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发布时间:2021-05-14 12:23 | 来源:光明日报 2019年09月06日 11版 | 查看:1317次

高校是立德树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地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新中国成立伊始,为了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确立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作为高校的公共必修课被纳入高等教育课程体系,这也是当时改造旧大学、建设新大学的题中之义。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程设置、组织领导、师资队伍、教学原则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回顾这一时期党和政府加强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具体做法,总结历史经验,对我们在新时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做好高校思政课工作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构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高校学生积极融入新社会,但由于长期受国民党反动宣传的影响,对中国共产党缺乏深入的了解,为迅速改变这种状况,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势在必行。1950年8月,《关于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废除政治上的反动课程,开设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政治课程,借以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明确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为当时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的主体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毛泽东思想,最初开设的课程是“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新民主主义论”和“政治经济学”。但是,当时各学校的执行情况不一。1952年10月,《关于全国高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课程的指示》对以上课程在各类高校的设置、学时及其讲授的次序,都作出了非常明确详细的规定。这标志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基本确立。1953年,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各类学校一律加开“马列主义基础”,“新民主主义论”改为“中国革命史”。同年11月,又将马列主义理论纳入研究生教学计划,这样,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了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全覆盖。

  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思政课的设置有鲜明的政治性和阶级性,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反映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通过上述课程的学习,学生的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明显提高。1950年至1953年在校的南京大学研究生会主席郭铭华表示,“当我学习马列主义的真理时,当我通过社会运动和社会观察来了解新中国时,我的思想开始解放了,我开始了解人为什么生活和怎样生活才有意义”。1951年至1955年在校的北京师范大学学生许人和也有同样的感受,他说,通过学习,“尤其学了哲学以后,使我掌握了观察问题的方法,应该怎样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看问题”。

建立党政齐抓共管、各方共同负责的工作机制

  党委政府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人人参与,形成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的整体合力,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加强高校思政课方面的重大创举。

  首先,加强党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领导。思政课事关意识形态工作大局,是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关键课程,必须坚持党的领导。1950年8月,《高等学校暂行规程》明确规定,校长要“领导全校(院)教师、学生、职员、工警的政治学习”。同年10月,规定各高等学校成立政治课教学委员会,并由校行政直接领导。政治课教学委员会主要职责是明确教学规范,聚焦教学中的疑难问题,为思政课教学提供指导。响应党的号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著名大学都建立了政治课教学委员会。一些学校就加强党对思政课的领导做了进一步探索,如华东师范大学,由曾参加过延安整风的党委书记周抗亲自上思政课,著名哲学家冯契也主讲思政课。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其次,高校全体老师都要参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新中国成立初期,百业待兴,迫切需要各类专业建设人才,因此高校常偏重于专业教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认识不足,有的把“思政课与专业课对立起来”,认为“学生学好技术,就可以为人民服务”;有的认为“思想政治教育那是思政课教师的事情,与己无关”。针对这些错误的或片面的看法,1950年时任团中央副书记的蒋南翔提出,“学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不仅仅是政治课程所单独担当的任务,学校中的每一门功课都不仅要传授某一种知识,同时还要贯彻正确的思想内容”。1955年4月,高教部副部长刘子载提出,“一切新中国的教师,不管他们教哪门课程,都应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不应该只注重传授业务技术知识,还应该结合业务技术知识的教育随时进行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贯彻“教师对学生全面负责的思想”,各高校十分重视在专业课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清华大学在讲授苏联卫星上天时,通过分析社会主义国家的科技发展与进步,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高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传授专业知识,还要充分挖掘专业课中蕴藏的相关教育因素,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一切科目的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思想被实践证明具有鲜明的战略性、原则性和前瞻性,也是我们今天思政课遵循的重要原则。

建设政治过硬、理论扎实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自身的特点,既是知识体系,又是价值观念;不仅要传授知识,更在于价值观的教育和意识形态的引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而言,既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又要有扎实的学识和业务能力,必须在德才兼备、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课教学处于起步阶段,思政课教师人才匮乏,相当一部分思政课教师,相应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知识还不够,课程质量不高。1951年12月8日,北京大学教授龚祥瑞在《人民日报》发文指出,课程改革中开设的新课程,如“马列主义基础”等,不是没人教,就是教的人没有进行很好研究。北京大学教授金克木在谈到思政课教学时也指出,“每学期都是到了开学才拼凑‘社会发展史’或‘新民主主义论’的教员”。北京大学尚且如此,其他学校的情况可想而知。党中央对此高度重视,1952年9月,中共中央专门下发《关于培养高等、中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师资的指示》,就解决思政课师资队伍问题作出全面部署,多措并举抓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严格做好思政课教师的选聘工作。选拔高校助教和高年级学生中的优秀党、团员作为培养对象,从源头上保证优秀人才进入思政教师队伍;选派党委、政府和群众团体中政治理论水平较高的干部到学校兼课。例如,1952年,西南军政委员会规定当地的党政军首长都要到全区高等学校做“政治报告”。二是举办各种教学研讨会、培训班和研究班。1950年,有关部门委托中国人民大学先后举办了“新民主主义论”教师暑期培训班和寒假期间的“新民主主义论”教学讨论会,此后又多次举办教学讲习班、备课会、学习会、讨论会以及组织教学经验座谈会等。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些著名马克思主义专家何干之、胡华等还通过广播讲座等形式,亲自开展教学示范活动。1952年,中国人民大学开始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班,以中国革命史教研室为例,从1952年至1956年培养的中国革命史专业研究生和马列主义研究班的毕业生已达300多人,为师资培训作出了重要贡献。

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

  理论和实践相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早在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1950年10月,教育部明确规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系统的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地正确解决问题”。遵循这一原则,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不断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解放前的中国大学深受西方办学思想的影响,学生也大多出身于非工农家庭,一些学生存在亲美、崇美和恐美的思想。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以此为契机,要求高校以抗美援朝为主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美帝国主义在战争中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不断取得的胜利,深刻教育了学生,初步清除了崇美思想,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报国志,许多大学生踊跃报名参军。

  参加社会实践,促进对课程教学的感悟,夯实学生理论学习的效果。1946年,毛泽东告诫从苏联回延安、缺少社会实践历练的毛岸英,“书本上的知识和实践有所不同,要了解中国革命的实践,就应该补上中国的‘劳动大学’这一课”。我们党结合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发动师生参加各种政治运动和社会实践。在土地改革运动中,北大、清华800余名师生分赴西北、中南、西南参加土改工作,各地相继组织大批师生下乡参加土改。毛泽东非常关心高校师生参加土改,指出“只要他们愿意去,就要欢迎他们去。……好的坏的,都让他们去看,让他们纷纷议论,自由发表意见,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事实证明,通过实践,同学们认识到了劳动人民的光荣伟大,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阶级立场得以树立。

  (作者:吴小妮,系烟台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