希望将军”的故事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人们纷纷为将军的女儿治病捐款。几年来,各地的捐款已达40余万元。这些钱将军和他的女儿一分没动,他们将这40多万的救命钱再次回馈社会。
为了“希望工程”和那些因贫困而失学的孩子,他和老伴节衣缩食。直到今天,赵渭忠的家里还是几十年前的家具,身上穿的依旧还是大家熟悉的几件旧衣服,吃的仍是粗茶淡饭。他把自己的退休金全部用于“希望工程”和资助贫困地区的孩子或捐给灾区,全家的开销仅靠老伴儿的退休金维持。
有人用一副对联评价“希望将军”:“不穿袈裟云游四海,爱(财)如命;身为将军囊无分文,百万富翁”,还有赞誉他是“身无分文的慈善家”。
但,更多的人称他是“希望将军”!
(四)
“希望将军”赵渭忠已经78岁高龄了,但他依然保持着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革命激情。
——什么是志愿者,志愿者就是爱国者,就是奉献者,就是服务者,就是爱的天使。老朽我小红帽永戴,是永远的希望工程志愿者。我是希望工程最大的受益者,希望工程让我成为了双料“富翁”,让我身心康健、生活充实,让我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我现在捐款100万元的目标已经实现,资助1000个贫困孩子还差400名,动员社会捐资兴建100所学校、资助1万名学子的任务在我有生之年一定得完成!
——我投身希望工程,最基本的一条就是为了报答老区父老乡亲对人民子弟兵的养育之恩。特别是革命老区,每一个县都有无数的人为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们不能忘了他们,耽误了后代。
——我做到属于我的我一分不留,不属于我的我一分不要,向社会承诺的我一分不少,贪官污吏一个不饶。有人说,“你这个希望工程是真的假的呀?”我听了就笑笑。说难听了,我就回敬他,说这种话的一定是腐败分子。如果是有爱心的人,他一定会加入到我们中间来。社会上愿意奉献爱心的大有人在,还是需要我们去组织、需要我们去推动。
——我有我的奋斗目标,我是共产党员也是战士。从战士的角度来讲,我强化志愿者的终身制。我为什么要把希望工程作为我晚年的事业来做?我觉得我们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的复兴,必须强化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我们建国以来还没有自己的诺贝尔得奖者,世界上的一切竞争都是人才的竞争,高科技的竞争,为我们的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是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我年纪大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青年学习成才,把我的有生之年分分毫毫都拿出来奉献给党的事业,这是我终身的志愿……
(作者单位:缪金华 新奥特集团宣传部)
(责任编辑:吴雄)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