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嘴丹心——记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理论教员方永刚(上)(图)

发布时间:2010-05-15 10:50 |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07年04月03日 17:36 | 查看:1229次

2005年11月,方永刚在沈阳军区联勤部作党的创新理论辅导报告。 钟魁润 摄

  方永刚,1963年4月出生于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萝卜沟乡水泉村,1985年复旦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同年参军到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担任政治理论教员。中共党员。现为大连舰艇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学科带头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研室教授,兼任辽宁省国防教育讲师团成员、大连市讲师团成员等。2006年11月8日,方永刚同志被确诊为结肠癌。

  方永刚同志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军内外有重大影响的成果,先后主编专著16部,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近5年来,年均超额完成200%的教学工作量,教学质量连年被学院评为A级,为部队官兵和地方干部群众作理论学习宣传辅导报告500多场次。

  2005年7月1日下午,大连石化公司一线工人党员王敏与工友一起,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听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理论教员方永刚教授讲党史课。

  王敏心想,这类课无非“台上讲得唾沫星子四溅,台下听得昏昏欲睡”,所以他一进会堂就犯嘀咕“今天的课兴许也会这样吧”,盼望赶快结束,鼓掌走人。

  可这回王敏想错了!台上,方永刚那军人的气质、充满激情的语气、丰富幽默的语言、坚定的表情、独到精辟的见解,一下子就把王敏和工友们“拿住”了。原本不想做笔记的王敏,赶紧从旁人的笔记本里撕下几页纸来。两个多小时的课,直听得王敏和工友们意犹未尽。

  近年来,从大连舰艇学院到沈阳军区联勤部,方永刚辅导时事政策,讲解党的创新理论,对象有将军、士兵,有教授、村民,也有耄耋老者和小学生,听者数十万人次。人们赞誉他——“铁嘴丹心”。

  感悟创新理论,自己先被“拿住”

  “对党的创新理论充满感情,讲的课才能让人感动”——主人公语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我党这些闪烁真理光辉的创新理论,一直让方永刚如痴如醉。

  20年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党的创新理论,让方永刚认准了一个大道理:在当代中国,只有党的创新理论,才能解决面临的发展问题,才是指引中国走向繁荣富强、人民过上富裕和谐生活的正确理论。

  方永刚用过的一本1983年版《邓小平文选》,吸引过无数人的目光。这本封面几乎被手指抠出洞来的著作,四周已被磨破,纸张已发黄,书中密密麻麻写满学习体会。他的同事车跃丽教授在备课时,想起小平同志的一句话,但不知具体出处在哪儿,就问方永刚。方永刚不假思索,立即报出出自某篇文章,就差讲出是哪一页了。

  方永刚不止一次说:一个好理论,可以催生好政策,而好政策可以改变国家命运;党的创新理论深深吸引了我,折服了我;我是这一理论的受惠者,对党有着发自内心的深厚感情。

  方永刚多次表白:当你真学理论时,它就内化为你的血肉,升华为你的灵魂,让你满腔热情地去传播;我是一个政治理论教员,我对我讲的创新理论深信不疑。

  方永刚常常感叹:要相信这个理论是真理,讲起来才有底气,先被真理“拿住”,才能“拿住”听众啊。

  于是,人们看到了一位先被理论“拿住”的“铁嘴”:请方永刚作报告、讲课、辅导,你只要告诉他听课的对象和内容,不用麦克风,到时准备一条擦汗的毛巾和一杯开水即可,哪怕五分钟的课,他都讲得神采飞扬,激情迸发;

  于是,人们理解了一个先被理论“拿住”的“铁嘴”:2006年8月,方永刚为海装某保障技术训练大队官兵讲党课,这个新单位礼堂还未建好,讲课地点就选在食堂。没有音响,方永刚就站着为几百名官兵讲了两个多小时。期间,由于讲得异常投入,他的腰带扣竟被挣脱;

  于是,人们发现了一个先被理论“拿住”的“铁嘴”:讲课时浑身出汗,毛巾总是被汗水湿透,即使大冬天也不例外。每次外出作报告,妻子总要为他多备两套内衣,讲完课到卫生间换上再走。

  激情是天生的吗?方永刚说,激情从热爱中来,从对使命责任的感悟中来。有了这种热爱、这种感悟,才会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才能产生源源不断的激情。我热爱这个事业,我就会有激情,讲课两分钟就会进入忘我的境界。

  甘当“理论翻译”,捅破一张“窗纸”

  “理论束之高阁没有生命力。我要做好群众的‘理论翻译’”——主人公语

  马克思说,理论一经群众掌握,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理论怎样才能被群众掌握?方永刚一度苦苦思索。一味照本宣科?不行。光靠写文章写大部头书?也不行。

  真理总是简单的,常被挂在人们嘴边反复念叨。如何让党的创新理论挂在人们嘴边呢?
 方永刚“锁定”一条路子:用简单通俗的方式,深入浅出的方法,浅显易懂的语言,写出来讲出来,变成群众听得懂、用得上、信得过的理论思想武器。方永刚认为,群众接受真理只隔一层“窗户纸”,看你怎么巧妙揭开。

  为捅破这张“纸”,方永刚每次作报告、搞辅导或讲课前,都要做一番调研,把一把上课对象的“脉”,了解官兵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2000年,部队开展官兵人生观、价值观、使命观教育,他和同事一起到海军部队搞了5000份问卷调查,撰写了4万多字调研报告,为讲授党的创新理论做到心中有数。

  2003年,部队进行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官兵思想比较活跃,有的怕影响进步,有的想提前转业,有的想进上级机关,这些思想动态都被方永刚在辅导之前触摸到了。

  因此,方永刚讲课时,总是“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在沈阳军区总医院讲解“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强大”的道理时,他把鸦片战争后100年的中国,比作像一个被强盗盯上的“营养不良症患者”,因身体虚弱而经常挨打,打败了就要向对手输血,因输血致使自己更弱对手更强……寥寥数语,形象揭示了中国100年屈辱史的关键所在。

  在大连市中山区人民街道,方永刚给百姓讲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他说,“和”是一个“禾”加一个“口”,就是要有饭吃,这是物质基础;“谐”是“言”加一个“皆”,就是人人都能表达意见和想法,这是精神追求。有了这两个基础,社会才能和谐。这些精妙注解,让在场的听众发出会心的微笑。

  在沈阳军区卫生技术干部训练中心,方永刚应邀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辅导。课后走出会场时,二队的一名学兵集合迟到两分钟。当着全体人员的面,队长没容其辩解,就把他批得面红耳赤。这一幕恰好被方永刚看到。学兵走后,他把队长叫住:“队长,那位小伙子刚才因为给大家扶门才集合晚的,你这样当众批评人家,不妥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就要体现在平时关心爱护战士上,即使偶尔的批评也要注意合适的方法。”一席话让基层官兵懂得,贯彻科学发展观,原来就在你我身边。

  方永刚甘当“理论翻译”,“嘴巴”功夫也不是与生俱来。这种“辩才”的底蕴还要追溯到他的大学生活。1981年,他高中毕业考上复旦大学历史系,住在学校6号宿舍楼的227室,而当时的新闻系辅导员、如今已是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的秦绍德教授宿舍与之相隔只有5个门洞。回忆起当年复旦的“辩论”文化,与方永刚相识或不相识的人都记得,那时“总有个人一手插在裤子口袋里,一手指向前方,说话嗓音宏亮,到激动时还扭动一下脖子,如此姿势被人冠以‘列宁式’的雅号”。这个人就是方永刚。记者日前在北京301医院见到他时,一提及复旦大学,他就滔滔不绝:我梦魂牵绕的母校,提供了任我遨游的知识海洋,那么多书啊,仅历史资料室就有那么多珍本、善本、绝版,我一头扎进去就什么都不管了。因为与上海的同学一接触,就发现自己孤陋寡闻,所以发愤读书,两年读下来,到第三年才敢堂堂正正地站在上海同学那些“铁嘴”面前跟他们辩论。

  少讲正确套话,解扣解闷解渴

  “如果把党的创新理论比作花,少数人可能会‘雾里看花’,我要为老百姓拨开这团迷雾,让他们真实感受花的美艳与芳香”——主人公语

  “同行是冤家”。可大连市讲师团成员被方永刚深深折服了。

  一次,方永刚随讲师团在海岛上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报告。“小平同志讲要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方永刚话匣子一开,一个村民“噌”地站起来说:“可现在大款一天比一天多,为什么很多人还没有跟着‘共同富裕’呢?是不是这个理论有问题?”

  方永刚最喜欢互动。面对村民的提问,他没有回避。群众的问题越尖锐,证明大家考虑得越深入,回答起来也越来劲。他要把群众的思想误区“拽”回来!

  他喝了一口水,先拿自己“说事”:“我首先要说的是,邓小平理论完全没问题。如果没有邓小平理论,我这个穷孩子上不了大学,当不成兵,更谈不上当大学教授。”

  接着步入正题:“小平同志提出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设想,是有个大背景的。当时中国存在吃‘大锅饭’、‘平均主义’的现状,提出这个设想需要很大勇气和魄力。大家想想,别说当时了,就是现在,咱们是不是还有些人抱着‘宁可共同挨饿也不愿他人比我强’的思想呢?如果没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怎么能带动经济发展呢?怎么能有今天咱们国家取得的成就啊!”

  村民开始你看我我看你,有人颔首称是,有人交头接耳。

  方永刚趁热打铁:“之所以还没完全实现共同富裕,是因为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就像你们面前只有一碗水,要解几百人的渴是做不到的,最多只能湿湿嘴唇、润润嗓子。”

  一片寂静后,那个提问的村民还是不依不饶:“现在不少暴富的人出了经济问题,被抓了起来。这不和邓小平的那个理论有直接关系吗?”

  方永刚提高嗓门:“这个问题问得好!现在确有这种情况,一些人通过不合法手段达到了‘先富’,有些人认为这是小平同志那句话鼓励的。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小平提出的‘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先富的人必须是通过劳动致富合法致富,不仅要先富,还要带动其他人。”

  “至于后来出现一些人通过不法手段富起来,那只能说我们在实际操作中还有一些问题,而不是小平同志这句论断的原因,更不是小平同志希望看到的情况。你刚才说,一些非法致富的人被抓起来,不正表明了我们党在致富问题上的态度吗!”

  “是呀是呀。”全场议论起来。另一个村民站起来说:“你刚才讲得很在理,我明白了。你说中央解决贫富不均问题会出什么招呢?”

  方永刚说:“招数很多哩。你们从电视上看到的‘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都是;提高城镇职工的最低工资水平和最低生活保障线也是。就拿咱们农民兄弟来说,除了完全免除农业税之外,还要给种地农民大量补贴,不都是吗?”

  全场爆发热烈掌声。报告会后,有人跟方永刚说:老百姓提问题提得痛快,你这个教授答得过瘾,句句在理。

  方永刚说,写书讲课都要到位有用。因为这样,他的每次报告和辅导做到了“解扣”、“解闷”、“解渴”。

  方永刚的学生说:他像一部百科全书,打开它,就被一个精彩世界所包围;

  方永刚的听众说:他像一只辛勤蜜蜂,将党的创新理论的花粉传到群众心中;

  方永刚自己总说:党的创新理论有魅力,我的课才有说服力。

  这就是“铁嘴丹心”方永刚“拿住”人的“密钥”!

  来源:《解放日报》(本报记者 邱曙东)

(责任编辑:周仙姿)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