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5-05 20:29 | 来源:光明日报 2021年05月01日 04版 | 查看:1141次
4月22日,记者从湖南吉首出发,沿包茂高速一路向西,途经矮寨大桥,下高速后沿蜿蜒的盘山公路驱车约30分钟,就来到了位于群山之巅的十八洞村。
“以前步行出村到5公里外的排碧乡赶集要走近两个小时,如今坐车只要30多分钟。”村民龙圆满一家三代同堂,祖祖辈辈生活在十八洞村竹子寨。她告诉记者,村子地理位置偏僻,以前连一条像样的水泥路都没有,出门不是晴天一身灰,就是雨天一身泥,逢年过节走家串户很不方便,几个月不出山更是“家常便饭”,修通出山公路成了大家的共同期盼。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论述,为新时期中国扶贫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几年过去,十八洞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泥巴地换成了青石板、沥青路,黄桃、猕猴桃基地相继建立,前来“打卡”的游客越来越多,村民们开起了农家乐……今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十八洞村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重庆市酉阳县南腰界居民冉隆光一家,以前居住在距场镇5公里外的大山上,吃水要到1公里外去挑。搬下山后,他们在南腰界场镇上开了一家旅馆,还另外开了一家砖厂,每年收入七八万元。他们是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到场镇的居民,也是较早依托红色旅游资源开农家乐的人。在南腰界,像冉隆光这样吃红色旅游饭的还有几家。“红色+旅游”的模式解决了老区高山村民的生活问题,让他们走上了小康道路。
1934年6月10日,贺龙把红三军司令部设立在南腰场上的余家桶子大院里,并迅速在南腰界建立了4个乡苏维埃政权,组建4个游击大队和19个游击分队,并于1934年8月1日成立南腰界区苏维埃政权。随后开辟了以南腰界为中心,纵横200多公里,辐射沿河、德江、松桃和酉阳、秀山等6个县部分地区的黔东特区革命根据地。
如今,红军留下的红三军司令部旧址、红军大学、红军寨、红军街、红军烈士墓等56处革命遗址已经成为酉阳县党史学习教育的鲜活教材和供游客瞻仰学习的文物景点。居住在南腰界红军街的几位村民,都会烹饪“红军饭”。他们说:“以前就在田里种地,一年下来只有1000多元收入。通了高速以后,前来参观的人越来越多,节假日期间最多一天有2000多元收入。”
“唱完船歌唱山歌,唱完情歌唱渔歌,唱出各族人民心中的幸福歌……”眼下正值广西一年一度最盛大的传统民族节日“壮族三月三”,沿着包茂高速公路驶入八桂大地,甜美歌谣、绿色美景、红色文化在绿水青山间交融,让记者感受到一个别样的壮美广西。
湘江战役是中国红军长征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为长征和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打开了前进通道。广西坚持革命历史文化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两手抓,大力整合红色资源,将桂北“散珠碎玉”式的遗址遗迹系统梳理、保护传承,串成一串“红色珍珠”,并加以开发利用,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发展红色旅游,实现红色文化传承和旅游经济增长“双丰收”。
包茂高速途经的广西贺州、梧州被誉为广西“东大门”,192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广西第一个地方组织——中共梧州支部建立。从此,八桂大地上的各族人民在广西党组织领导下,投入到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
“我们要从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当中,获取赶超跨越的力量,要大力弘扬‘海纳百川,力争上游’新时代梧州精神,把红色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以‘起步就要提速,开局就要争先’的精气神,加快建设‘东融’枢纽门户的步伐,加快建设广西‘东大门’,以优异的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梧州市委书记全桂寿说。
如今,梧州已成为广西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前沿:人工宝石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70%,松脂、蜂蜜制品产量居亚洲第一,船舶出口量居广西第一,龟苓膏、牙膏等数十种知名品牌闻名遐迩。
包茂高速途经四川达州、广安所在区域,是川渝鄂陕接合部的交通枢纽,也是四川省重要的红色革命圣地。从1929年开始,四川红军第一、二、三路游击队相继成立。1931年5月,川东游击军在宣汉重组,下设3个支队,战斗年余,游击军扩充至2000余人、1000余条枪,革命风暴遍及川东10余县。同时,建立起方圆300余里的游击根据地,人口100万以上,形成川东游击战争的极盛时期。川东游击军不断壮大,成为巩固和发展川陕苏区的一支重要力量。1933年11月2日,川东游击军正式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三军。红三十三军以其优良的作风、不屈的精神、悲壮的历程、辉煌的战绩,在党和人民军队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篇章。
如今,革命纪念场所遍布达州全域,红三十三军成立纪念碑、红三十三军创始人王维舟纪念馆、达州红军文化陈列馆、万源市红军公园等,成为达州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阵地。
“红三十三军纪念馆自从开馆以来,每年接待各级各地干部群众超20万人次,充分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党性教育等主阵地作用。”四川省宣汉县党史办相关负责人说。
2020年,达州全市红色旅游接待人数突破500万人次,红色文化旅游成为达州文旅新热点,打响了红色品牌。达州市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积极推广“川陕苏区·红色达州”旅游体验线路,讲好达州红色故事,共享旅游成果,不断扩大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大唐诗人孟郊的快意人生,如今在包茂高速陕西段得到现实版的升华。
草长莺飞的四月,记者从包茂高速西康段(西安至安康)的柞水县营盘镇出发,一路驱车北上,只见隐匿在秦岭深处的高速路明朗畅达,满目皆景,如诗如画。
包茂高速西康段最引人注目的是2007年1月建成通车的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及其引线。它北起西安市长安区青岔村,南至商洛市柞水县营盘镇,全长18.02公里,洞内设有人性化景观带,规模世界第一,长度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特别是其内通风竖井代表了当今国内公路隧道的最高水平。
车子沿着青兰高速行驶,继而转入包茂高速,网名为“落日余晖”的游客下一站目的地是延安南泥湾。到达南泥湾,匆忙吃过晚饭,她来到当年军民大生产的人物雕塑前参观,这里还有毛泽东亲笔题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高大纪念碑,字迹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更加遒劲有力。“望着雕塑和毛泽东题词纪念碑,当年八路军三五九旅在这里战天斗地、垦荒自救,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场景好像就在眼前。”网友“落日余晖”动情地说。
如今,延安市正在全力加强革命旧址文物保护,塑造恢复革命旧址历史风貌,努力将延安建设成“中国革命博物馆城”。而为了让南泥湾和延安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陕西省和延安市正在全力打造南泥湾开发区。南泥湾开发区的一位负责同志说:“沿着包茂高速一路驶来,你看到的,将是一个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的多彩的南泥湾。”
“人要富,先修路。”而今,纵贯南北的包茂高速不仅成为一条通向富裕和幸福的黄金大道,更连缀着人们的红色朝圣之旅。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通过这条路去追寻革命先辈走过的闪光足迹,追寻他们在烽火岁月中开创的革命精神。
(本报记者龙军、禹爱华、周仕兴、张国圣、李晓东、周洪双、张哲浩、杨永林、高平、吴春燕 本报通讯员王庆珍)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