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化打卡”谱思政育人新曲(4图)

发布时间:2019-12-19 21:26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12月17日 07 版 | 查看:828次

济南职业学院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新模式

  近年来,济南职业学院以问题为导向,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抓手和突破口,着力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确立了“大道至简,润物无声,知行合一”的践行理念,探索形成了目标化、系统化、项目化、网络化、个性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卡”模式,引导学生在体验感悟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了坚实基础。

  构建“五化打卡”新模式

  从2013年开始,济南职业学院紧抓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断“探索——提升——再探索——再提升”。从最初的课题研究到路径探索,从系统设计到实践提升,学校逐步摸索出了目标化、系统化、项目化、网络化、个性化“打卡”模式,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成效,学生的政治素质、担当精神、家国情怀、职业素质等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顶层设计方面,学校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确立了“大道至简,润物无声,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同时根据高职教育特征和学生特点,确立了“工匠精神,行为自觉,文化自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践行目标。

  为了加强系统化,在梳理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活动基础上,确立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制度规范,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文化熏陶”的践行体系。

  为了强化感悟体验,确定了“致敬国旗”“思政微视频”“济职好青年”“济职义工”“追寻红色记忆”“劳动实践周”等67个项目,并且通过搭建“打卡”网络平台,及时记录追踪查看项目完成情况。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项目设有必选项、自选项和自拟项,给了学生更多选择权和自主权,兼顾“规定性”和“个性化”。

  此外,学校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纳入了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在第六学期设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综合评价”,学生需完成50个以上“打卡”方为合格,计入成绩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卡”实现了课上课下合力、线上线下互联、校内校外同育的格局,获得了2018年山东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和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等诸多奖项。

  提升学生思政素质与职业素质

  在课堂教学中,学校把学生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融入各专业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材建设、考试评价之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进网络教学平台。

  目前,通过对“形势政策”“廉洁修养”“职业规划”“国语素养”等多元课程进行项目考核“打卡”,发挥课堂教学育人主阵地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进”,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在发挥课堂教学育人功能、实施思政素质养成“打卡”的同时,学校不断强化实践教学育人功能,实施职业素质养成“打卡”。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均设有“职业素养”模块,把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作风。

  通过实施“国防教育活动”“实景现场教学”“职业核心能力训练”“6S职业素质养成”等项目“打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融合进实践教学中。比如,学生在参与各二级学院“实景现场教学”的实践教学环节时,可以接触到真实的企业文化,企业基于“6S”管理的安全素养,创新兴企的根本宗旨,服务至上的工作态度,关注细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恪尽职守的岗位责任,团队协作的合作精神等,都会潜移默化地根植在学生的内心、体现在学生的职业行为中,有效强化实践教学育人功能。

  此外,学校从制度和规则层面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实施了制度建设的“遵规守矩”工程。通过“致敬国旗”“100天素质训练”“会场秩序”“光盘行动”等项目“打卡”,约束养成学生的学习规矩、行为规矩和岗位规矩,进而形成行为自觉,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和文明守则。

  提高第二课堂育人功能

  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上,第二课堂有参与性强、模式多元化、自主自发性等优势,可以作为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为此,学校通过实施“平语近人100句·读写行”“青马工程”“我讲一堂思政课”“劳动实践周”“社团锻炼”等独具特色的项目“打卡”,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发扬了他们的团队精神、调节了人际关系、拓展了学习内容。如学校组织编写了《平语近人100句·读写行》,发放给每位老师和学生,让师生在工作学习之余读金句、写感悟、践行动,真正使理论学习入心入脑。

  学校还重视发挥社会实践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养成作用,每年组织大学生深入乡村和社区,开展科教、文化、民生、新农村建设等志愿服务和社会调研活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学校通过实施“济职义工”“追寻红色记忆”“七彩筑梦支教帮扶”等项目“打卡”,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为学校的文化品牌,济南职业学院义工广泛参与济南市各类大型活动的志愿服务,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的志愿活动中发扬了“热心参与,爱心互助”的志愿者精神,让更多市民感受到了“济职义工”的温度。

  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校园文化浸润“打卡”,优化文化熏陶育人功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设了体现核心价值观、济南历史文化、职业教育特征的“3hé”特色文化,通过实施“济职好青年”“一院一品”“书香四月”“北文论坛”等形式多样的项目“打卡”,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尤其是每年一度的“济职好青年”评选活动,深入挖掘和宣传表彰了学生中的先进典型,集中展现学生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了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让“打卡”更好地落地生根

  在济南职业学院负责人看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坚持不懈地探索、实践、总结、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学校的这一“打卡”模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细化到67个项目,通过系列活动破解思政难题,用主流思想引导学生,体现了全程、全员、全方位“三全育人”的理念。

  在某种意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卡”是对教育理念的一种创新探索,并打造出一系列与之匹配的践行体系。

  一方面,创新了“大道至简、润物无声、知行合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理念,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教育精髓,抓住了教育的本质规律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关键问题,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本质特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小事同频共振,同向同行,通过渗透融合、熏陶浸润的养成过程,完成从“知”到“行”的转化。

  另一方面,创新了“目标化、系统化、项目化、网络化、个性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实训、行企文化教育、学生实践活动相融合,有效提升高职学生的道德素养和职业素养。

  学校在创新实践的过程中,探索出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搭建了多元化育人平台,增强了针对性。67个落细落小落实的项目,不仅契合了高职学生的成长需求和内心需求,还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强化了学生的体验感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身上落地生根,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如何让“打卡”模式更好地落地生根,是学校下一步思政教育的“重头戏”。学校将把“打卡”作为综合考核项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计入成绩单,进一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细落小落实。学校会以“打卡”为抓手,整合各项学生管理工作,在“打卡”实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及时反馈意见和建议,便于进一步修正和改进,为下一步建立更合理的电子打卡系统打好基础。

  (数据来源:济南职业学院)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