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2-23 15:09 | 来源:光明日报 2014年05月16日 12版 | 查看:13383次
这是悬挂在我们内心深处整整10年放不下的心结。
那是2001年春天,我们捧着用10年光阴采写的《穆青传记》手稿,来到新华社穆青的办公室。看见我们,像往常一样,穆青以河南老大爷的朴实和热情说了声:“哟,来了。”我们就坐在他的对面,像小学生交了作业,等待老师批改,心中忐忑不安。
我们从1992年开始了对穆青的采访和研究。多少次,就这样坐在他对面,聆听他谈人生过往、心路历程和睿智的感悟。那些故事鲜为人知,生动有趣,常使我们随他忍不住大笑,笑出眼泪;而许多感人的地方,又让我们跟着掉眼泪。故事不时迸发出思想和哲理的火花,更让我们深深思考……这是面对面的人生和新闻辅导课,我们有得到“独家新闻”的兴奋和感动。
我们走访了穆青的故乡——河南的周口和杞县,拜访了他的亲朋好友。踏着穆青的脚印,我们采访了他采访过的地方,还多次跟随穆青采访。河南老乡说,河南新闻界应该写写穆青,他是河南人,写出了那么多对全国有影响的新闻作品,特别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影响着中国几代人。我们自觉地承担起这个使命,走进穆青的人生,也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喜欢上他的鲜明个性和人格魅力。
穆老不仅教会我们怎样当记者,更教会我们怎样做人,我们感受最深的是他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自从1982年他就任新华社社长,就把河南当作采访和调查研究基地。无论多忙,他每年都要到人民群众中,几乎每次都写出在全国有巨大影响的新闻作品,比如《人民呼唤焦裕禄》等,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他曾四次到豫东沙窝里采访和看望植树劳模“老坚决”潘从正,还特地邀请老人到北京游玩,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为了迎接穆青再来,老人爬着跪着修了一条路,膝盖都磨出了血,弥留之际还在呼唤着:“穆青——穆青——”
穆青有句名言“勿忘人民”,是激励自己和他人的座右铭。他说,要当一个好记者,千条万条,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勿忘人民,就是要对人民群众有真感情,有深厚的感情。
10年,我们千辛万苦地修改,不知改了多少遍,他也看过多少遍,初稿终于出来了。当我们兴冲冲地来请他过目、审查时,没想遇到个“晴天霹雳”。
他说:“我看,还是不用传记的名字,不要写传。我又不是什么大人物,平凡得很,没有做什么大的贡献,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业绩,不值得写传。”
我们退了一步:“不用传记就改个名字吧!”
他说:“我看,青少年这一段,从中学到八路军抗日,到延安到东北,从解放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后到上海这几章不要了,从写焦裕禄开始……”
我们一下子蒙了,只觉得天昏地暗。这就意味着一刀砍下去,把一部完整的人生传记砍去了他44岁以前的经历。他16岁从故乡出发参加八路军抗日,在冀中游击战争中出生入死,到延安上鲁艺文学院,又到清凉山解放日报社当记者,徒步东北风雪万里,参加了辽沈战役,又随军南下,到湘南连天炮火中当战地记者,新中国成立后在新华社上海分社任社长,开创新时期新闻事业……一路上有多少生动感人的故事!
穆青做人低调,为了不被看作传记,他硬把稿子“腰斩”,令人心疼得落泪。我们几夜都没睡好觉,他却幽默地说:“来个‘醋熘中段’有什么不好?”他还对我们的写作约法三章:一、要绝对真实,不能合理想象。记得初稿时,写到他离家投奔八路军那个早晨,穿着一件打补丁的小黑棉袄。他说:“没带补丁。那时家境虽寒,还没太穷,我那件衣服没补丁,你绝不能去合理想象。”他主张哪怕一个小细节都要真实。二、要朴实、准确,不要花里胡哨。他说:“像我这么个老头儿,怎能用什么华丽的辞藻?”三、要用事实说话,不要多加评论。他始终强调:“怎样评论是人家的事儿。”
就在2002年9月我们最后一次去看他时,将排印好的书稿《人民记者穆青传记》留给了他。谁知,此时他已病魔侵身。就在胸腔憋闷并不时要大口喘气的日子里,他一字一句修改完了30多万字的书稿,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
托人将书稿带给我们时,他还在信中千叮咛万嘱咐。他曾说过,如果出哪怕一点点差错或不妥,人家不是笑话你,而是笑话我!
2002年底,《人民记者穆青传记》终于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穆青在他最后的日子里看到了这本书。此后,该书获得了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
一位青年记者流着泪读到凌晨,激动地说:“穆青是照亮我新闻道路的烛光。”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