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扬帆正当时——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16-12-09 21:09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2016-12-08 头版新闻 | 查看:1690次

新华社记者吴晶、胡浩、施雨岑

  一个国家的明天,取决于青年。

  一个民族的未来,寄望于后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高度重视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将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

  各地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不断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校园焕发新活力,广大青年学子进一步激发为中国梦矢志奋斗的正能量。

  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山东济南,当地高校每年派出2万多人次在校学生到街头挂牌设立的80余个青年志愿服务站,提供20余万小时的志愿服务。

  这是当代大学生通过服务他人、奉献社会,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缩影,也是近年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展显著的见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倡导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

  “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

  “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

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

  “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

  总书记的话语,语重心长;党中央的期望,殷切厚重。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悉心部署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遵循原则。

  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形成合力,构筑起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长效机制。

  ——《教育系统贯彻落实〈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的工作方案》《中共教育部党组 共青团中央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密集出台,着力在“贯穿、结合、融入”和“宣传、教育、引导”上下功夫。

  ——“大学校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讨会、“高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专题研讨会”、“建设校园文化 涵育核心价值”现场交流会、“宿舍文明建设座谈会”等活动陆续开展,将好的经验做法深入交流、广泛传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辉煌十二五”“展望十三五”等系列报告会、《兵者·国之大事》、《雨花台》等话剧在各地校园巡讲巡演,显著增强广大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晓度和认同度。

  ——通过实地调研和书面调研,相关工作的效果测评定出标准,常态化机制逐渐形成;通过深化理论研究,《中国梦青少年教育读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少年读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词》《中国人的美德与核心价值观》等通俗理论读物和《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案例》等系列丛书走红校园。

  青青校园,朝气蓬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融入校园生活、催生校园新风。

  在中南大学,“雷锋岗”引领大学生互助友善;在兰州大学,核心价值观24字手绘画册成为师生们的珍藏;在红河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团,走村入户用少数民族语言开展宣讲活动……在全国各地,“我爱我的祖国”“永远跟党走”等主题实践活动和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持续开展,大学生志愿活动已蔚然成风。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号召和鼓舞下,广大高校学子通过学习与实践,在用心感知、以爱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中,健康成长、全面成才。

多维发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越办越好

  2014年9月,清华大学将4门本科思政课放到在线课程平台上,选课人数迅速接近5万人。

  将思政教育阵地搬到网络上,并非清华大学独创。以网络作为思政教育的生长点,不仅是教育手段的与时俱进,更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生动写照。

  “各级党委和宣传思想部门、组织部门、教育部门要加强对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切实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有关部门深入实施思政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印发并按照高校思政课建设标准规范建设。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各高校紧紧围绕编好教材、建好队伍、讲好课程的总要求,努力把思政课办好。思政课受到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建设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有关部门大力推动,统筹协调高效推进,全国高校已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3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7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76个,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呈现良好态势。目前,高校普遍成立了独立的思政课教学科研机构,约400所高校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

  ——统编教材、统一使用,思政课教材过于分散、低水平重复的状况有效扭转。许多思政课教师表示,统编教材及时吸收中央最新精神,凝结着众多一流学者和一线教师的心血,多次进行修订,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内容的准确、权威、规范,对于保证思政课教学的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具有重要意义。

  ——在编好用好统编教材的同时,有关部门组织编写教师参考资料、学生辅学读本、教学案例集等,加强立体化教材体系建设。不定期编发教学活页,建设微信公众号,组织十余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微信公号联盟,不断丰富思政课教学资源。目前,已初步形成涵盖纸质和电子不同载体,覆盖教师、学生不同对象的立体化教材体系。

  ——实施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择优推广计划,一批体现时代特点、适应教学需要的优秀教学方法逐步形成。有关部门通过现场会、论坛、研讨会、培训班等方式,在全国推广近100项优秀教学方法,连续出版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年度报告。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成为高校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

  一项项改革,因地制宜;一次次创新,成果喜人。

  北京大学把建设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中心列入学校年度规划;北京师范大学每月召开一次学院书记会;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张杰坚持给学生上第一堂思想政治理论课;厦门大学拿出3个学分作为实践学分,要求所有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河海大学在思政课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开展课程实践课题研究;安徽农业大学推出《“大别山道路”纪实》《泥腿子教授胡承霖》《安农村官》等校本教材,构建“课堂教育、文化熏陶、实践感知、典型引导”于一体的课程体系;东北大学邀请专家学者、先进模范人物担任思政课特聘教授,曾经2次当选全国劳动模范的尉凤英老人走进东北大学思政课课堂……

  “广大教师要用好课堂讲坛,用好校园阵地,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们的心田、转化为日常行为,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鼓舞着教育系统继续创新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拓展“互联网+”时代的思政教育平台。 

  通过成立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推广高校思政课特聘教授计划、举办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研修班等一系列新举措新办法,高校思政课的师资短板逐渐补齐,队伍规模不断壮大,党员比例不断提高,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不断优化。依托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12个教育部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组织形式多样、对象明确、重点突出的思政课骨干教师培训,每年培训2000多人次。通过教育部、地方和学校三级培训,年共培训教师12万人次。

  据统计,全国现有思政课教师近7万人,中青年教师成为主干力量。

  通过与社会有关方面加强联系,全社会支持参与、协同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广大高校思政课教师由衷感叹:党中央真给力,思政课有前途!

   (小标题)加强党建:青年学子的信仰之炬越燃越亮

  “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部门各高校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

  ——在党中央强调统筹谋划和系统推进的重要精神指引下,有关部门对高校党建工作的指导更加深入。

  各高校认真落实高校党委思想政治工作主体责任,强化一把手第一责任,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把加强党建充分体现在大学章程和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中。

  教育部成立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加强高校党建工作体制,制定高校党建工作要点,研究党建工作重点问题,明确党建工作分工和责任,部署高校党建重点工作。

  按照中央部署,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联合研究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进一步理顺地方党委对高校党的工作的领导管理体制,加强对高校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不日即将印发。

  ——教育战线突出理论武装和思想引领,广大师生的“四个自信”显著增强。

  今年“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中组部、教育部依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优质课程资源,建设并开通了大学生网络党校,搭建起高校师生党员经常性网络培训的重要平台。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主题,组织开办网络培训示范班,2万名大学生党员和2万名教师党支部书记参加。广大师生真学实做,不断创新学习教育方式,强化“四个意识”,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制度化经常化水平显著提升。

  连续25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显示,广大师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保持积极健康向上。2016年调查表明,高校师生衷心拥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认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我国的发展前景和实现中国梦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进一步坚定。

  ——加强制度建设和基层工作,党在高校的组织基础更加巩固。

  自2014年起,中组部、教育部在部分中管高校试点开展院系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今年已在所有中管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全面推开,党建工作责任制在基层的落实迈出了坚实一步。

  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出台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教育管理服务和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两个文件,师生新党员质量不断提高。

  通过在课题组、科研平台设置支部,推进党组织进学生社区、进公寓、进社团,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不断健全,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加强。

  针对基层党建中的薄弱环节,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等文件,不断补齐制度短板,推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截至2016年6月30日,全国高校在校大学生党员总数逾211万人,占全国高校学生总数的7.7%,共有学生党支部7.96万个。全国高校教职工党员总数为125万人,占高校教职工总数的56.0%,共有教职工党支部10.06万个。

  在大事难事、关口考验中,高校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师生,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涌现出一大批以李保国、徐川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和全国“两优一先”先进典型。

  一系列实践已证明,党的基层组织越活跃,党组织的根基就越牢固;高校党建工作持续向上向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会越坚实,广大青年学子的精神动力就会越强劲。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起扬帆正当时。

  燃亮高校学子的信仰之炬,激发广大青年的智慧力量,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指引与感召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正在开创为伟大复兴中国梦凝心聚力的崭新篇章。  

新华社北京12月7日电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