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将军赵渭忠把身家捐给教育(图)

发布时间:2010-05-17 07:25 |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0年5月12日 第A02版 | 查看:5374次

  身无分文资助六百学生 筹资千万兴建四十学校

  【本期人物:赵渭忠】讲希望工程的故事,交希望工程的朋友,干希望工程的事业,做希望工程的文章。

  开栏的话:

  他是一位退休将军,十八年如一日热衷公益事业,资助了600名贫困生,筹集资金兴建了43所希望学校;她是120多个孩子的“冯姨”,只要孩子们一声呼唤,她立即来到他们身边……当今社会,人人都在关心和支持教育。他们全身心投入,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呵护着成长中的花朵儿。从今天起,本报推出“人物在线——爱在身边系列”,敬请关注。

  在河北有这样一位退休将军,他赋闲在家却终日奔忙,他生活俭朴却自称是“精神富翁”;他被评为“感动河北”十大爱心人物,获全国首届慈善大奖。他就是十八年如一日热心公益事业捐款100万元资助600名贫困学生,社会筹资1000万元为太行老区兴建43所希望学校,年近80、人称“希望将军”的原河北军区副政委、少将赵渭忠。

  “我就是每天喝稀粥,也要把校舍盖起来” 

  1990年冬季的一天,赵渭忠去太行老区慰问军烈属,来到了位于大山深处的涞源县赵家井村。在该村的小学,赵渭忠看到了让他至今难忘的场景:一共四间校舍,两间倒塌、两间危房,当时教室里光线很差,也没有什么取暖措施,40多名学生正在读书,很多孩子的小手冻得裂开了口子。此情此景,让老将军流下了热泪。

  当听村支书说改建学校需要5000元时,赵渭忠当即表示:“好,你们赶快准备建吧,我就是每天喝稀粥,也要帮你们把校舍盖起来!”从此,投身希望工程、改变老区学校“黑屋子、土台子”的面貌、让“泥孩子”能坐在明亮温暖的教室里读书,成了赵渭忠的奋斗目标。“讲希望工程的故事,交希望工程的朋友,干希望工程的事业,做希望工程的文章”就成为他的人生名片。

  1993年,退休后的赵渭忠和老伴儿一起揣着3000元来到河北省希望工程办公室。他对工作人员说:“希望工程是个大学校,我要做这所学校的一名走读生,我‘上学’一不占你们编制、二不挤你们位子、三不住你们房子、四不坐你们车子、五不领你们票子,今天我带来的钱就是我的报名费。”3000元是当年河北省希望工程办公室收到的数额最大的一笔个人捐款,后来这些捐款成为阜平县城南庄希望小学建设资金的一部分。

  1994年,由赵渭忠联系总政捐资20万元,在八路军129师曾驻扎的邯郸涉县兴建了一所希望小学。那年当地暴发山洪,12月,赵渭忠到那里看望自己捐助的10名学生,乡里给他做了一锅热腾腾的红薯饭。吃着红薯饭,听着家长们一个劲儿的感谢,赵渭忠动情地说:“我资助孩子就是为了报答老区人民对人民子弟兵的养育之恩。我是一个老兵,是我应该感谢你们。”一席话让在场人都抹起了眼泪。

  “收到200万港币,从不爱财的我眼睛都亮了”

  最初,赵渭忠有9个“希望朋友”,其中7个是家人,包括自己的两个小外孙女,剩余的就是自己抗美援朝时的两个老战友。如今,他已经有了一个“希望军团”,人数近千人,他们中有曾经的战友、同事,有朋友介绍的,有慕名而来的,有的甚至是旅行期间在火车上通过交谈认识的。

  “我的‘希望朋友’年龄最大的100岁,是我的老首长曹化元;最小的不是我的外孙女赵琦双,而是只有一个月大的小姑娘。”赵渭忠说,那年,老战友的儿子喜得千金,他送去1000元贺礼,战友死活不要,赵渭忠就和战友商量把1000元以孩子的名义全部捐给了希望工程,“她就成了我最小的‘希望朋友’。”

  赵渭忠还饶有兴致地谈起了和香港黄汝森先生交往的一幕:黄汝森从《明报》上看到了“希望将军”赵渭忠的事迹。一天,赵渭忠家的电话响了。“你是赵将军吗?”“是。”“你是搞希望工程的老将军吗?”“是。”“我想捐些钱,50万港币可以吗?”“太好了。”没想到第二天,黄汝森的电话又来了:“我太太不同意。”接着,黄汝森卖了个关子,“我太太说太少了,我们要捐200万。”回忆到这里,赵渭忠爽朗地笑了:“收到200万港币,从不爱财的我眼睛都亮了。”

  让赵渭忠难忘的还有他主持的“希望婚礼”,其中一次是在涞源县赵家井希望小学落成之际,他为小战士李天琳主持婚礼。“我就在九间崭新的校舍前,主持了‘赵家井八一希望小学落成暨晨晓、李天琳结婚典礼’,当时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到场了。”赵渭忠说,这对新人当即决定捐款3000元建学校图书室,还拿出2000元资助家庭贫困的孩子。

  “要筹建100所学校、个人资助1000个孩子”

  “什么是志愿者,志愿者就是爱国者,就是奉献者,就是服务者,就是爱的天使。老朽我小红帽永戴,是永远的希望工程志愿者。”赵渭忠说起话来不乏风趣幽默,他认为自己是希望工程最大的受益者,“希望工程让我成为了双料‘富翁’,让我身心康健、生活充实,让我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直到今天,赵渭忠用的还是几十年前的老家具,身上穿的总是那几件旧衣服,吃的仍是粗茶淡饭,自己的退休金一分不留地拿出来用于希望工程、资助寒门学子或捐给灾区,全家的开销还是仅靠老伴儿的几百元退休金维持。但18年来赵渭忠全家已经捐助善款100万元,资助贫困孩子600多人。有人用一副对联评价将军:“不穿袈裟云游四海,爱才(财)如命;身为将军囊无分文,百万富翁”,还有不少人赞誉他是“身无分文的慈善家”。

  “我现在捐款100万元的目标已经实现,资助1000个贫困孩子还差400名,动员社会捐资兴建100所学校、资助1万名学子的任务在我有生之年一定得完成!”看来,赵渭忠这个“希望将军”又有了新的奋斗目标。

  ■本报记者 周红松

(责任编辑:孙宾)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