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记者张俊兰13载18次赴凉山 募捐千万资助孤儿千名(图)

发布时间:2010-05-29 09:07 |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5月28日00:00 | 查看:1411次

募捐千万资助孤儿千名

张俊兰和凉山的孩子们在一起。资料照片

  【阅读提示】

  因为13年前赴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一次采访,她从此将全部精力和感情投向了这片土地和人民。13年里,她18次深入凉山山区寻访资助孤儿,兴建了3所希望小学,建起24个孤儿班,帮助1200多名学龄孤儿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她就是天津日报记者张俊兰。

  5月24日,天津日报女记者张俊兰第十八次走进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带去了粮食和学习用品,去看看自己一手筹建的孤儿班。1997年至今,她受社会各界委托在凉山兴建了3所希望小学,建立了24个孤儿班,帮助1200多名学龄孤儿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在凉山投入扶贫助学资金累计超过1000万元。

  一次扶贫采访改写后半生

  13年前,中国记协、国务院开发办、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组建“中国百名记者志愿扶贫团”,来自全国各地媒体的记者分赴全国各地贫困区。天津日报记者张俊兰作为成员之一,奔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她没想到,此行改写了自己的后半生。

  凉山的贫穷和落后让她触目惊心:一路上,到处可以看到衣衫褴褛的男女老少赤脚走在山地上,他们住的是阴暗潮湿、四面透风的土屋或茅屋,而且人畜混居。在布拖县瓦都乡菲铁村,她看到一家人正在地里忙碌,3个孩子和母亲都衣不蔽体,在凉风中发抖。

  贫困导致教育落后,校舍多是危房,师资力量薄弱,失学的孩子很多。凉山孩子读完小学和初中很难,读完高中更艰难。中学毕业之后,即使能考上向往的学府,一些孩子也没钱报到、无法继续深造。

  回到天津以后,张俊兰时常梦见凉山的泥石流、山体滑坡、洪水……闭上眼,就会听到山寨里的土鸡在黎明前发出的啼叫。她一遍遍问自己:我该做什么?我能做什么?

  她昼夜不停地写作。1997年10月9日开始,张俊兰的5篇“凉山纪行”系列报道先后见报。

  三赴凉山建起希望小学

  自“凉山纪行”发表的那一天起,张俊兰的电话就开始不停地响,读者来信堆成一座小山。读者来访不断:年过7旬的老人来了,拿出节衣缩食省下的养老金;老师们来了,送来孩子们自愿捐献的零用钱;蓟县的农民来了,带来几角、几元聚在一起的捐款……那时,在天津的12个郊县,每天都有情系凉山的主题活动在进行,参加扶助凉山的读者达数万人。

  张俊兰和同事们一起接待大量读者来访,接受每一笔捐款捐物,登记入账。下班后,她一针一线缝制邮包,第二天一早把读者捐献的衣物、文具送到邮局。连续3个月,她每天工作时间在13个小时以上,两次病倒,却从未停止工作。

  扶贫从何着手?张俊兰和同事们商量在凉山建一座希望小学。

  经过3个月的忙碌,1997年12月28日,筹建一座希望小学的资金已经到位。1998年1月,张俊兰第二次启程去凉山。她的背包里装着一张167253元的银行汇票和筹建希望小学的方案。同年8月,张俊兰第三次赴凉山:一座崭新的校舍已矗立在凉山布拖县亚河村海拔2800米的山地上。300多个穷困的凉山彝族孩子终于告别了昔日四面透风、随时可能倒塌的校舍。

  那次告别凉山,汽车驶离布拖县时,彝族父老乡亲、男女老少用高亢、苍凉的歌声为她送行,张俊兰泪如雨下。

  “乡亲的歌声一直回荡在我的记忆里,呼唤我一次次踏上归程。”张俊兰说。

  她为凉山所做的一切感动了各地各界人士,他们长期委托她在凉山助学、扶贫。从那时至今,张俊兰每年如期抵达凉山。

  柔弱身躯担起重任

  13年的时间18次进凉山,张俊兰独自一人承担了大量繁琐的事务性工作:详细考察受助地区、学校和学生的情况,向捐助者提供一份份资助方案、可行性建议,阅读并整理一摞摞受助学生申请表和自传,制定扶贫助学标准和实施细则,工作完成之后向捐资者回馈全套资料,手把手教会凉山孩子怎样与外界沟通,以讲课、座谈、书信等方式教导学生回报社会……

  为建立孤儿班,张俊兰每年在雨季进凉山入户寻访大量孤儿。酷热的晴天,汗水竟然会把头上的遮阳帽湿透,皮肤被晒伤,痛得不能碰;连续阴雨天,必须脚穿长筒雨靴跋涉在泥泞的路上,脚上、腿上尽是血泡。2007年在一次冒雨进山途中,汽车失控,险些翻下悬崖。

  即使这样,张俊兰从来没有抱怨。她制定了每次进凉山工作期间恪守的原则:不接风、不送行;吃住等各种费用自理,不增加地方财政一分钱负担……

  自从走进凉山,张俊兰的个人生活变得更节俭。13年里,她记不清多少次为凉山捐献,自己的捐献也成为唯一不用记录于账目、不用回复的善款。

  13年了,张俊兰的点滴付出都化作星星点点的希望,播撒在了凉山的土地上。她知道,自己将一如既往地把这件事做下去。 

  “当我们的心里装着别人,用平等的目光看待社会底层的人们,把自己和他们的命运联结为一体时,我们才会拥有真正的人生价值和幸福快乐。” ——张俊兰

  记者  朱虹

  (编者注:原文标题为《13载18次赴凉山 女记者张俊兰:一次采访,一生奉献》)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